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计算公式 浮力的五个计算公式

作者&投稿:乾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露排比公式

如果该物体漂浮(这是重要前提),则: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式:(ρ液-ρ物)∶ρ液=V露∶V物ρ物∶(ρ液-ρ物)=V排∶V露。

3、漂浮、悬浮法:F浮=G物(本质是给物体做受力分析,当物体静止时,保持平衡状态,即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4、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上下压力差,也就是从浮力的定义出发,给物体做受力分析,物体在水中收到水上面和下面的压强,相减即为浮力大小。)

5、F浮=ρgh

h指的是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表面距离液面的高度。

扩展资料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物体在液体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物体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合力为F向上-F向下,原因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下的压力,而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压力。由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很明显要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是F向上-F向下(理论推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力



我把初中物理的计算公式都给你找来了,慢慢看吧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注意 :铭牌中有电压,电功率 时,先计算出R,(R= )另外,如果题目中有“正常工作 ”就隐含着条件。
由于篇幅有限,知识点就罗列了一些,剩下的自己去完成

F=p*g*v
F:浮力
p:液体密度
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v: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时入液体中的体积)

1、压力差法求浮力:F浮=下表面受压力-上表面受压力。
2、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F浮=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g.
3、称重法求浮力:F浮=物体在空气中重力G-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G~。
以下是用到的其它公式:
4、G=mg, m=v*密度。
5、液体内部压强:P=液体密度*g*液体高度。

用得最多的是F浮=ρ液gV排。 F浮=ρ液gV排 F浮=ρ液gV排
F浮=ρ液gV排
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水的重力。

一共有五个.
F浮=ρ液gV排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浮=G物-F
F浮=G液
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

F(浮)=G(物)=p(液)gV(排)

浮力的计算公式(四种)~

1、定义式:F浮=F下-F上。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gV排;
3、F浮=G物,该公式只有在物体悬浮、漂浮于液体表面的时候才成立。ρ物<ρ液时物体漂浮,当物体悬浮时, ρ物=ρ液。
4、受力分析:F浮=G物-F拉,物体在浮力、重力、向下的压力下处于平衡态,那么浮力公式就是:F浮=G物+F压。

扩展资料:
产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
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
“F向上”指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力,F向下指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力,这是浮力的最原始的计算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
这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的,V排指排出液体的体积,ρ液指液体密度。
F浮=G物
即ρ液gV排=ρ物gV物,利用二力平衡,即根据漂浮、悬浮的物体浮力与自重相等。
F浮=G物-F拉
测量浮力时根据此公式计算,F拉指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浮=ρgh
h指的是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表面距离液面的高度。

扩展资料
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浮力等于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推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体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单位牛顿;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液体的浮力也适用于气体。
浮力的作用点称为浮心。浮心显然与所排开液体体积的形心重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浮力

关于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1. 重力的计算公式是 G=mg,其中方向是竖直向下,g 约等于 9.8m/s²或10m/s²,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这个公式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2. 胡克定律的公式是 F=kx,其中方向沿着恢复形变的方向,k 是劲度系数(单位为N/m),x 是形变量(单位为m)。3.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

人教版初三物理力的计算公式
答:(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 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 )、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7)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 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

力是如何计算的?
答:力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它的公式如下:力 = 质量 × 加速度 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²)。这个公式描述了力的本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一个力施加在物体...

力和压强的公式
答:以下是详细描述:力的定义和公式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作用,其大小可以通过牛顿定律来计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压强的定义和公式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其表示了力在垂直于面积方向上的分布。压强可以通过力除以面积来...

计算力与质量的公式
答:力与质量的公式,力与质量之比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就是牛顿第二定律:F=ma

关于力的计算公式
答:高中物理只能处理到这一步了。用冲量公式:f*t=m*v t为缓冲时间(从接触地面到完全停止)v为刚接触时的速度,大概是14m/s.这样,求出的f只是平均作用力。假如取t为1s,这是f=910N 由于在缓冲时间内,力是不均匀的。所以最大的力就不好说了,此力的十倍也是有可能的。。。仅供参考。。。

扭矩与力的计算公式
答:相关公式为T=F×r。其中,T是扭矩,F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力,r是该力作用线到旋转轴的垂直距离。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和评估一个系统或机构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的旋转效应。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个引擎或涡轮机,你需要知道施加在旋转轴上的扭矩,以便了解机器的性能和效率。通过测量作用在旋转轴上的力和...

力与加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答:力和加速度的公式:F合=ma。匀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Vo^2=2as。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4、位移:s=V平t=Vot+at^2/2=Vt/2t。6、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

力学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见振动,运动稳定性,变质量体运动,多刚体系统)。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貭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作用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求解第一类问题时只要对质点的运动方程取二阶导数,得到质点的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力。

怎样用力的公式计算物体的推力呢?
答:并且它所需的加速度为2米/秒^2,那么推动小车所需的力是36,000牛顿。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推力时,我们假设小车的轮子与行走面之间没有滑动,即存在足够的摩擦力使小车能够推动。此外,推力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推动,而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推动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