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镜的原理是什么?

作者&投稿:兴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光源(太阳,白炽灯等)发出的光都是非偏振光。非偏振光是由不同方向的偏振光随机组成的。一个偏振光的简单例子是单色平面波,我们可以把它简单想象成一个正弦波。偏振镜的原理就是把非偏振光中的大部分偏振光过滤或吸收掉,只让拍摄者需要的光通过偏振镜。图1直观展现了偏振镜的原理:白炽灯(1)发出的非偏振光(2)通过偏振镜(3)的过滤变成了在一个方向上震荡的偏振光(4)。

  图1:偏振镜的原理 (来源:偏振)

摄影中使用的偏振镜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偏振镜,另一种是题主提到的 CPL (Circular Polarized Light) —— 圆偏光镜。这两种偏振镜的原理都可以用图1来解释。由于本文着重讨论的是金属反射光,所以这两种偏振镜的区别就不展开了,只摘录维基百科的一段话:
偏振镜有线性偏振镜(PL,也称直线偏振镜)及圆偏振镜(CPL Filter)两大类。线性偏振镜通常用于老式相机,因为反光镜和测光/测焦分光镜的原因,无法与单反相机一起工作。而圆偏振镜则可以在跟任何一种相机上使用。(来源:偏振镜)
现在来说说金属反光和“一般平面”(玻璃,水面,木头)反光的区别。图2是大家上中学时都见过的光的反射图。不过这张图加了点料:入射光 (非偏振光)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偏振光  都可以分解成平行于反射平面(灰色)震荡的  部分和垂直于反射平面震荡的  部分。

  图2:光的反射(来源:见注)

一束非偏振光无论是在金属表面上还是“一般平面”上被反射,都可以用图2来描述。话虽这么说,区别还是有的。在图3里我们不妨严谨一点把“一般平面”归类为绝缘体。R 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率,T 是光的入射角。p 是平行于光的反射面的偏振光(即图2的), s 是垂直于光的反射面的偏振光(即图2的)。图3是怎么画出来的?—— Fresnel equations (菲涅耳方程)。方程长什么样对理解问题不太重要,所以略过。

  图3:光的反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 (来源:见注)

到这里问题就得到解答了:从绝缘体反射出的 p 部分本来就很少,所以拍摄者只需要用偏振镜把 s 部分过滤掉就可以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至于金属,无论是过滤 s 部分还是 p 部分,另一部分的光还是会被反射到镜头里,所以偏振镜怎么转,金属的反光都不会被过滤掉。
想搞清楚为什么金属的反射率那么高的同学可以继续往下看这里插播一下,看到了问题的补充:为什么金属反射的光不是偏振光?我想说绝缘体反射的光大部分情况下也不是偏振光,图3就说明了一切。图中只有在大约50° 至 60° 间绝缘体反射的光才是偏振光,因为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反射光只剩下了 s 部分。这个角度叫做 Brewster's angle (布儒斯特角 / 起偏角)。中文名字起偏角很形象地描述了这个角度的特性。另外一个现象是,在入射角等于起偏角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夹角为90°,这个现象也是起偏角的成因,想深究的同学请参考关键词 “Hertzian dipole”(中文名不知道是啥,在德国上的大学,不好意思)。所以对于为什么金属反射的光不是偏振光?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用我上面的话回答:从绝缘体反射出的 p 部分本来就很少,所以拍摄者只需要用偏振镜把 s 部分过滤掉就可以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继续解释为什么金属反射率那么高。

  (为什么要解释?图3是关键。如果金属的 p 部分可以再往下挪挪,那么用偏振镜过滤 s 部分就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金属反光,就像处理绝缘体一样。所以偏振镜过滤不掉金属的反光,关键就是因为金属的 s 和 p 部分反射率都很高。)
Drude model (德鲁德模型)告诉我们,金属中的电子不像绝缘体中的电子一样付着在原子周围,而是到处乱跑的。假设现在有一个独立的电子被放到一束电磁波(光)中,那么电子就会跟随电磁场做规则震荡运动,电子本身的能量不变。但是如果金属中的电子被电磁波(光)照射,电子在做震荡运动的时候还会与周围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碰撞,每碰撞一次,电子就会得到更多的能量,电子的运动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回顾一下绝缘体:在入射角等于起偏角时,p 部分完全不会被反射。那么 p 部分哪去了呢?——被吸收了。所以吸收是关键。(入射光不止会被吸收,还会被折射从而穿透物体。) 

