八年级下册语文主要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0课的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籍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要是文言文和文学常识复习:

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1、“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莫道不消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蝉则千转无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 ,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 ,

8、《别云间》中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亡国之痛十分深沉的诗句是:

“ , !”

9、《水调歌头》中诗句“ , , 。”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永远完美、团圆,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规律,富含人生哲理。《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10、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 , 。 ,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马说》中阐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 。”

《马说》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 。”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

12、《陈涉世家》写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封建贵族制度不满的句子是:“ !”

13、生活中,许多人(比如优秀的人民教师)有极强的奉献精神,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来称赞他们。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寓情于景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了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16、《雁门太守行》中表达欲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

1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的主旨句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和“怒”分别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

附:文中出现的要求记诵的名句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3.《气候的威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邓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2.《核舟记》)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书221页)

文言文复习题

一. 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 , ;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7.《行路难》中,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 ,
;暗用典故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 ,

8.《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诗句是
, ;写北方过地风狂风早的诗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10.《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

11.《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 。
1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

初二文言文专题训练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事物者,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6.翻译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东阳马生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段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4、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6、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
7、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解释下列词语
增: 制: 属: 胜:
际涯: 晖: 大观: 骚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重修岳阳楼的缘由是(原文句子回答) 。
4、“前人之述备矣”一句的“前人之述”具体指的是 。
5、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的话回答)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下列词语
若夫: 开: 排空: 薄:
景: 惊: 何极: 把:
2、翻译以下句子
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这两段文字描写了“迁客搔人”的“览物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简要回答:
1)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 ,抒发的感情是 ;
2)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 ,抒发的感情是 。
4、这两段文字构成了鲜明的 ,其作用是
5、这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 “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求 : 为 : 居: 是:
然则: 先: 微: 归:
2、 翻译文中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
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文段中的“进”和“退”分别指 和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
6、文段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
醉翁亭记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蔚然:( ) 翼然( )
暝( ) 佳木秀( )
翼然临于泉上( ) 伛偻提携( ) 临溪而渔( )
杂然而前陈者( ) 宴酣之乐( ) 觥筹交错( ) 弈者胜( ) 树林阴翳 ( ) 已而( )
2、 翻译下列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3、在第一段划横线处按原文填上句子,从这句话中概括出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什么?
4、第(2)段从哪些方面描绘醉翁亭的自然景色?
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一是从时间早晚变化写,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
6、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政治理想?
小石潭记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尤: 可: 佁然: 翕忽:
邃: 俶尔:
2、 翻译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4、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5、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
6、从听水声“心之乐”,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 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7、对第二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写出了水的清澈。
B、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
C、末句把自己的喜悦心情跟鱼儿结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D、这段话只用了40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

五柳先生传

2、 翻下列句子。
(1)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阅读回答:
1、 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3、 赞中的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马也,虽(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
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 翻译下列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从文中找出四个通假子并释义。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4、 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5)全文的主旨句是: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 “伯乐”指 ;
“食马者”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话: 。
7、 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答案
《与朱元诗书》
答案
1、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奔:飞奔的马
轩:高 邈:远 戾:至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木的枝干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深、急;高、多、寒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抒写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由总到分
6、略
<<送东阳马生序》
1、 略 2、略
3、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 态度和行动
5、 对比。更突出了自己虽然衣、食、住与同舍生相比甚远,但仍自得其乐,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这才是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6、 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7、 略
《岳阳楼记》
一、 1、2略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唐贤今人诗赋 5、前人之述备矣
6、领起下文,由景入情
二、 1、2略
3、阴暗凄凉;悲;晴朗美丽;喜
4、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5、以物喜,以己悲
三、 1、2略
3、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议论、抒情
4、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设问、对偶、引用、反问
《翁亭记》
1、靠近 腰背弯曲 摆开 尽兴地喝酒 酒杯 下棋 遮盖
2、翻译(略)
3、环滁皆山也 由远到近
4、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
5、春天:野芳发而幽香 夏天:佳木秀而繁阴 秋天:风霜高洁 冬天:水落石出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
7、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忘怀得失;而醉翁则是借山水游乐之乐,与民同乐。
〈〈小石潭记〉〉
1、 略 2、略
3、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4、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
5、 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6、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这说明游山玩水并不能真正冲淡作者因仕途坎坷,屡遭贬适而造成的抑郁忧伤之情。
〈〈柳先生传〉〉
1、 2略
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3、 读书、嗜酒、写文章
4、 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
1、2、3略
4、(1)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意思对即可)
8、有志可成万里驹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急求~

阅读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雪(鲁迅)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节选)(纪伯伦)

浪之歌

雨之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11、敬畏自然(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
13、旅鼠之谜(位梦华)

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15、喂——出来(星期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8、吆喝(萧乾)

19、春酒(琦君)
20、俗世奇人(冯骥才)

刷子李

泥人张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
赠从弟(其二)(刘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无题(李商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名著导读: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名人传》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标点符号用法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积雪覆盖着的托尔斯泰的庄园参观,那庄园叫亚斯纳亚,位于莫斯科不很远的图拉附近。也怪,那天不知为什么,诺大的庄园,银装素裹,一望皆白,竟再无其他参观的人,显得十分地落寞。当时,我心中涌上来很冷清,也很凄凉的感慨。因为看不到太多脚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见证。
托尔斯泰就这样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庄园里,一条平平常常的土路旁边。
他的坟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块小丘,除了周围的参天高树外,别无任何明显的标志。那些照例有的,也应该有的碑石啊,祭坛啊,十字架的装饰啊,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了。要不是插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木板上,写了两行字,我们就会走过去了。
这两行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意是这样的: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
多好!一片洁白,万籁无声,连时间也仿佛凝固了。
这一块普通的木板上的两行字,倒体会出这位大文豪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我忘了考察这是谁的手笔,但使我豁然贯通,眼下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最后走出亚斯纳当,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么?
虽然陪伴着这位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景阳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主要内容,50~80字...
答:(1)对句子的理解。①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天山》主要内容
答:《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

求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的阅读课文主要内容
答:第三段(5至8):从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先生书桌上“早”的来历,5.第一段(1至15):发射。第二段(16至19):问候。第三段(20):梦想。6.第一段(1):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2至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至8):阐述了地球上能留下水的并...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七月的天山的主要内容
答:《七月的天山》的主要内容:描写了天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副独特迷人的风景画,给以美的享受。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课文主要内容
答:1、苏教版:人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对孩子的心灵,和思维都要懂得保护。——《苹果里的五角星》2、人教版:讲述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中彩那天》《中彩那天》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主要内容
答: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尼尔斯原来经常欺负虐待动物,后来被小狐仙算计,遭到了报应。在寻找小狐仙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错误,决心改过,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勇敢和顽强的人,并成为一个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的好少年。《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12课《半截蜡烛》的主要内容
答:答案:《半截蜡烛》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和批注(抓住一...
答: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主要内容: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