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两件事可以论证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史这个历史观点?

作者&投稿:冻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史,这个历史观点可以通过以下两件事情进行论证:

  • 鸦片战争(1840-1842):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关键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之一。英国通过走私鸦片,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在战争中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也称《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赔款。此后,中国还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极大的侵犯。

  • 义和团运动(1899-1901):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民间反抗运动,但也成为了国际列强侵华的借口。义和团运动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最终签订了《辛丑条约》,再次对中国进行了经济、领土上的剥削。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人民深受苦难,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屈辱阶段。

这两件事实质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也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动荡和贫困。因此,这两件事可以成为论证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史的例证。



~

请用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
答: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即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者和外国的殖民者,担负着双重任务.

用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答:1856一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一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一191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一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伴随着列强的军事侵略,还有列强不断的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直至到1949年,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每次战争之后,列强都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怎样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合适自己国情道路的历史_百度知 ...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开始了救国图存的道路。地主阶级:鸦片战争中的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和后来的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都未能抵御外敌入侵,未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

中国近代历史是指什么?
答:1、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

联系材料一,谈谈你眼中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答: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生存和解放,追求祖国独立和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历经清朝晚期、...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答:因为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进入了近代史,也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同列强的战争屡战屡败,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无数,丧权辱国,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各阶级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企图改变中国的命运,又是一部抗争史。

怎样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适合自已国情道路的历史_百度知 ...
答: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经历了鸦片战争,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破,时时被列强欺压,中国人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发展的道路,先有义和团等农民阶级领导的救国道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这说明农民阶级的道路走不通。洋务运动开始,封建阶级开始了自己的自救运动,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国的近代史是怎样的
答:如果你是考试,可以这样答:中国近代史历时110年,由1860年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它既是一部侵虐史,有是抗争史。外国资本主义为侵虐,中国为反抗。分为新民主义与旧民主主义。1919年54运动为分歧。包你满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答: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战争,中国近代有多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像抗日战争这样的规模、性质和胜利结局的战争,确实为前所未有。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力量的空前壮大,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50年...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
答:回答:①经济上:洋务运动;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 ②启蒙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促进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发展。 ③民族主义、孙中山。 ④特征:探索中不断深入发展,由经济上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到政治上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然科学,宣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