  想要让金属吸收光的能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金属中的电子只有在与原子或离子碰撞的时候才能吸收能量,想要电子吸收更多的能量,就要有更多的碰撞,就需要一个很高的碰撞频率。图4是入射角为0°的光(垂直入射)的反射率与频率在铝的表面的关系。虚线是用德鲁德模型计算出来的数值,可以看到在频率约等于 Hz 时,反射率突然降到了0。这个频率叫做 plasma frequency 。它的大小与金属的电子密度成正比。所以只有频率很高的光才能被金属吸收。人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概在 400 到 800 nm (纳米) 之间,换算过来就是  到  Hz 之间。这个频段远远达不到被金属吸收的大小。

  图4:光的反射率 R 与频率在铝的表面的关系(入射角0°)(来源:见注)
*注:图片来源 Anwendungen der Lasertechnik 2. Vorlesung, Prof. Reinhart Poprawe, Lehrstuhl für Lasertechnik LLT, RWTH Aachen 



~

激光灯运行原理?
答:激光灯一般分为工业激光灯和娱乐激光灯,激光灯原理是采用YAG固体激光器,使用氪灯及Nd:YAG晶体棒产生激光束,通过变频,形成可见的绿色光。利用计算机控制振镜发生高速偏转,从而形成漂亮的文字或图形。激光灯光具有颜色鲜艳、亮度高、指向性好、射程远、易控制等优点,看上去更具神奇梦幻的感觉。应用在大楼...

紫外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跟激光打标的原理是一样的吗?
答:原理都是用高能量的激光光束照射材料表面,一层一层剥离材料表面的,理解为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光学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紫外激光切割机呢是更复杂的集成设备。打标机只包含了激光器、扩束镜、合术镜、红光、振镜、透镜、控制卡、控制电脑、电源、机壳等器件。切割机包含了激光器、扩束镜、振镜、透镜、CCD...

红外线激光灯原理
答:基本原理 激光灯里装有YAG固体激光器,使用氪灯及Nd:YAG晶体棒产生激光束,通过变频,形成可见的绿色光。再利用计算机控制振镜发生高速偏转,从而形成漂亮的文字或图形。采用YAG固体激光器,使用氪灯及Nd:YAG晶体棒产生激光束,通过变频,形成可见的绿色光。利用计算机控制振镜发生高速偏转,从而形成漂亮的文字...

激光打标的发展历程
答:扫描式打标系统由计算机、激光器和X-Y扫描机构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需要打标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控制激光器和X-Y扫描机构,使经过特殊光学系统变换的高能量激光点在被加工表面上扫描运动,形成标记。通常X-Y扫描机构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机械扫描式,另一种是振镜扫描式。

3D打印的基本原理 ,只需40张高清动图秒懂!
答:本文主要介绍SLA、CLIP、3DP、PolyJet、FDM五大技术,以及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属3D打印原理。1. SLA(StereoLithography)SLA即光固化成型技术,指利用紫外光照射液态光敏树脂发生聚合反应,来逐层固化并生成三维实体的成型方式,SLA制备的工件尺度精度高,是商业化的最早3D打印技术。以下是SLA工艺...

激光灯原理激光灯特点
答:激光灯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那激光灯原理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下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看激光灯原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激光灯原理之采用YAG固体激光器,使用氪灯及Nd:YAG晶体棒产生激光束,通过变频,形成可见的绿色光。利用计算机控制振镜发生高速偏转,从而形成漂亮的文字或图形。

激光打标机的组成结构是什么呢?要该如何选择呢?
答:安装于打标机控制盒内。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打标机采用进口脉冲式光纤激光器,其输出激光模式好使用寿命长,被设计安装于打标机机壳内。振镜扫描系统振镜扫描系统是由光学扫描器和伺服控制二部分组成。整个系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工作原理设计和制造。光学扫描器采用动磁式偏转工作方式的伺服电机...

激光打标机振镜前聚焦好,还是振镜后聚焦好。
答:打标机没实际用过。仅从原理上分析,聚焦应该再振镜之后,因为如果在振镜之前,过了焦点之后,光就是发散的,光不能集中,打标效果肯定不好。另外如果焦点落在振镜上,那么振镜的膜层也会由于光强太强容易被损坏,按理来说,焦点位置落在目标物上最好。振镜特殊要求和波长有关,如果是1064纳米波段固体...

激光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谢谢!
答:激光灯原理, #yag固体激光器, #氪灯, #nd:yag晶体棒, #变频, #计算机控制, #振镜, #文字, #图形, #颜色鲜艳, #亮度高, #指向性好, #射程远, #易控制, #演示的基本原理, #娱乐激光灯, #激光表演, #小功率激光器, #扫描器, #转镜, #光栅片, #单片机, #激光动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