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是什么样的人?明末文坛巨人,政坛巨子

作者&投稿:庄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灭亡之后,李自成也没有能坐稳江山,清军入关,迅速就拿下了大量的地区,明朝的残余势力虽然依旧在抵抗,可很难应对强大的清军。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有不少人都站出来抵抗清军,可也有一些伪善的人,他们名义上是抵抗清军,可实际上就是软骨头,最后纷纷投靠了清军。
比如当时最为有名的钱谦益,他是明末清初的诗坛领袖,也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在国内有着极高的威望。
钱谦益的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柳如是,他出色的文才,吸引了柳如是,俩人才能走到一起。
钱谦益还是有名的君子,不过他这个人在后世的风评相当差,明朝灭亡之后,钱谦益一开始就拥立福王,帮助明朝延续了下去,他也带人坚决抵抗清军,算是一定的功劳。
可后来清军南下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南京城下,此时钱谦益面临着选择,柳如是希望他能与自己一起投水殉国,可钱谦益这个时候就畏惧了,觉得水太凉,没敢下去,他也就改换门庭,做了清朝的臣子。
他这样的人投靠了清朝,对于抗清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他的这种行为,也让很多人对他没有好感,钱谦益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能说他一点节操都没有,他也不是真不爱国,钱谦益怕死是事实,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殉国,可他也确实做了不少帮助国家发展的好事,比如他就选择了在投靠清朝之后,暗中援助反清的事业。
自己还差点就被问罪,这件事也能看出钱谦益心里还是对大明有着感情的,那么该如何评价他这个人呢?
其实钱谦益与很多臣子一样,都是那种利己主义者,他爱官也贪恋权势,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自己还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天天想着去争夺权势,没有真正为国家考虑。
以他为主的东林党人,在战乱时期还忙着夺利,害了不少的忠臣良将,明朝的党争问题,也一直都延续了下来。
南明如果没有党争的问题,还真不会就这样灭亡,他们的实力还是足够强的,可惜这些人都忙着去争利。
但总得来看,钱谦益这样的人,还是不能得到认可的,即便他后来做了一些反清复明的举动,但他投靠清朝,为清朝做了不少的事情。
他的投靠影响非常大,考虑到他在国内的威望,他直接就影响了不少人投靠清朝,他身为明朝臣子,自己还不如夫人柳如是有气节,她都敢选择自杀,钱谦益还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他太在乎自己的生命和权势,不愿意放弃这些。
钱谦益属于首鼠两端的人,他既没有得到明朝的认可,也没有得到清朝的认可,既然要投靠清朝,如果他踏踏实实做清朝的臣子,或许也能在清朝得到更多的好处,可他就选择了暗中帮助明朝。
这也导致清朝皇帝对他没有任何的好感,觉得这个人实在太伪善,乾隆还亲自就把他列到了贰臣传里面。
他是两头都没有落得好,要是当初忠心明朝,在国家灭亡的时候选择与国家共存亡,他或许能留下美名。
可钱谦益还是选择了求生,他这种人,确实是没有什么政治原则,一切都是以个人为主,只要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就可以改换门庭。
明朝正是由于这些人把持了朝政,才导致国家最终灭亡,要是党争这类的事情少一些,明朝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起码崇祯还不会这么快就丢掉国家。

~

柳如是从良后又红杏出墙,为什么丈夫却不怪她?
答:柳如是悲痛万分,她不愿面对大明故国灭亡的事实,又不得不接受丈夫妥协的态度。为了宣泄对钱谦益降清的不满,柳如是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她和江南的一位郑姓公子好上了。钱家大公子知道后,将郑姓公子杖责至死。史料记载:“当谦益往北,柳氏与人通奸,子愤之,鸣官究惩。”钱谦益得知此事后,...

中国四大名妓都有谁?
答:清兵到来之时,她劝钱谦益自尽殉明,谦益不从,她亦自尽未遂。后来她和钱谦益一起参与郑成功等人的复明运动,她倾尽珠宝,助饷义军;以自家为地下联络点,为义军传送密信;义军起事前夕,她亲赴舟山慰问……反清复明在柳如是这里,体现的是其对汉文化的坚执与痴情。 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

谁知道四大名妓是哪几个???谢老
答:清兵到来之时,她劝钱谦益自尽殉明,谦益不从,她亦自尽未遂。后来她和钱谦益一起参与郑成功等人的复明活动,她倾尽珠宝,助饷义军;以自家为地下联络点,为义军传送密信;义军起事前夕,她亲赴舟山慰劳……反清复明在柳如是这里,体现的是其对汉文化的坚执与痴情。 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

“独物之教风,以尽匹夫之责” 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啊?
答:意思是尽我的能力来做这件事情,来尽到皮肤的责任。出自:明代顾炎武的《日知录》原文片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独物之教风,以尽匹夫之责。译文:天下的大事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尽我的能力来做这件事情,来尽到皮肤的责任。

戏说宋湘:岭南第一才子,诗书画全能的文坛巨子
答:可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里,两百多年前,乾嘉年间,升起了一颗光耀岭南文坛的巨星。 1757年,宋湘生于象湖村,宋氏一族不算大户,有家谱记载,宋氏家族,先世微寒,以放鸭为生,自曾祖廷策、祖谦益,均务农力耕;宋湘的父亲宋步云是一个读书人,以耕读为本,坚守儒学,也算学有所成,是岁贡生,教书为生,他一改...

命运随形势反转!乾隆赞抗清者为忠烈,贬归降者为贰臣
答:在清代乾隆年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 一大批反抗清廷的人,被追认为忠臣烈士;一大批归顺清朝的明代旧臣,却被重新认定为贰臣。 为什么乾隆年间,对人物的评价会出现如此大的转折?而这和当时的风气,又有什么关系? 清朝入关之初,归顺就是「 ”知兴替”,抵抗就是「 ”冥顽不灵” 满清...

诗词歌赋
答:⑵钱(谦益)引《晋书·王徽之传》所载“王子猷……”一段,杨(伦)引《世说》“韩康伯……”一段。 ⑶见该书604页,中华书局1953年4月版。 ⑷训见《诗词曲语词汇释》517页。 ⑸《读杜诗说》108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⑹《全唐诗》册4,卷227,页2451。 ⑺《诚斋集》卷4。 已赞过 已踩过< 你...

呙怎么读(汉字)?
答:呙读作:wāi,声母w,韵母ai,声调一声。部首口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五笔KMWU,仓颉ROB 歪斜:呙斜。相关组词:只有三个 1、呙氏[guōshì]即和氏。2、呙斜[guōxié]歪斜不正。3、呙堕髻[guōòjì]即倭堕髻。古代一种发式。

呙姓 呙氏家谱 呙姓起源 呙姓名人 呙姓的来源 呙姓简介
答:湖南洞庭湖呙氏字辈:“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 五.历史名人: 呙拯:(生卒年待考),五代时期南唐人。 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曾任歙州县令。 呙辅:(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呙辅先为一进士,在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一年,公元1134年)农历12...

关于历代名士
答:直逼宁远,山海关危在旦夕;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饥民暴动,揭开了明末 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这年八月,嘉宗死,其弟由检即位,改元崇祯。崇祯皇帝一意 中兴国运、重振祖业,初即位便着手惩处清算阉党,逼令魏忠贤自尽,并为蒙难的 东林党人平反昭雪。但其为人刚愎自用,且视东林与阁党的矛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