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中小学校建筑总平面布局时,下列原则中哪项不妥?( )

作者&投稿:通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答案】:B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规定:4.1.6学校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4.3.3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4.3.7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

中小学校校园内用地分类为( )。
答:【答案】:C 《键筑设计资料集》(新二版)第三分册,在中小学校总平面布置中,首先谈及用地分区问题,将校园内用地分类为建筑用地(包括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校园、道路和环境绿化等)、运动场地(包括课间操、球类、田径、器械用地)、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包括成片绿地、种植、饲养、天文、气象观测等...

小学的房屋建筑总平面图怎么设计哦?
答:小学的房屋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1、学制与规模 国内小学的学制与规模:小学以12~24班为宜,小学六年。2、参考指标:2.1、学校的服务半径:小学≤ 500m。2.2、用地指标17.6~21.8㎡/小学生.人 。2.3、每班学生:45人/班.小学 2.4、建筑面积:5.6~8.0 ㎡/小学生.人 3、小学校教室...

学校走廊宽多少?
答: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走道的宽度,根据使用人员的人数,按照防火设计规范和学校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疏散宽度。教学楼走廊设在中间(走廊两侧均有房间...

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要求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几个出入口
答: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和总平面,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安全、通行与疏散,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

下列涉及中小学建筑物间距的阐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答:【答案】:B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规定:4.3.3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口日照不应少于2h。4.3.5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有效组织校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4.3.7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答: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物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的安全性。2、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之一,旨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遵循城市规划原理,合理布局校园建筑和设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营造宜人的校园环境。

教学楼的走廊宽度是多少?
答: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走道的宽度,根据使用人员的人数,按照防火设计规范和学校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疏散宽度。教学楼走廊设在中间(走廊两侧均有房间...

学校建筑的中小学校
答:设计时可根据不同地形灵活布置。小学可不设实验单元。教学楼的平面布局通常有三种形式:中内廊式、单内廊式和外廊式。中内廊式由于单面采光,教室光线均匀度差,采光系数低,通风不良,噪声干扰大。单内廊式和外廊式则没有这些缺点。 普通教室在中小学校教学用房中占的比重最大,学生在校时间约有70%...

教学楼走廊的最小宽度是多少?
答: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走道的宽度,根据使用人员的人数,按照防火设计规范和学校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疏散宽度。教学楼走廊设在中间(走廊两侧均有房间...

中小学校选址应符合什么规定
答:中小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学校必须编制校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