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

作者&投稿:禤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内、外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仍以卤素为主,尤其是氯消毒剂。

①含氯制剂:含氯饮水消毒剂种类较多,如漂白粉、次氯酸钙、氯胺、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由于水源水质不同,加氯量应根据需氯量试验来确定,经过混凝、沉淀、过滤的水或清洁的地下水,加氯量0.5~1.5毫克/升。水质较差则加1.0~2.5毫克/升(或1~4毫克/升)。加氯量是否适当,可请求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予以帮助。

②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被称为第四代消毒剂,是WHO推荐的处理饮用水最安全的化学药剂,是消毒剂的更新换代产品。在消毒、去味、除铁等许多方面都比氯效果好,而且不产生三氯甲烷类致癌物质。它消毒水时,受水温的影响很小,对劣质水的杀菌效果比氯更好。

③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其杀菌速度比氯快600~3000倍。目前主要用于对饮水的消毒、空气消毒和食品的保鲜等。臭氧消毒方法,通常多以干燥空气或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中的高压电场制备臭氧。消毒时,将溶有臭氧的吸收液与水充分混合即可。一般加臭氧量0.5~1.5毫克/升作用5分钟,水中保持剩余臭氧浓度应在0.1~0.5毫克/升,对于污染严重的水,加臭氧量应在3~6毫克/升。近年来有人研制了电解水的臭氧发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重量轻,无噪声,产物中无有害的氯化物,可直接用于饮用水消毒。

扩展资料

历史研究表明埃及人首先采用明矾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估计在文明开始时,人们就推荐将水煮沸后饮用。一份4000年前的古印度文件给出了最早的饮用水标准,指示在饮用不干净的水之前应将其煮沸,在日光下曝晒,将一块灼热的铜在水中浸泡数次,并采用土制容器过滤和冷却。据历史记载,波斯的法规规定饮用水必须储存在铜器或银器之内。

希腊医师Hippocrates指出了水对健康的重要性,但他更着重于选择较佳的水源而不是对水的处理。公元8世纪,阿拉伯化学家Geber采用蒸馏法来净化水。公元11世纪,波斯医师Avicenna推荐旅行者要饮用布过滤后的水或开水。1627年,英国科学家F.Bacon发表了许多净化水的方法,包括渗滤、煮沸、蒸馏和混凝。

在18世纪80年代中期细菌致病理论建立之前,人们认为臭味是疾病传播的媒介,并据此假设发展水和污水消毒的实践。

19世纪下半叶英美出现了许多报道和专利,多涉及用电压、磁场、电流、氯、高锰酸钾和次氯酸处理水。人类主动地利用化学药剂杀菌消毒是从19世纪初开始的。一开始主要是氯系化合物的使用。

如1820年漂白粉被发明后,人们将其用到饮用水消毒和感染创伤治疗上,效果良好。这是化学杀菌消毒法的第一个里程碑。此后人们在饮用水消毒剂方面又开发了第二代消毒剂二氯异氰脲酸和第三代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它们目前仅用于小规模的消毒。二氧化氯被称做第四代杀菌消毒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饮用水消毒技术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如下:

1、漂白粉

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漂白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味,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分解。

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游离出次氯酸,遇稀盐酸则产生大量的氯气。

2、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3、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4、过氧乙酸消毒剂

过氧乙酸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和真菌。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厂、食品冻库、肉联厂、屠宰场、畜禽圈舍、病房、一般物体表面、工具、衣物、茹房、棚架等消毒。

系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孢均能迅速杀灭。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

5、有机氯杀菌剂

目前最常用于各种物品消毒的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有氯臭气,有效氯含量为60%—64%,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

但据研究报道有机氯毒性危害程度比无机氯大,且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采用有机含氯消毒剂作长期饮用水消毒是不适宜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漂白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含氯消毒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氯消毒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氧乙酸消毒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机氯杀菌剂



