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冬天究竟有多么冷,能让一个朝代毁灭?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表格(毁灭者)

作者&投稿:迪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王朝政权兴衰交替,成了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大小小的国家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如果大家研究过去朝代兴亡史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朝代的衰亡,往往和农民起义有着十分重要关系,除去宋朝以外,西汉赤眉军,东汉黄巾军,唐朝黄巢,元朝红巾军,明朝的李自成张献忠,还有清朝的太平天国,即便王朝能够勉强镇压这些起义,那也是大伤筋骨,奄奄一息,距离灭亡更是不远了。

这是因为在过去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文明,农民吃不饱饭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而饿的人多了,也就有人进行起义了,但是造成大伙吃不上饭,不单单是朝廷横征暴敛以及统治者失德所造成的,和老天爷有着很大的关系。古代到底有多冷?因为一场严寒,直接导致了中国一个朝代的灭亡,这就是明朝。

明朝是历朝历代税收最低的王朝,将近250年没有增加过农税,即便是张居正改革以后,万历年间一年财政收入也只有200万两白银。虽然到了后来因为战事紧急,而到处征税,但是还是要低于历朝历代水平,不过明朝依然亡于农民起义。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气温的变动,在过去人类历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大约在15世纪的前后,因为太阳辐射的减少,加上地球内部饿运动,人们再次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小冰期。

大约在崇祯期间,温度便开始逐年降低,明末清初的谈迁,曾经写下过一本《北游录》,里面详细描述了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谈迁夏季7月坐船从杭州出发前往北京,然而等到11月,运河就已经封冻了的,而到了3月7日,运河才开冻。

也就是说,这几个月里面,江南基本都处于0度以下,而北运河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这比起上个世纪50年代华北的最冷冬天北运河封冻时间要更长。随着严寒,降雨量也随之减少,而根据《明史·五行志》记载,“万历十一年八月庚戌,河东盐臣言,解池旱涸,盐花不生。十三年四月午,因久旱,步祷郊坛。京师自去秋至此不雨,河并涸。十四年三月乙巳,以久旱,命顺天府祈祷”,这只不过是万历在位三年当中发生的旱灾,至于崇祯年间,就要更加多了。

小冰期不但对农业社会经济有着巨大冲击,对于游牧影响更大,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这也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频繁南下,寻找新的土地和掠夺财富。

此外,欧洲1570年到1580年,是粮食危机和迫害犹太人及猎巫活动最为猖獗的十年,同一时期的日本战国也爆发了大量的民变,军阀上杉谦信更是12次在粮食紧缺的秋冬季节进入关东抢夺粮食。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发生过数次小冰期,在东汉末年的三国,唐末的五代十国,都是小冰期的重要爆发季节,而在经过八王之乱的晋朝,汉族人口只剩下400万,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元气。

虽然说将明朝的失败归咎于自然灾害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明朝的倒下和崇祯的瞎指挥,以及各路将领人心思便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小冰期对于明朝的影响,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环节。



在古代的时候,冬天非常的冷,而且人们穿的衣服也特别单薄,所以有很多人会因为没有粮食,或者是衣不蔽体,无法保持身体的温暖,最后被冻死。

在明朝末年,曾经出现了明清小冰期,夏天的时候洪水泛滥,冬天的时候特别冷,百姓饱受折磨,崇祯皇帝有心无力,直接导致农民军起义,最后推翻大明王朝。

冷,加上那时候环境污染小,没有气候变暖,而且人们饮食差,身体不好,不能抵御寒冷

在当时的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35度,这在当时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让你毁灭一个朝代,你们会毁灭哪个?~

判断王朝是否灭亡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为现象所迷惑。就现象而言,都城陷落可以另立新都,皇帝被害被俘可以另立新君,皇权旁落可以亲政收回,遭受严重挫折仍可东山再起,诸如此类,都表明这个王朝根基还在,并未真正灭亡。所以,王朝灭亡实质上就是其国家机器悉数破坏不能运转,国家职能丧失殆尽不能执行,这才是真正的判断标准。

中国朝代的排列顺序:
传说:前4439 ~ 2689年
开创: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战国: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汉 : 前 206 ~ 219年
三国: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吴 : 222 ~ 260年
晋 : 265 ~ 420年
西晋: 265 ~ 316年
东晋: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1368-1644年
清朝:1644-1911年

明朝小冰河时代究竟有多冷?
答:1、天翻地覆的变化 想必对于生活在四季如春今日的我们,很想知道小冰期的气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么的冷。这么说吧,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当时我国境内可以说是漫天飘雪,包括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在内的主要湖泊基本都是冰封的状态,至于“夏寒”、“夏霜雪”更是再正常不过了。在《广东通志...

