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属于出口导向型,那些国家属于进口替代型的,举例说明!!! 实行出口导向型外贸战略具体做法有哪些? 实行进口替代外贸战略...

作者&投稿:旗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Import Substitution),有时也称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Looking Inward),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经济依附的目的。
选择进口替代战略并取得成功的国家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该国的国内市场比较大。较大的国内市场可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较有保障的市场,以便使这些行业迅速实现规模经济,且比较快地发展起来。
其次,国内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供应。
第三是存在“二元经济”。二元经济可以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基本上所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埃及、印度、韩国、墨西哥均采取了由关税保护作支柱,辅之以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为政策基础的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Export Oriented),有时也称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Looking Outward),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丹麦、挪威,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日本曾实行过这种战略。20世纪70、80年代后,部分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也从进口替代战略转向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在推动出口导向战略方面最有成效的当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还是进口替代~

从支出的角度,一国经济(GDP)由三个部分构成,俗称“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
出口导向(Export-oriented economy)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净出口占本国GDP较大比重,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我国成为国际工厂,通过生产出口实现了国家制造业的腾飞,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但随着国际市场的趋缓,出口规模已达至高峰,资源、环保、劳动力也已无法持续维持此增长模式,国家所以进入转型期,要改变出口导向为主的增长(现实也难以为继),要通过创新创业、扩大内需、走出去来实现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模型。

一些经济学家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贸易战略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战略的依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进口替代战略理论和出口导向战略理论,这两种战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运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飞跃,从而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战略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1进口替代战略1.1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这一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2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限制条件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实施进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工业中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少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一些专门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也培养出来了,政府部门从中也获得了管理经济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许多拉美、南亚、中欧国家选择了进口替代战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但是这一战略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国家也用各种措施破坏或打破关税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所以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能为力的状态,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一些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它违背了比较利益原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口替代战略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1970年,利特尔等人考察了巴西、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经验后认为,进口替代战略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率、抑制出口、加剧失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因此,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就开始转向更加开放的贸易战略,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过渡后,采取了不遗余力的出口导向战略。2出口导向战略2.1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内容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般具有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经济,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而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子、石化等行业。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力图在高科技产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2.2出口导向战略并非尽善尽美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在本国的比较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过程。在第一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扩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此时应当及时调整产业政策,鼓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也需要一定的措施:一是对出口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增加补贴等;二是对出口企业需从国外进口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技术专利等实行减免税、放宽进口配额;三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加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施这一战略可以通过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一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圈中。由于国际竞争压力对国内企业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促使国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经济管理、开发新技术、培训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近20年来,几乎所有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出口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亚洲“四小龙”、东盟等。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出口导向战略的完美无缺,通过对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与出口的关系比较,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出口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着积累出口量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出口导向战略也非尽善尽美。(1)出口导向战略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国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需求有限,随着的发展中国家采取外向型贸易战略,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扩张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2)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一国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如汇率、利率、贸易条件、债务条件的变动和国际游资的袭击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市场体系不够发达,监督和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缺乏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3)出口导向战略也需要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3结语通过对这两种贸易发展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南美洲的工业有哪些类型?
答:工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最为重要。采矿业是南美各国的基础部门,大部分矿产供出口,委内瑞拉、阿根廷、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石油;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的铁;玻利维亚的锡、锑;智利、秘鲁的铜;圭亚那、苏里南的铝土秘鲁的铅、锌、银、铋;智利的硝石、钼;巴西的铌的产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轻工业...

出口替代战略发展
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策略,投身于传统产品的生产竞争。这些国家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高效生产者的压力,还要应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导致出口增长放缓,价格竞争可能恶化,使得出口结构失衡,削弱了比较优势,不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使得发展中国家...

中国当初为什么要走出口导向型经济道路?
答:出口导向~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中国廉价劳动力、引进外资大多为制造业(技术性很少)、中国国内消费需求偏低,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一是解决了国内的就业问题,二是可以吸引国外制造业来投资、三是把和消费需求相比相对剩余的生产力转嫁出去。这样缺点是对外依赖性太强,比如08...

什么是出口导向战略
答:出口替代战略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

什么是新型国家?谢谢!!!
答: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那些经济上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已经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通常是出口导向型)。初期的或者正在进行中的工业化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当中,可能发生的...

关于下列国家或地区经济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ri本属于加工贸易经济...
答: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故C正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故D正确.故选:B.

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差别
答: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一)出口导向型1. 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 1) 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

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主要经历的发展模式是从()到()。
答:它们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总的来说,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转变,反映了后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适应和利用。这一转变不仅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和亚洲四小龙国家之间贸易有何互补性
答:但是,这并不能说它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同的。在政府干预经济上,香港开始是采取“自由经济”政策,而新加坡则早就非常重视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干预。台湾和韩国虽然在政治体制、国家机器设置等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经济发展的起点、阶段、重点等方面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另外,即便都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哪些
答:发展中国家则是指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的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挑战。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数据,以下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例子:- 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印度:人口第二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