漂白粉:漂白粉又称含氯石灰、氯化石灰。它是将氯气通入熟石灰中而制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量在32%—36%),还含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及水(10%),通常以Ca0Cl2代表其分子式。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能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有大量沉渣。漂白粉稳定性差,在一般保存过程中,有效氯每月可减少1%—3%,因此不宜保存过长时间。若保存不当,遇日光、热、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分解反应加快,因此要注意保存。当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低于15%时则不适用于饮水消毒。
漂白粉精:将氯化石灰乳经过结晶分离,再溶解喷雾干燥即制成漂白粉精,漂白粉精含次氯酸钙约80%,还含少量的氯化钙(2.74%)、氢氧化钙(1.9%)。漂白粉精为白色粉末,有氯臭,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有少量沉渣,稳定性较漂白粉好,有效氯含量是漂白粉的一倍。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为橙黄色气体,溶点-59.5℃,沸点11℃,冷水中溶解度为2.9g/L(即4℃时的溶解度),热水中分解成HCl02、C12和O2。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但不和水起化学反应,在水中极易挥发,其水中溶液呈黄绿色,敞开存放时能被光分解,因此不宜贮存,必须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在密闭,避光条件下存放,很稳定,如果轻度酸化则更稳定。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
2、消毒方法:常用的水质消毒方法有氯化消毒法和二氧化氯消毒法。
氯化消毒法即使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粉(片)、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含氯制剂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法可采用稳态二氧化氯或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
(1)氯化消毒法:水源和水质状况不同,所需消毒剂的用量也不一样,一般每升水需0.5mg~4.5mg有效氯。通常情况下地面水较地下水消毒剂用量大,浅井水较深井水消毒剂用量大,净化前消毒剂用量较净化后消毒剂用量大。一般采用滤后消毒法,即在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加消毒剂。可使用加氯机或缓释加氯装置,也可采用供水前在清水池、蓄水池或盛水容器中投药加氯的方法,即根据水量和消毒剂有效氯含量计算加氯量,将消毒剂溶解后投入水中,充分混合作用30分钟后供水。
对于因条件有限或水质良好未设立沉淀、过滤、蓄水等设施,直接从井中取水使用的学校,也可采用在井中或蓄水池中直接投药的消毒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水深和井直径计算出井水水量,或水池水的容量每天早晨和午后用水前向井内或池内投加消毒剂,用干净的取水桶或竹竿震荡数次,30分钟后使用;另一种方法即将消毒剂装在有孔的容器内(可用竹筒、塑料瓶、陶瓷罐等)放入水井或水池水面下,使容器中的氯不断渗出与水接触,达到连续消毒的效果。
注意:在使用漂白粉消毒时,因漂白粉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每批购进的漂白粉应进行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在消毒时,盛装漂白粉的容器应浸于水池或井水水面下40cm左右,使容器中的氯液不断渗出与水接触,使水中经常保持过量的有效氯进行消毒,达到连续消毒的效果。一般一周左右取出容器检查和调换药物。
以上氯化消毒法都需要经常测定水中游离余氯含量,以调整加氯量,保证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含量保持在0.3~0.5mg/L,管网末梢水余氯保证随时≥0.05 mg/L。
(2)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在水中极易挥发,其水中溶液呈黄绿色,敞开存放时能被光分解,因此不宜贮存,必须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因此,学校供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多选择二氧化氯发生器。可选任何一个15-20m2房间做消毒间,根据不同的供水量购置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饮水消毒,加入量不低于0.5mg/L。此种方式已广泛被小型集中式供水单位包括自建式集中式供水学校接受,使用方便、安全,消毒效果良好。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的消毒中有以下独特的优点:可减少水中三卤甲烷等氯化副产物的形成;当水中含氨时不与氨反应,其二氧化氯的氧化和消毒作用不受影响;能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病毒;消毒作用不受水质酸碱度的影响;经二氧化氯处理后,水中余氯稳定持久,防止再污染的能力强;因氧化作用强,可除去水中的色和味,不与酚形成氯酚臭;对铁、锰的除去效果较氯强;二氧化氯的水溶液可以安全生产和使用。其缺点是:二氧化氯具有爆炸性,必须在现场制备,并立即使用;制备含氯低的二氧化氯较复杂,其成本较其它消毒方法高。
3、余氯的测定
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速测盒测定,也可以用DPD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测定游离余氯只适用于加氯消毒;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不需要测定游离余氯,但必须保证水中微生物及亚氯酸盐(亚氯酸盐是二氧化氯消毒时产生的副产物)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的测定
含氯消毒剂有效氯的测定可采用碘量法。其原理是: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出相当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来滴定碘,然后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含氯化合物中有效氯的含量。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还可采用较简捷的蓝墨水快速测定法。因蓝墨水能为有效氯所漂白,故可根据消耗蓝墨水的体积计算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具体操作如下:称取0.5g漂白粉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清洁水至10mL,强烈振摇1分钟,放置5分钟,用吸管吸上清液38滴于白瓷盘中。将此吸管洗净,吸蓝墨水滴中于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测定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方法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

强烈推荐CELA,亲自试用过的哦!

CELA对于人体的安全性: 次氯酸(HCIO)有强大的除菌、消毒、祛异味力,是人体内的生成物,对人畜无害。

CELA杀菌速度:杀菌速度达到了次氯酸钠的80倍,能瞬间杀菌。

CELA强力祛异味:能从源头分解所有异味,达到消臭净化环境的目的。

CELA杀菌效率:有效成分次氯酸pH值为6.50的时候其杀菌效率接近100%。

CELApH值稳定:用独特的生产工艺,不产生氯气,能够将pH值稳定在6.50±0.05范围内。

CELA保存期:密封、避光环境下,能长期保存24个月。

CELA不劣化:加热到80度或者冷冻成冰块使用,杀菌消臭的效率不会减弱。

CELA无腐蚀性:相比酸性水、电解水、混合水,CELA水和纯净水一样无腐蚀性。

CELA无漂白作用:CELA水是低浓度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无残留、无副作用,不像次氯酸钠有漂白作用,。



