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礼字的四字词语 礼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作者&投稿:敞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①1 礼崩乐坏
2 礼不亲授
3 礼不嫌菲
4 礼度委蛇
5 礼多人不怪
6 礼烦则不庄
7 礼烦则乱
8 礼废乐崩
9 礼坏乐崩
10 礼禁未然
11 礼乐刑政
12 礼门义路
13 礼轻情意重
14 礼轻人意重
15 礼轻义重
16 礼让为国
17 礼尚往来
18 礼奢宁俭
19 礼奢宁简
20 礼胜则离
21 礼失则昏
22 礼士亲贤
23 礼顺人情
24 礼为情貌
25 礼无不答
26 礼下于人,将有所求
27 礼先一饭
28 礼先壹饭
29 礼贤接士
30 礼贤下士
31 礼贤远佞
32 礼仪之邦
33 礼义廉耻
34 礼义生富足
35 礼之用,和为贵
②1 爱礼存羊
2 卑礼厚币
3 等礼相亢
4 顶礼膜拜
5 恩礼有加
6 繁礼多仪
7 复礼克己
8 厚礼卑辞
9 季礼挂剑
10 暮礼晨参
11 情礼兼到
12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3 缛礼烦仪
14 诗礼传家
15 诗礼发冢
16 诗礼人家
17 诗礼簪缨
18 诗礼之家
19 诗礼之训
20 识礼知书
21 殊礼异务
22 先礼后兵
23 以礼相待
③1 长斋礼佛
2 鹅存礼废
3 焚香礼拜
4 家长礼短
5 敬贤礼士
6 磕头礼拜
7 夔龙礼乐
8 人恶礼不恶
9 仁义礼智
10 烧香礼拜
11 诗书礼乐
12 衣冠礼乐
13 折节礼士
④1 傲慢少礼
2 傲慢无礼
3 卑辞厚礼
4 彬彬有礼
5 博文约礼
6 朝参暮礼
7 晨参暮礼
8 导德齐礼
9 敦诗说礼
10 多行无礼必自及
11 额手加礼
12 烦文缛礼
13 繁文缛礼
14 分庭伉礼
15 分庭抗礼
16 焚香顶礼
17 富而好礼
18 甘言厚礼
19 各不为礼
20 恭而有礼
21 家无常礼
22 俭不中礼
23 践律蹈礼
24 克己复礼
25 慢腾斯礼
26 慢条丝礼
27 慢条斯礼
28 慢条厮礼
29 明媒正礼
30 牵经引礼
31 轻薄无礼
32 请客送礼
33 庆吊之礼
34 三茶六礼
35 通书达礼
36 通文达礼
37 同牢之礼
38 虚文浮礼
39 言之有礼
40 知书达礼
41 知书识礼
42 知书通礼
43 知书知礼
44 知文达礼
⑥1 来而不往非礼也
⑦1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礼尚往来