明清小冰期有多冷,造成什么危害?
答:对现在的人们来说,零下二三十度的温度可能并不是克服不了,乃至零下40度,只要室内的保温做到位了都没问题,顶多就是出去的时候不太方便多穿一点,但是对古代人来说这是一场灾难,就算是在冬天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买得起取暖的设备,现在人们不管有钱没钱,起码温饱是没问题的,但是古代不是...

小冰期是什么?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到底有多冷?
答:有历史以来,我国共有6次的小冰期。其中一次是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那时还没有温度计,所以当时的具体温度没法确定,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广东潮州下起了大雪,足足有一尺厚!广东南方地区,冬天是不会降雪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能够在广东下到一尺多厚的雪,可想而知当时是有多冷!北方就...

三百多年前,明朝的“小冰期”究竟有多冷呢?
答:明朝中期华中、华南不下雪的记录仅有两条。这一时期的广东总能见到漫天飞雪的景象,而且每次积雪的厚度都是一尺有余。不过到了公元1893年时,一场“特大寒潮”来袭后,自此广东地区基本上就没有大雪的光顾了。学术界普遍认为,从公元1892年到1893年的冬季,是几百年以来最寒冷的阶段。在南方...

明朝和清朝的小冰期有多冷?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答:二、那说了这么多,“明清小冰期”这段时间到底有多冷呢?我们先来对比下如今与那时候的情况就能够相当直观的得知。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国南方的气候温和,就算是冬天温度也在二十度左右,但是在三百年前的明朝时期,连福建,广州等地都下起了一尺厚的大雪。在清朝时期,就有诗人曾写下了钱塘...

古代冬天比现在冷吗,人们又是怎么过冬的呢
答:其实说古代更冷也不尽然,全球气候在不同的时期时有所不同的。如春秋战国到西汉末,我国的气候就处在温暖时期,而宋朝以后则寒冷的年份比较多。以上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作为参考。对于古代人是怎样过冬的,这一点倒是很有意思。古人取暖用的最多的还是木炭,达官贵人则有...

中国古代冬季严寒,在棉花还未引种时,古人用什么衣物来御寒?
答:即使数百年后的今天,仅看这些记载中的文字,就能感受到那种彻骨的寒冷。那时天气如此寒冷,却没有羽绒服,没有保暖内衣,更没有空调地暖和蒸汽供热,人们是用什么来御寒的呢?其实,明清时的御寒条件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因为那时已经大面积引种了棉花,而且棉花价格比较低廉,即使是穷人,也能在冬天穿上一...

历史上哪个朝代因为寒冷而导致灭亡,究竟会有多冷?
答:如今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了,特别是生活在北方的小伙伴们,棉衣棉裤那是必不可少,北方多数地区也都开始降雪了,气温低至零下。现在我们的冬天外出可以有羽绒服穿,屋里有暖气或空调。那么在古代的冬天,有没有像现在一样冷呢?答案是有的,甚至比如今的冬天更冷,天气冷到变成...

古代冬天也和现在一样冷,古代的穷人是如何过冬的呢?
答:其实古代的时候,他们一般取暖都是用麻来制成一件非常厚实的长袍,然后在里面填充一些能够避寒保暖的植物,这样的话就能够增添保暖性了。其实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在现在的时候冬天的天气是非常冷的。如果说没有合适的抗寒方法的话,就会使得自己很难度过这样的冬天。那么在古代的时候,其实这些古人他们在过冬...

古代冬天很冷,那时的人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答:宋朝以前没棉被。因为虽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边疆,实际上在边疆,棉织物出现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贵族们还把棉花当做观赏花来种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锦衾薄”。没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盖被子。“狐裘不暖,锦衾薄”里的“锦衾”就还是“锦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