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闻的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什么

作者&投稿:屠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党性原则”就是:在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组织上,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党纲、党章,服从党的一切决议,遵守党的纪律。
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1、媒介属性:所有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2、党管媒体:新闻媒体主要领导的任命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重要资产的配置权、新闻宣传内容的终审权,都在党委领导机关。
3、媒介运营:国有资本拥有对新闻媒体绝对的控制权,坚持国有资本为主,外来资本不得参与管理,更不准干预采编核心业务。
4、行政扶持:采用行政手段来扶植主流媒体,尤其党委机关报。

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1、表述: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

2、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上述这段话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结构理论的原始文本。分析新闻事业这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揭示其本质属性,必须运用这一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看问题,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处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

按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看问题,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经济基础来决定。

3、理解:(1)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结构理论来观察新闻事业这种社会现象得出的结论;(2)这一性质明确表明,新闻事业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或者说是一种“批判的武器”;(3)这一性质还表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对新闻事业的性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l 新闻事业性质的二重性

1、二重性: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既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2、社会性:(1)新闻事业的社会性,是指新闻事业要面向整个社会,为各个阶级的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2)新闻事业的社会性由下列因素决定:第一,新闻传播公开面向全社会,接受者是社会上的不特定的大众;第二,新闻传播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集团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生活。第三,不管哪一阶级哪一集团的新闻传媒都会追求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

3、阶级性:(1)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立场和观点,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2)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由下列因素决定:第一,新闻事业的行为主体,包括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第二,新闻事业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控制,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第三,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要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4、观点辨析:

(1)有人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要搞“产业化”。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要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经营和流通领域按市场规律办事,这是必需的,但这并不等于整个新闻事业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要搞产业化。第二,新闻事业的主体活动是新闻采编活动,新闻采编活动有其固有规律,就是新闻价值规律和宣传规律,而不是市场规律。第三,新闻事业“产业化”这一观点的要害在于一个“化”字,如果“产业化”了,那就意味着新闻事业的一切活动包括新闻采编活动和经营活动都应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的价值标准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反对新闻事业“产业化”的观点,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只能是它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性质,我们决不允许用“产业化”的提法来冲击和淡化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性质。

(2)有人提出,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大背景下,新闻事业应该由党和政府的喉舌转变为一种“纯信息”的载体,不应该体现一党倾向,不应该成为某一党派之喉舌,要“中性化”。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第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任何新闻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和认识,因此,一切新闻报道都不是“纯信息”。第二,这个观点的要害就在于否定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反对所谓新闻报道不应有倾向性,而应“中性化”的观点,决不允许借新闻改革的大旗来淡化、削弱和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l 新闻事业的特性

1、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具有强制作用。

(1)这一特性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的上层建筑与非意识形态范畴的上层建筑相比较而言的。

(2)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能通过客观、真实的事实报道和公正、说理的新闻评论来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动,而不能用命令和教训的口吻对公众讲话。

2、新闻事业用新闻手段反映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政治性强。

(1)这一特性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意识形式,与其他意识形式相比较而言的。

(2)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用新近发生的事实说话,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l 新闻事业的功能

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

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服务,文化娱乐。

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l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1、性质:(1)表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2)理解:第一,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新闻事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传统和特色。第二,这一性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区别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他事业的一个标志。第三,这一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第四,这一性质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时、准确地为党、政府和人民提供国内外的真实信息,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要求。

2、地位:(1)表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2)理解:这一地位表明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3、任务:(1)表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理解:见教材

什么是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和党性原则~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指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新闻事业在新闻活动中对本阶级意志的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任务、作用等总的看法和纲领性意见,是无产阶级党性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实践中贯彻和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新闻事业都具有阶级性。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把新闻事业作为宣传本阶级的政治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工具,直接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只会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服务,这是由其党性决定的。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性。
新闻舆论性,所有新闻机构和新闻媒介都把传播新闻与信息、引导舆论视为己任,这是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事业的基本特征。

倾向性,新闻事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然带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在阶级社会里,思想倾向主要表现为不同阶级的阶级性。

社会性,新闻事业所属的新闻机构和传播媒介,都面向社会,面向受众,强调为广大读者、听众和电视观众服务,在我国,新闻事业强调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经济实体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新闻事业已经开始具备了经济实体的特征和属性。

指新闻事业在思想上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要绝对接受党的领导,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说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要面向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相吻合,让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新闻媒介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任务,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声音,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处理新闻媒体突发事件的基本工作原则有哪些
答:1、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大局意识 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自觉宣传党的主张,这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了“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

为什么说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传统
答:六、党的中央机关报应当成为全党的思想中心;七、党的报刊“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思想。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无条件地服从和宣传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三、坚持...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什么原则
答: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确保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有哪些原则和规范?
答:坚持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等。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的心声,克服新闻报道中的主观主义倾向。热情讴歌正义与光明,无情揭露邪恶和...

为什么说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以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答: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承认这一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也承认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在历史的沿革中,坚持党性原则对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哪些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答:违背了如下原则就是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思想意志: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政治要求: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组织原则:在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中国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在中国当下新闻实践中有中些意义?急...
答: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一、党性原则的内涵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二、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党性原则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

如何更好地贯彻党性原则?
答:新闻传媒贯彻党性原则,除了要在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外,更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统一。在日常的报道、宣传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的是非问题上,党报必须鲜明地表达党的立场、观点、态度。但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立场、倾向,必须建立...

新闻报道如何正确引导舆论
答: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思想武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党性原则。新闻是有阶级性的,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最核心的内涵就是新闻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超党派”、“...

新闻事业为什么要坚持党性原则
答:新闻事业要坚持党性原则,要报道党的工作,要宣传党的政策,要发出党的声音,让老百姓,了解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党指明的方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