彬彬有礼

知书达理

要大量带有"礼"字或"和"字的四字成语!~

【傲慢少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礼厚币】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晨参暮礼】指早晚参拜。
【长斋礼佛】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等礼相亢】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多行无礼必自及】行:做;自及:轮到自己头上。无礼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殃及到自己头上。
【鹅存礼废】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恩礼有加】恩礼:指帝王厚待臣下。帝王以恩德与礼遇厚待臣下。引申指很有礼地对待下属。
【额手加礼】表示敬意。
【富而好礼】富庶而有讲礼教。指虽很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繁礼多仪】礼节繁重,仪式太多。形容过分地讲究排场。
【复礼克己】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分庭伉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繁文缛礼】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馀的事项。
【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
【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各不为礼】礼:礼遇。彼此之间互不以礼相待。比喻各不相干。
【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甘言厚礼】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
【厚礼卑辞】丰厚的礼品,谦卑的言辞。
【倨傲无礼】倨傲:傲慢。指人高傲自大,对人没有礼貌。
【俭不中礼】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
【家长礼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践律蹈礼】指遵循礼法。
【季礼挂剑】季礼:春秋时吴国人,重信义。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家无常礼】指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夔龙礼乐】夔龙:相传为虞舜二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明媒正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暮礼晨参】早晚参拜。形容心地虔诚。
【慢腾斯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慢条丝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慢条斯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慢条厮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礼不亲授】授:给予。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礼不嫌菲】不因为礼物菲薄而不讲求礼节。
【礼崩乐坏】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礼多人不怪】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礼废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礼烦则不庄】礼仪烦杂反而显得轻浮、不庄重。
【礼烦则乱】礼仪繁琐势必导致混乱。
【礼坏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礼坏乐缺】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礼禁未然】旧时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邪恶的事情发生。
【礼门义路】指“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门,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
【礼轻情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礼奢宁俭】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
【礼奢宁简】指礼过多而苛烦,不如俭约些。
【礼士亲贤】尊敬亲近有才有德的人。
【礼顺人情】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礼尚往来】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礼失则昏】失去礼义就必然导致昏乱。
【礼胜则离】指礼节过分,亲属也显得疏远了。
【礼无不答】礼:礼数。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亦指不受他人之礼,必以报答。
【礼为情貌】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礼贤接士】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礼先一饭】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一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同“礼先壹饭”。
【礼先壹饭】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
【礼贤远佞】敬重有才德的人,疏远巧言献媚的人。
【礼下于人,将有所求】礼:礼物;求:请求。送礼物给人,一定是对人有所求助。
【礼乐崩坏】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礼义廉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礼义生富足】旧时指人民富足后就必然讲求礼义。
【礼乐刑政】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礼之用,和为贵】按礼行事,当以平和宁静为本。
【轻薄无礼】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庆吊之礼】庆:贺喜;吊:唁丧。比喻人与人往来中贺喜、吊唁的礼节。
【牵经引礼】指援引经典。
【请客送礼】宴请客人,馈赠礼物。
【情礼兼到】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形容真诚有理。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人恶礼不恶】恶:凶恶。指对方为人虽然凶恶,但对他也不能不讲礼貌。
【缛礼烦仪】指烦琐的礼仪。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诗礼发冢】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殊礼异务】殖、异:不同;礼:礼俗;务:事情。指不同的礼俗和情况。
【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彼倡此和】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
【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此唱彼和】彼:那里。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倡而不和】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才怀隋和】才:才能;隋:隋侯珠,春秋时代非常名贵的宝珠;和:和氏璧,春秋时极有名的宝玉。形容具有罕见的才能。
【趁水和泥】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地利人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打落牙齿和血吞】和:混合,拌。牙齿被人打掉,和着血一块吞下肚去。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也比喻失败了还要坚持做好汉。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对着和尚骂贼秃】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风和日美】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凤协鸾和】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更唱迭和】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更唱叠和】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割地求和】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鼓腹含和】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和蔼近人】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和璧隋珠】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狐唱枭和】枭:传说中的恶鸟。比喻坏人互相勾结。
【画荻和丸】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和而不唱】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惠风和畅】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
【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和光同尘】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和和睦睦】指相处融洽友好。
【和和气气】态度平顺温和。
【和合双全】和:和睦;合:投合。用于祝贺新婚夫妇终生和睦相处,白头偕老。
【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和乐且孺】孺:孩子,这里指孩子气。随和乐观,孩子气十足。
【和平共处】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
【和盘托出】和:连同。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和气生财】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
【和气致祥】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气:温和的气象;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不和谐的气氛;戾:罪过。和睦融洽的气氛可致吉祥,不和谐的气氛则招致灾祸。
【和如琴瑟】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和容悦色】形容和善可亲。同“和颜悦色”。
【和事不表理】和事:平息争端;表理:摆道理,讲理。只平息争端,而不去评论是非曲直。
【和尚吃八方】比喻向各处伸手,捞好处占便宜。
【混俗和光】同于尘俗,不露锋芒。指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浑俗和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和事老】和事:平息事件或争端。调停争端的人。多指不讲原则,不问是非而一味劝使双方和解之人。也指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和隋之珍】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像和氏璧和隋侯珠那样的珍贵宝物。形容极其珍贵或极为难得的东西。
【和稀泥】比喻调和纷争。
【和衣而睡】和:连着。穿着衣服睡觉。
【和衣而卧】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和颜说色】形容和善可亲。同“和颜悦色”。
【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君唱臣和】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兴旺。
【剪须和药】剪:剪掉;须:胡须;和:调制。剪下胡须调制配药。比喻体恤下属。
【民和年丰】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民和年稔】犹言民乐年丰。
【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面和意不和】意:心意。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你唱我和】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②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
【鸾凤和鸣】和:应和。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内峻外和】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六脉调和】六脉:凡人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指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六亲不和】指和亲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
【两头和番】指两面拨弄、搅和。
【礼之用,和为贵】按礼行事,当以平和宁静为本。
【平价和售】和售:平价交易,不哄抬物价。指公平交易。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清和平允】平允:性格平和。形容人的性格温和,容易接近。
【群居和一】指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千人唱,万人和】和:应声随唱。领唱的人多,应声随唱的人更多。形容响应的人极多。
【琴瑟和好】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琴瑟和同】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琴瑟和谐】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琴瑟调和】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
【情投意和】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诎膝请和】诎:通“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屈膝求和】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形容以奴颜婢膝的丑态,向强者献媚求和。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日和风暖】形容天气晴好。同“日暖风和”。
【日暖风和】阳光温暖,微风各煦。形容天气晴好。
【日丽风和】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三杯和万事】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指饮酒可以消除烦恼,解脱愁闷。
【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上和下睦】指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随声趋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见“随声附和”。
【隋珠和璧】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随珠和璧】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
【隋珠和玉】即隋珠和璧。
【调和鼎鼐】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调和阴阳】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歪嘴和尚】比喻那些为自私的目的而乱搬教条的人。
【歪嘴和尚瞎念经】比喻为谋私利而乱搬教条。
【埙倡篪和】埙:土制乐器,形如鸡蛋,有六孔;篪: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雄唱雌和】比喻相互附和。
【心醇气和】醇:纯厚朴实;气:气质。心地纯朴,气质温和。形容人憨厚老实。
【埙篪相和】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响和景从】比喻两者紧密相连。同“响答影随”。
【心和气平】形容心气平静,态度温和。同“心平气和”。
【燮和天下】燮和:协调,和顺。使国家协调和平。

