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四句

作者&投稿:锺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田园风光诗句四句
关于田园风光诗句四句 1.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四句
1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7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农家 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9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0农父 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11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12田上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13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4四时田园杂兴 (一)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5四时田园杂兴(二)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田园风光的古诗四句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再田间锄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不知道。

6.供:从事,参加。 7.傍:靠近。

8.肥:指果肉肥厚。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春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这一句的意思是:村庄里的年轻人都各有自己的责任,各有自己的活干,都独挡一面。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模仿大人玩学种瓜的游戏。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春天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望采纳。
3.谁有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四句的有多少来多少 急用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新凉》——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山村五绝》——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风流子》——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村景》——陈与义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陆游

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村舍》——陆游

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村舍》——许浑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山村晓思》——于濆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4.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描写田园风光

1、《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3、《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野老歌》 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5、《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5.有关田园风光的诗句
1、《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江南春绝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3、《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4、《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6.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名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8、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

乡村四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乡村四月》这首古诗表达了出诗人对于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于广大劳动人们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是我国南宋诗人翁卷的诗作,诗歌的体裁是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主要描绘了四月间江南农村的美丽风光。全诗原文如下: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过敌人庄的古诗
答: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

乡村四月(古诗)的意思
答: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了,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关于乡村月色的诗句
答: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融身于世外的特殊感受和认识,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朋友邀我做客。 “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写山村风光。绿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出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清平乐 村居古诗词
答:《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溪东边的...

《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后一句诗中蕴含着...
答:“一枝红杏出墙来”蕴含的哲理是: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

古诗《所见》的全文和翻译。
答: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山水田园诗
答: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

描写田园风光的词不是古诗,。??
答: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共四句,前三句写景,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使人有历历在目之感。末尾句叙事,把夏日里蜓飞蝶舞的情景写活了。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白日的时间越长,篱边行走的人越少,全诗不着一个“忙”字,但农民的繁忙情景自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