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退休金月光,比子女还会享受,一分保命钱不留,这样算自私吗? 情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勤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婆媳关系一直是一道难题,不管婆婆做的多好,媳妇都会有抱怨的时候;不管媳妇有多孝顺,婆婆也会有挑刺的时候。而随着独身子女的增加,婆媳关系看起来是有所缓和,但还是有抱怨和被抱怨的时候,反正要想两个女人和平相处那是非常难的。

公婆退休金月光,比子女还会享受,一分保命钱都不留,这样算自私吗?

如果我的公婆是这样的,我觉得他们是自私的,因为我婆婆就一个儿子,我妈妈就两个女儿,可以说我和我老公将来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虽然现在双方父母还不用我们养老,但老人家病痛什么的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有时候我们没空的话,如果父母手头有积蓄,那可以请护工来照顾,如果父母手头有积蓄,做什么事情也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这一切都取决于父母平时合理安排开支。但如果老人家月光,那又是另外一种生活了。所以,我是不希望父母每个月把退休金花光的。

但话说回来,这是父母的退休金,他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我足够富裕,我是希望他们花的开心。可,并不是所有子女都是富裕到毫无压力能够保证老人家的养老。

说说身边老人是怎么使用退休金的!

1.我婆婆每个月有3千退休金,我公公没有,两个老人在农村生活,一个月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他们对旅游、购物都没兴趣,再加上平时邻居自己种菜也都会给些,我公婆海鲜不吃,牛肉什么的都不吃,这样一个月伙食800元足够。

他两个人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我公婆比较疼儿子,知道儿子工资不高,所以平时很省的,有什么要用到大钱的地方都是自己给的,我老公就平时过节给个利是。

2.我们邻居有对老人就被他儿媳妇说自私,这两个老人是没退休金的,就以前做生意存了点钱,她媳妇说估计没剩多少了。

因为两老人经常去旅游,平时又喜欢做些吃的,比如酿酒、包饺子,然后到处送亲戚。每年过生日都要请亲戚去酒楼吃顿好的,而且还不收红包,每次都倒贴出去。

他们两的媳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想跟老人说不要这样挥霍,免得到时候有急用却凑不到钱。可惜,两个老人一直都这样生活,几十年的习惯是改不了的。

3.我父母也没退休金,但是他们队里每年的分红也不少,所以我是没什么压力,他们喜欢怎么花就怎么花,只要他们开心我就知足了,反正他们自己也说过,不用我担心养老问题,他们已经存够本了。

总之,我觉得有时候父母敢月光,可能他们有留一手的,我们不用太担心。



在我看来公婆退休金月光,比子女还会享受,一分保命钱不留的做法是是正常的。为什么呢?

俗话说父母是儿女最最安全的避风港,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女忙碌了一辈子,都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他们为儿女操心了大半辈子,到老了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公婆的退休金是他们自己靠着自己的大半生努力赚来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花着当然是心安理得的,老了什么都看淡了,好好地享受生活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愿望,拿着自己的退休金,享受着自己年轻时候想象过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反观儿女,凭什么父母月光你们就不开心,认为他们自私,你们的未来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赚出来的,而不是啃老,因为父母已经给你们做的够多了,你们还想要继续剥削他们的幸福,那是在道义和伦理上绝对不能接受的。

公婆月光,比儿女还会享受,说明老两口懂得享受生活,说明你们不太需要帮助,因为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我还是相信,他们绝对是第一个站出来给我们遮风挡雨的人啊。

公婆不需要你们的钱就可以自给自足,难道这还不是一种幸福吗?他们为你们减轻了压力,你们也更应该去关心和孝顺他们,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别再去惦记老人的那几分钱啦,好好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了。



我觉得不算是自私,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受一下了。

这是他们的钱啊,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当然不自私。

谈不上自私吧,到了他们这个岁数,也该颐养天年了。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情感客观的方面:生活现象中蕴含了情感,人的大脑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
情感主观的方面:第一,即使过同样的生活,美好的人和丑恶的人对生活的感觉不同;第二,受到负面情感刺激而心情不好时,感受情感的能力就下降了。
因此,情感是生活现象与人心共同决定的,而不能单独由某一方来定。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态度,它表现为与人的个性、道德经验等有关的各种体验之中。
我们常常说“感觉”这个词,例如:一对恋人分手了,理由是彼此对彼此没有感觉了;再如:活得麻木了,已经对生活没感觉了。感觉就是从生活现象里感受到的情感,这是由生活现象和人心两方面共同决定的情感。