礼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彬彬有礼、
顶礼膜拜、
礼贤下士、
礼尚往来、
分庭抗礼、
克己复礼、
先礼后兵、
知书达礼、
礼仪之邦、
以礼相待、
傲慢无礼、
俭不中礼、
躬身行礼、
磕头礼拜、
导德齐礼、
言之有礼、
烧香礼拜、
礼奢宁俭、
诗礼传家、
礼度委蛇、
礼为情貌、
礼无不答、
情礼兼到、
礼乐刑政、
诗礼人家、
礼不亲授、
家无常礼、
敦诗说礼、
焚香礼拜、
仁礼存心

礼组成的四字词语
答:顶礼膜拜 礼坏乐崩 礼尚往来 分庭抗礼 彬彬有礼 克己复礼 礼贤下士 爱礼存羊 礼仪之邦 虚文缛礼 知书达礼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三茶六礼 礼轻人意重 来而不往非礼也 傲慢无礼 礼义廉耻 先礼后兵 知书知礼 诗礼之家 傲慢少礼 礼崩乐坏 礼轻情意重 博文约礼 卑辞厚礼 繁文缛礼 分庭...

关于礼四字成语
答:礼尚往来 俭不中礼 先礼后兵 知书识礼 顶礼膜拜 家长礼短 敬贤礼士 繁文缛礼 明媒正礼 长斋礼佛 克己复礼 礼奢宁俭 等礼相亢 礼先壹饭 烦文缛礼 导德齐礼 傲慢少礼 诗礼之家 焚香顶礼 礼贤下士 至心朝礼 知书知礼 通书达礼 礼...

带礼字的成语有哪些
答:一、以礼相待 1、读音:yǐ lǐ xiāng dài 2、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3、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4、造句:(1)小青对每位客人都以礼相待,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2)他对周围的同事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绝无轻漫之举。二、礼尚往来 1...

关于礼得四字成语
答:傲慢无礼、顶礼膜拜、博文约礼、礼义廉耻、敦诗说礼、俭不中礼、以礼悔祸、磕头礼拜、诗礼之训、言之有礼、情礼兼到、礼度委蛇、诗礼传家、卑礼厚币、甘言厚礼、三茶六礼、礼崩乐坏、礼先壹饭、折节礼士、践律蹈礼、焚香顶礼、恭而有礼、烧香礼拜、躬身行礼、礼顺人情、礼乐刑政、礼为情...

礼的四字成语
答:礼 - 成语 彬彬有礼 分庭抗礼 礼仪之邦 克己复礼 顶礼膜拜 礼尚往来 礼义廉耻 礼崩乐坏 礼贤下士 先礼后兵 知书识礼 博文约礼 顿首之礼 爱礼存羊 礼坏乐崩 三茶六礼 以礼相待 诗礼传家 导德齐礼 傲慢无礼 礼尚往来 [lǐ shàng wǎng lái]礼:礼节。尚:崇尚,重视。礼节上重视...

带礼字的四字成语
答:1. 含有礼字的四字词语 ①1 礼崩乐坏 2 礼不亲授 3 礼不嫌菲 4 礼度委蛇 5 礼多人不怪 6 礼烦则不庄 7 礼烦则乱 8 礼废乐崩 9 礼坏乐崩 10 礼禁未然 11 礼乐刑政 12 礼门义路 13 礼轻情意重 14 礼轻人意重 15 礼轻义重 16 礼让为国 17 礼尚往来 18...

带礼字的成语
答:一、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释义: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引证: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二、分庭抗礼[ fēn tíng ...

关于礼得四字成语
答:以礼相待、傲慢无礼、躬身行礼、磕头礼拜、礼奢宁俭、礼为情貌、俭不中礼、烧香礼拜、言之有礼、导德齐礼、情礼兼到、礼乐刑政、诗礼传家、礼度委蛇、敦诗说礼、诗礼人家、家无常礼、甘言厚礼、仁礼存心、焚香礼拜、礼不亲授 衣冠礼乐、等礼相亢、引经据礼、礼无不答、践律蹈礼、礼废乐...

含有礼字的四字词语一定要含有礼字
答:含有礼字的四字词语 :彬彬有礼、顶礼膜拜、礼贤下士、礼尚往来、分庭抗礼、克己复礼、

带礼的四字词语
答:彬彬有礼、顶礼膜拜、礼贤下士、礼尚往来、分庭抗礼、克己复礼、先礼后兵、知书达礼、礼仪之邦、以礼相待、傲慢无礼、俭不中礼、躬身行礼、磕头礼拜、爇香顶礼、放诞无礼、导德齐礼、言之有礼、烧香礼拜、礼奢宁俭、乡饮酒礼、红白大礼、诗礼传家、礼度委蛇、礼为情貌、庆吊之礼、觐礼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