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郁病简介

作者&投稿:墨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郁病 (depression disease、depression)为病证名。又称郁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简称郁。是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夜眠不安,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堵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凡因七情所伤而致气郁、痰结、血滞、食积,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之。临床常见的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及阴虚火旺等类型。肝气郁结者,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等;气郁化火者,情绪急躁、头痛目赤、胸闷虚烦、口苦口干等;痰气郁结者,亦称“梅核气”;阴血不足者,亦称“脏躁”症。

郁病日久可以耗伤心气营血,以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郁证可分虚实两大类,初起多实,无不以理气为主;久病多虚,则以养血滋阴,益气扶正为主。应注意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病久阴血暗耗,自当慎用。而香橼、佛手等,其性和平,理气而不伤阴,无论新恙久病,均可选用。

郁病除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极为重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医者应关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客观事物,解除思想顾虑,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如配合气功,太极拳等治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不著。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良好。

郁病可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

详见百科词条:郁病 [ 最后修订于2018/9/13 15:09:52 共937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

请教日语高手帮忙翻译这段话谢谢了,请不要机器翻译的给分了,谢谢
答:もし间违えて理解してしまった场合、またお许し顶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XXXさんのBLOGを読んでいると、いつもファンとしての楽しみを感じ取れます。ですから、私もその楽しみを分けてもらっています。実际の生活の中にいろいろ恼みもあって、一时、軽い欝になったこともあるくらい...

火郁简介
答:3 概述 火郁:1.五郁之一;2.六郁之一。火郁(fire stagnation[1][2])为病证名[3]。即火热性的郁证[3]。《中医药学名词》(2004):火郁是指火邪郁阻于内,不能透泄发越于外的病理变化[4]。《中医药学名词》(2010)火郁又称热郁,是指火热内郁所致的郁病[2]。4 五郁之一·火郁 ...

气郁简介
答:3 概述 气郁(qi stagnation[1])为病证名[2]。六郁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医药学名词》(2004):气郁是指气郁结而不得疏泄发散的病理变化[3]。《中医药学名词》(2010):气郁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的郁病[1]。4 气郁的病因病机 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

食郁简介
答:2 英文参考 food stagn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food stagna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 概述 食郁(food stagnation[1])为病证名[2]。是指食滞不消,气机郁阻所致的郁病[1]。六郁之一[2]。见《丹溪心法》卷三。4 食郁的病因病机 因食滞不消,气机郁阻...

谁知道为什么会脾虚?
答:若由于脾胃壅滞,影响及肝,而致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形成土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病证,其治疗则应以运脾和胃为主。总之,抑制其强,则被克者之机能自然易于恢复协调。 扶弱:主要适用于相克之力不及,或因虚而被乘袭所产生的病证。如肝虚气郁,影响脾胃之健运,则称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之法...

脾虚血热治疗方法
答:若由于脾胃壅滞,影响及肝,而致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形成土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病证,其治疗则应以运脾和胃为主。总之,抑制其强,则被克者之机能自然易于恢复协调。 扶弱:主要适用于相克之力不及,或因虚而被乘袭所产生的病证。如肝虚气郁,影响脾胃之健运,则称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之法...

揭秘胡林翼:比曾国藩、左宗棠还厉害的湘军牛人
答:此事对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打击很大,第二年便因郁病去世。胡林翼为此深自悔恨。父亲的去世,也使他顿觉家族的重任将压在他一人的身上。丁忧期间,他痛定思痛,反躬自省,下决心再不像过去那样荒废年月了。胡林翼一出手就显示了其不同凡响的见识。他深知如果靠一步一步升迁那是希望渺茫,于是他就从亲友那...

能否将心,肝,脾,胃,肾(或者其他器官)与金木水火土相一一联系
答:其关系见下图: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 事物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