扩展资料:
感情内在动因:
由于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那么情感的进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决于价值关系的进化,即人类价值关系的进化是推动着人类情感的进化的内在动因。
人类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它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那么人类情感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
把情感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物是不科学的、唯心的,把情感简单地分为本能式情感和能动式情感两大类也是机械的、教条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年轻人工资被父母退休金倒挂!到底该庆幸还是被嘲笑?
答:不管工资是低还是高,日子都是需要大家过下去的,只要没有提前消费的心理即可。但是现在很多年轻朋友都是标准的月光族,而且赚的还不够花的,还养成超前消费的心理,例如各种银行卡花呗等。甚至每个月还要为还这些钱而发愁,只要适当的省一省,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就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退休金...

哪些职业有退休金
答:1.高级别公务员 公务员的退休金一直都是比较高的,认识的退休公务员基本没有低于4000元的。但公务员的退休金上限远不止4000元,如果是江浙沪深一带,且级别较高,完全是可以超过10000元的。珠海某副处级公务员退休后,每个月光是退休金就有13000元,靠退休金就足够活得很滋润了。不但不用子女养,还能帮着...

好多企业退休的老人说退休金不够花,这是真的吗?
答:退休金没有什么够不够花的,别去比,人家事业退休金开的多,吃着山珍海味,你企业每月一两千块钱退休金,也想着跟人家一样去享受那山珍海味,那肯定不够花的。 企业退休金少,那就省着点花,粗茶淡饭能吃饱就行,人家多退休金吃着三文鱼,你退休金少的买点几块钱一斤的海杂鱼吃一样,也吃着鱼了。 不要以为退休...

家里有老人是什么感觉?可以说说吗?
答:我家老人变成孩子一样淘气了,看老人要跟看待孩子一样对待,小的时候我们淘气,到老了,老小孩就是这样来的,让老人跟孩子一样玩,我们带着他们玩,慢慢会发现,老人老了就跟孩子一样了。

老两口6000退休金,为什么非但舍不得花还要攒钱?
答:按理说,人到晚年,要是我们的老人有退休金的话,那么老人就应该利用好这笔退休金,把它充分地用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上面才对,毕竟老人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好好的享受生活,而且这是老人的子女,多半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老人也该到了应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次”的地步了。话虽如此,可是我们...

在中国,想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够多少钱?
答:都是有退休工资的。但是退休工资参差不齐。有的每个月退休工资就1万多元。有的退休工资每月就4000元甚至更少。公务员的退休工资普遍都比较高。普通百姓的都不是很高。如果每个月有1万元的退休金。两个老人那就是2万元。每个月的生活也应该足够了。再攒一些钱作为应急之用。如果两个人每个人都收入3000...

为什么现在大多老年人不消费或少消费?
答:但企业老人退休后,能有多少收入,消费钱少先保命,抓主要矛盾任何时侯也说得通,优先吃饭就医,量入为出,有了剩余,谁不会享受,必竟也是月光族?,消费无钱怎能...农村老人:有钱的老人是儿女孙辈有为,平时生活费或年节多拿点所谓的红包。四五十年代生的老人,在艰苦年代练就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有计划算着开支。绝不会乱...

人到晚年,到底什么样的父母最“拖累”子女?
答:而这种饱受争议的行为在无形之中却也影响着老年人。或许是因为想要犒劳一下辛苦一辈子的自己,或许是觉得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更需要享受,就演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月光族。都说老年人每个月的生活费非常有限,他们吃穿用度都花费不了几个钱,相比于退休金,只能算是冰山一角。但在那么过度享受人生的老年人...

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生活就会很凄惨吗?
答:或许很多人就很纳闷,觉得我都没有退休金的支撑,晚年拿什么来享受幸福生活呢?其实我最大的秘诀,就是我年轻的时候,特别节省特别的“抠门”,别人都是月光族,可是我每个月都会给自己攒点钱。我就靠着年轻时的“斤斤计较”,现在我手里面也有30多万的存款,平时儿女们再给我一点零花钱什么的,基本...

为什么老人7000退休金还要出门打工挣钱?
答:曹大爷说:“我的小女儿做生意赔钱了,现在每个月光给银行还的利息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小女儿才30多岁,头上就有不少的白头发”。曹大爷直言:现在女儿生活成这样,我不可能就是装作没看见,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我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退休金中间拿出一部分给她,不为别的,就只为给她减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