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 明治天皇 对自己的国家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请客观评价明治天皇,光绪与他的性格差距究竟在哪?

作者&投稿:史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个皇帝都想通过维新来发展自己的国家。之时没落的清政府太腐朽了,一直在干涉变法。尤其是以慈禧为首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光绪失败了。对中国的影响虽然太微弱了,但也给晚晴征服重重的一击,从此便有更多的年轻人献身改革,中国也迎来了民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而明治天皇的维新则彻底的改变了日本,日本从和中国一样的三流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切都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今天的日本起步,开始于明治维新。所以说两个人对各自国家的影响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推荐看一下《大国崛起》,网上也有相关视频。

光绪皇帝

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在政治上,通过维新变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迫使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庚子事件”之后实行所谓“新政”,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加速了封建专制的崩溃。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1852—1912)日本天皇(1867—1912)。名睦仁。出生于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名中山庆子,又名典侍庆子。万延元年(1860),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明治天皇

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明治天皇登基誓言。

日本明治维新,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大世界强权。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庆应三年,1867年(庆应3年)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明天皇骤然死去,睦仁十六岁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举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庆应四年(1868)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1868年3月发布《五条誓约》。同年7月改称江户为东京,翌年以旧江户城为皇宫,总揽统治大权。明治新政府的官僚在天皇权威的基础上保持政权。接着,倒幕军在京都附近打败幕府军,不久又进占江户。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年号为明治。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

明治二年(1869)明治天皇再度抵达东京,并定东京为首都,以图一新人心。接着,在明治政府推动下,接二连三的推出版籍奉还、废藩制县、制定徵兵令等前所未有的大改革。1869年宣布“版籍奉还”(版是领地,籍指户籍),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1873年着手地税改革。1881年(明治14年)发布《军人敕谕》。1889年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1889年颁布帝国宪法,1890年召开帝国议会。其中与天皇地位最有关的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1890年10月发布《教育敕语》。这些形成近代天皇制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意识形态的支柱。

对外,明治天皇于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4—1905年进行日俄战争。随着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明治天皇越发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明治四十五年(1912)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明治天皇由于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虚岁)。他在位四十五年期间,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走上了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道路。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国家诞生的同义字。明治天皇的陵墓为京都的伏见桃山陵。

光绪皇帝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光绪帝都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在家庭生活方面前面已经提到他有“八大不幸”;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在位长久却傀儡一生;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   
从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素养上看,他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远见;但是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谋略,又遇到慈禧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物,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终不能有所作为。作为一个年轻发奋 光绪皇帝
的君主,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以求自保;反而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也许,身为帝王,百年来他受尽冷落和责难,甚至有人指责他“懦弱无能”,但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者,他的人格是显示出一定亮色的,是不必讳言的。   
变法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了,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在政治上,通过维新变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迫使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庚子事件”之后实行所谓“新政”,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加速了封建专制的崩溃。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明治天皇
日本明治维新(1868),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封建国家,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在位四十五年期间,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走上了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道路。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国家诞生的同义字。

如果光绪皇帝的变法运动成功~

光绪皇帝的变法运动成功 中国社会面貌应该是 改良后的英国的君主立宪。汉人将进一步踏入清国的权利中心。满人堕落为没有实权的贵族,如日本维新的华族一样。一切前提,光绪要能够独裁,因为一切新制度的建立,旧社会的颠覆,都要在有一个强大的独裁政府基础上建立。其后,到底民族矛盾怎么解决 就要看清政府的能力了。到底是融合做他的名义皇帝 还是被汉人赶出去,由汉人自己党派组成联合政府。就不得而知了。


他将会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毫无疑问是中兴的名君,他带领一帮复兴忠臣能才,赶走外来侵略者,使的清国走出困境,避免了亡国的危险。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英雄 谥号肯定是 圣啊明啊睿啊天啊 等…… 什么的什么的清*祖。

只说一点:虽然他们都有接受外来先进文明的胸怀,也有强国富民的雄心,但是,光绪因从小生活在对慈禧的畏惧之中,所以他内心里一直惧怕慈禧,在对待慈禧的问题上,缺乏魄力,若光绪能排除慈禧的干扰,他可能会成为大清中兴的一代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