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利与弊? 法院调解有什么好处?

作者&投稿:弭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利”:

第一,诉前调解简便、快捷;诉前调解因其程序的非正式性而具有灵活和简易的特点。案件分流到调解法官手里之后,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即刻取得与被告的联系。同时了解被告对本案纠纷的态度和解决意见。

第二,诉前调解使当事人省心、省时、省钱。当老百姓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总是心情沉重,寝食难安,希望尽快把闹心事搞定。

把思想包袱尽早卸下来,如果法院能提前介入认真负责的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掉,这样就免得当事人一遍遍地往法院跑,既节约了群众的时间,也使当事人的心情早日轻松起来,同时也免除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第三,诉前调解可以节约司法资源。 与审判制度不同,调解的目的在于追求当事各方最大程度的利益。调解制度所关注的焦点不是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法律事实,而在于在纠纷发生之后,如何寻求出一种当事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2、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弊”:

第一,诉前调解案件有局限性。诉前调解的案件局限于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一些矛盾发生之后已经经过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有关组织调解,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才到法院打官司,如果还进行诉前调解,势必会拖延当事人的时间,影响诉前调解的声誉和威信,使当事人产生多个部门推诿扯皮的感觉;

第二,个别诉前调解案件可能会使当事人失去最佳诉讼时机。如在外地打工回家过年过节的当事人,当原告方得知被告方在家时才到法院请求立案尽快进入诉讼程序,如果这时法院开展诉前调解的话,当被告方知道了原告方的诉讼企图后就有可能提前外出打工,逃避纠纷的解决。

扩展资料:

法院调解流程:

一、调解的开始:《民事调解规定》第2条规定: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在诉讼的各阶段、各审级中均可进行。具体来讲,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后开庭之前可以进行调解,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在二审中乃至在再审中也都可以进行调解。  

庭审中的调解,通常情况下是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根据司法实践,调解可以当庭进行,也可以在休庭之后另定日期进行。调解的开始,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建议,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调解。  

二、调解的进行:法院的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个审判员主持;调解可以在法庭上进行,也可以在当事人所在地进行。法院进行一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  

调解协议通常是在调解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解方案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自己提出,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出调解方案。  

三、调解结束:调解因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或双方达成协议而结束。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而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继续审理,并及时作出判决;调解达成协议的应要求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制作调解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浅析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利”与“弊”



法院调解是在双方都做出让步的,都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化解矛盾,使事情得到解决,

调解可以减少诉累,事故赔偿能尽快得到解决,同时双方当事人也能得到谅解,诉讼肯定要按照司法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并且在执行期间也有风险的。

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利与弊~

利:方便快捷,简便,可以省去昂贵的诉讼费用,也为法院审判减轻负担。
弊:调解的约束力相对较小。

交材料没多久,法院为什么安排调解?调解有哪些好处?

法院判决的利弊
答:2、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弊”:第一,诉前调解案件有局限性。诉前调解的案件局限于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一些矛盾发生之后已经经过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有关组织调解,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才到法院打官司,如果还进行诉前调解,势必会拖延当事人的时间,影响诉前调解的声誉和威信,使当事...

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利与弊
答:利:方便快捷,简便,可以省去昂贵的诉讼费用,也为法院审判减轻负担。弊:调解的约束力相对较小。

调解和判决的利与弊
答:法院调解与法院审判利弊具有如下特点:( 1)调解书与判决书一样具有同样的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的话,原告可以直接依据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 2)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一经签字即刻生效,没有上诉程序;( 3)调解可以避免双方矛盾过于激化,原被告一般可以通过调解握手言和。

二审不同意调解的利与弊
答:利:加快诉讼进程,避免调解失败的风险等;弊:加剧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增加诉讼成本等。利:加快诉讼进程:调解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调解,可以省去调解的时间和精力,加快诉讼进程。避免调解失败的风险:调解并不一定会成功,如果调解失败,可能会浪费时间和资源。不同意调解可以...

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有哪些?分别有那些利弊呢?
答:提高效率。和解一般是法院在立案后、判决前的一个解决机制,出了案情一般不适用调解外,最大的优点也是能够化解矛盾、节约成本。至于判决,通常都是情况比较复杂,双方态度比较坚决的,这类案件不适用调解。判决的准确度更高,说服力和效力也更高。只不过花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多而已。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优势劣势
答:及时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节省费用。灵活、简便。缺点:仲裁的程序简单,一裁终局,失去了再审的监督作用。仲裁解决纠纷的成本较高。仲裁协议形式要件过于僵化。诉讼的优点:比较稳定,有效。充分全面保护合法权益,公正具有执行力。缺点:程序比较繁杂,周期较长。 仲裁和诉讼大家应该都...

论述人民法院调解制度
答:尤其是法官不必对案件的定性、证据的判断、法律的适用、规则的解释等复杂的专业问题作出回答,这在当前法官的业务素质普遍偏低、某些法官习惯于依经验办案的情况下,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对较为复杂的案件,调解结案方式十分简便和方便。 (二) 法院调解结案有利于案件的执行。从实践来看,调解结案较之于判决结案,确实...

调解的必要性与作用是什么,调解应注意哪些问
答:二、调解的作用调解在审结的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重仍较大,如我院这几年所审结的民事案件中,调解结案仍占到70%左右。通过调解结案能化解双方的矛盾,比较彻底地解决纠纷,增强了团结,同时提高调解成功率是提高司法效率的重要环节。调解在诉讼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仅在第一普通程序中适用,在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

房贷逾期法院调解出调解书还是撤诉好?
答:调解书是法院出具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如果对方不履行调解书,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劣势:如果对方认为调解书不公正或者不合理,可能会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调解书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对未来的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申请造成一定的影响。2. 撤诉:优势:撤诉后,案件结束,不会留下...

交通事故仲裁调解是利还是弊
答:调解还是有利的,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就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先行调解,如果调解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互相赔偿,签订协议就完事了,这样的话,就免去了起诉到法院的麻烦。如果双方经过调解还是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就只有起诉到法院了,起诉后,法院会在30-60个工作日才能开庭,也就是你起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