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作者&投稿:辕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1到私人诊所就医出现意外,算医疗事故吗?

按照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主体应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私人诊所没有执业许可证,不属于医疗机构。因此不算是医疗事故。

2 医院租房给他人行医,出现事故谁负责?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的设立必须经过注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院租房给他人行医,患者无法确知该门诊与医院的关系。因此医院应负赔偿责任。

3 医疗事故与医疗意外有区别吗?

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而医疗意外则是指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或者异常病情而发生的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

4 医院有权拒绝收治危重病人吗?

我国《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都明确了对病人的救治义务,医院不得拒绝对危重病人的急救处置。

5 医院不准转院导致患者伤害要赔偿吗?

医院不准转院导致患者伤害,构成医疗事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资料:易·呗·网
2.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哪些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5、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6、如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

7、如果未满18岁得孩子也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注:诉讼时效为2年)

9、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伙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等待的将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3.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哪些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3、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5、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6、如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7、如果未满18岁得孩子也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注:诉讼时效为2年)9、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伙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等待的将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4. 生活中要具备那些法律常识
生活中要具备下列法律常识:

一、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包括下班时顺道买菜的情况。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中情况: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如果未满18岁的孩子夜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注:诉讼时效为2年)

四、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或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可能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7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五、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六、如果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自签名。让人代书,一定要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代书人、见证人、遗嘱人都要签名,最好委托律师见证并执行遗嘱。

七、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八、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法律规定高于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即民间借贷1年期利率高于24%(即月息2%)以上,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九、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因这些单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而受到伤害,这些单位应适当给予赔偿。单位有过错的,亦应适当承担责任。

~

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到的,一般却不知道的的法律知识?
答:9、何人不得剥夺监护权,亲子关系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改,但监护权只有人民法院有权剥夺。10、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日常生活中很多单位为了压缩成本,将试用期设置为6个月以上,这样是非常不符合标准...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在你需要时候能帮助你
答:法律知识真是学多了一点坏处都没有,因为在你的身边你的生活中,无时无刻的不出现一些法律问题,你要是知道这些知识,你就会做起来得心应手。要是你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那么上当受骗吃亏的事,你一定会经历会碰上,到时候你就会顿时感到无助无奈,为了让自己合法利益不受到侵害,就来跟大家多说说...

最为普通公民,我们应该懂得哪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答:三、实际生活方面 1、合同等书面材料需要仔细审核 合同一旦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签字的时候没看合同”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作为抗辩的理由。2、劝酒、共饮会担责 根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共饮者,如果明知或应当知道醉酒人身体状况不适合过量饮酒而故意劝酒、强迫性劝酒、酒后进行驾车、游泳...

普通人要知道这20条法律常识
答:法律,看起来离日常生活很远。很多人觉得,只有打官司的时候才需要律师,出现了纠纷才去网上搜法条。但实际上,生活中也有很多用到法律常识的地方。比如说,不幸遭遇家暴,怎么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租房子,电器坏了到底谁负责维修?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至少可以在行走江湖时不至于吃亏。没有假离婚...

法律常识基本知识
答: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法律知识同样也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够帮助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发生意外事件,还可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在社区建设、公共事务中,法律知识也非常重要,因为公民应有的义务和权利都是通过法律规定而产生的,只有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维护社会公正、和谐、稳定。5. 如何...

生活中一定要知道的几个法律常识
答:可见,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十分必要。这里将生活中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以案例的形式加以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身份证复印件加注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盗用身份证复印件应当用蓝色签字笔在正反面分别加注下述类似文本:本身份证复印件仅用于20XX年X月X日办理XX银行XX信用卡用,他用无效,再复印无效...

这些法律的常识,你都知道吗?
答:小常识一1、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主要有:⑴旷课、夜不归宿;⑵携带管制刀具;⑶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⑷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⑹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⑺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⑻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⑼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生活必备法律常识
答:1.一定要有好朋友是律师。医生、律师应当作为朋友圈中两个最起码的专业人士。现在网络发达,一些专业知识网上都能搜到,但是像医生、律师这样必须学习四五年再加实践三四年才能胜任的专业,行外人处理只能是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有专业人士指点才不致于因自以为是而走了弯路。2. 现在智能手机都有...

在生活中,哪些法律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
答:4、在公司上班的劳动者在很多时候会受到公司的“欺负”,却找不到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当中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合同到期不续签等情况下的补偿标准等等保护劳动者的相关规定。5、有关遗产的继承约定在《继承法》...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继承权
答:1.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常识 1、继承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继承。 2、遗嘱继承、遗赠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不存在有效遗嘱和遗赠协议的,方能适用法定继承。 3、遗嘱继承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危急情况下适用,事后需要以其他形式再立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