活氧啊,活氧对于水中微生物杀菌比化学性的氯溶液,高很多倍!!!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有哪些?~

一) 含氯(溴) 消毒剂含氯(溴) 消毒剂是使用最广的消毒剂,常用品种有漂白粉、次氯酸钙(漂粉精)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含氯(溴) 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高浓度时能杀灭细菌芽孢,适用于饮用水、餐饮具、果蔬、环境与物体表面等以及污水污物与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二)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为酸性透明液体,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和细菌芽孢,温度在0℃以下时,仍可保持活性,适用于餐饮具、果蔬、环境、物体表面等的消毒。(三)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和细菌芽孢,适用于食品加工工具、餐饮具、饮用水、污水、物体表面等消毒。(四) 碘伏碘伏是碘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的不定型结合物,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适用于手、皮肤、粘膜消毒,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五) 乙醇别名酒精,为无色透明液体,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适用于手、皮肤消毒,也可用于小面积物体表面与诊疗用品的紧急快速消毒。(六) 季胺盐类消毒剂常用季胺盐类消毒剂产品有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苯扎氯铵等,使用液为淡黄色液体,具有芳香味,性质稳定。季胺盐类消毒剂属于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与亲脂病毒;与醇复配的制剂能杀灭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而达到中水平消毒;适用于手、皮肤、粘膜与物体表面消毒。七) 氯己定氯己定(洗必泰) 是阳离子双缩胍,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氯己定属于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与亲脂病毒;与醇复配的制剂能杀灭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而达到中水平消毒;适用于手、皮肤、粘膜消毒。(八) 戊二醛为淡黄色液体,对金属腐蚀性小,酸性条件下稳定,pH值9以上迅速聚合。戊二醛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 和细菌芽孢,适用于不耐热、不耐腐蚀医疗器械与精密仪器等的消毒与灭菌。

漂白粉:漂白粉又称含氯石灰、氯化石灰.它是将氯气通入熟石灰中而制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量在32%—36%),还含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及水(10%),通常以Ca0Cl2代表其分子式.
漂白粉精:将氯化石灰乳经过结晶分离,再溶解喷雾干燥即制成漂白粉精,漂白粉精含次氯酸钙约80%,还含少量的氯化钙(2.74%)、氢氧化钙(1.9%).漂白粉精为白色粉末,有氯臭,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有少量沉渣,稳定性较漂白粉好,有效氯含量是漂白粉的一倍.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为橙黄色气体,溶点-59.5℃,沸点11℃,冷水中溶解度为2.9g/L(即4℃时的溶解度),热水中分解成HCl02、C12和O2.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但不和水起化学反应,在水中极易挥发,其水中溶液呈黄绿色,敞开存放时能被光分解,因此不宜贮存,必须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在密闭,避光条件下存放,很稳定,如果轻度酸化则更稳定.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
答:一) 含氯(溴) 消毒剂含氯(溴) 消毒剂是使用最广的消毒剂,常用品种有漂白粉、次氯酸钙(漂粉精)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含氯(溴) 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答: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量在32%—36%),还含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及水(10%),通常以Ca0Cl2代表其分子式.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能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有大量沉渣.漂白粉稳定性差,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
答: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1、含氯消毒剂,常用品种有漂白粉,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2、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为酸性透明液体,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3、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属于高效消...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答:目前最常用于各种物品消毒的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有氯臭气,有效氯含量为60%—64%,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但据研究报道有机氯毒性危害程度比无机氯大,且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采用有机含氯消毒剂作长期饮用水消毒是不适宜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用于饮水、污水消毒的常用消毒剂是( )。
答:【答案】:C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有效氯10%~12%)、漂白粉(有效氯25%)和有机氯制剂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有效氯30%)等。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及其芽孢、病毒、真菌等。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的消毒。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答:2、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被称为第四代消毒剂,是WHO推荐的处理饮用水最安全的化学药剂,是消毒剂的更新换代产品。在消毒、去味、除铁等许多方面都比氯效果好,而且不产生三氯甲烷类致癌物质。它消毒水时,受水温的影响很小,对劣质水的杀菌效果比氯更好。3、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
答:含氯(溴)消毒剂是生活饮用水中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品种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钙(漂粉精)、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形式多样,有粉剂、片剂、液体等。这类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答: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如下:1. 漂白粉 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有效氯含量为30%-38%。它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味,性质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分解。漂白粉溶解于水后,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为哪些?
答: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次氯酸钠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醛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酚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饮用水消毒剂有哪些
答:一、饮用水消毒剂有哪些 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会起到漂白去除臭味、分解乙醇、杀菌等功效,但是一定要掌握漂白粉的加入量。。含氯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液对水进行消毒会起到杀死活性微生物的功效。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二氧化路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会起到杀死一切微生物,并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