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学生性行为的研究与思考》怎么构思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论文怎么写?

作者&投稿:尚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18个省(区、市)33 653名大学
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曾阅读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报告率男生为45. 8%,女生为8. 5%;性行为报告率男生为14. 8%,女生为
5. 6%。曾有性行为者中,有2名以上性伴侣者男生为41. 7%,女生为28. 5%;性行为系被迫发生者男生为12. 7%,女生为18. 8%;安全套
使用率男生为48. 5%,女生为51. 5%; 18. 6%和20. 5%的男、女生报告曾使对方或自己怀孕。西部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
结论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更突出,针对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势在必行。
【关键词】 性行为;避孕;色情作品;妊娠;学生
“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是继“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
保健”后WHO提出的又一个全球公共卫生奋斗目标;拥有生殖
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1]。随着青少年越来越早地开始性行为,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性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不安全性
行为已成为全球青少年面临的重要危险行为之一,由此显著增
加了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的不良后果[2-5]。为了解我国青少
年性行为发生现状,从而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性
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全国18个省(区、市)大学生性
行为现况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来自北京等18个省(区、市)的大学/大专生[5]。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先在省内按社会经济水平分好、中、差
3类选取调查城市,再随机选取其辖内大专、本科高等院校各1
~2所为监测点,整群抽取全体学生为受试者。大专、本科生统
一按年级分组,共分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年龄17~24岁。合
计应答率为93. 1%,男生为93. 5%,女生为95. 7% (χ2=83. 73,
P<0. 01)。
1. 2 方法 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测试队,由经过培训
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统一按《中国青少年健康危
险行为调研细则》规定的步骤、方法实施。在教育部门和各院
校密切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匿名
填写问卷。问卷统一发放,限时统一收回,学生独立完成。合
计回收有效问卷33 653份(男生15 765份,女生17 888份)。
有鉴于性问题的特殊敏感性,对相关问题无应答者亦视为有效
问卷。指标分别来自下列6个问题:“过去12个月里是否看过
色情书籍/音像制品”;“曾与几人发生过性行为”;“最近一次
性行为时你或对方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被迫(非自愿)发
生过性行为”;“曾否怀孕或使她人怀孕”。采用χ2检验和χ2趋
势检验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及地区间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
比较多个百分率之间的两两差异。
2 结果
2. 1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性及性相关行为发生情况 表1
显示, 25. 9%的大学生报告曾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电影、
录像、VCD、图片等),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6 013. 0,P<
0. 01),报告率随年级增加而上升(χ2趋势=435. 5,P<0. 01)。
9. 9%的大学生报告有过性行为,男、女生分别为14. 8%和
5. 6%,男生高于女生(χ2=762. 3,P<0. 01),随年级增加而上
升趋势明显(χ2趋势=357. 4,P<0. 01)。报告有过性行为的大学
生中, 37. 7%曾与2人以上发生性关系,男生(41. 7% )显著高
于女生(28. 5% )(χ2=48. 3,P<0. 01)。14. 5%报告曾被迫发
生过性行为,男生显著低于女生(χ2=18. 8,P<0. 01)。49. 4%
报告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χ2=2. 8,P>0. 05);但大四年级女生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
安全套报告率显著高于男生(χ2=6. 27,P<0. 05)。19. 2%报
告曾意外怀孕或致她人怀孕,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 5,P>0. 05)。

2. 2 不同地区大学生性与性相关行为现况分析 表2显示,
西部地区学生发生性行为报告率显著高于东、中部学生(χ2值
分别为114. 1, 57. 5,P值均<0. 01),意外怀孕报告率也明显高
于东部学生(χ2=9. 76,P<0. 01)。不同地区男生观看色情书
籍/音像制品、性伴侣2人及以上、被迫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反,西部地区女生观看色情书籍/音像
制品(χ2值分别为24. 2, 31. 3,P值均<0. 01)报告率均明显高
于东、中部学生。

3 讨论
我国10~24岁青少年约占总人口1/4[6]。近20 a来,伴随
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西方文化的渗透,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
的改变,尤其是人们在性观念、性态度方面的变化,加之青少年
“性等待期”延长(性发育明显提前,而结婚年龄却伴随其社会
期望值的提升而不断延后)[7]等主、客观因素,使我国青少年危
险性行为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严重性也愈来愈受到关注。本研
究发现,我国大学男生曾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的报告率远
高于女生,提示男生对性知识的需求更强烈,更主动地利用各
种渠道去了解性并更积极地去尝试,所以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也
更高。调查发现,大一学生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报告率较低,
提示对该阶段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及早获得科
学、正确的性知识,从而对色情读物产生一定免疫力。
2005年WHO报告的有关全球人类生殖健康的六大现状
指出,每年有8 700万女性意外怀孕, 50%意外怀孕妇女(约
4 600万)选择堕胎,其中有1 800万是非安全性堕胎。不同国
家、不同阶层妇女在生殖健康服务的可获得性、安全性上存在
巨大的“不公平”现象。其中, 85%的非意愿性分娩、95%的婴
儿死亡、99%的孕产妇死亡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不但严重危害
妇女儿童健康,而且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2]。这也是本次全国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将大学生性与性相关行为列为重点
内容,而且将所谓的“危险性行为”明确指向那些“易导致性传
播性疾病和意外妊娠的行为”的理由所在。换言之,根据我国
青少年的性行为现状,加紧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策略和
措施,本身就是对改善人类生殖健康状况做出的贡献[3]。
本研究是我国首次针对普通大学生人群进行的、具有全国
代表性的性与性相关行为的调查。该群体总的性行为报告率
为9. 9%。但是,在那些报告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 1/3以上
曾与2人以上发生过性关系;在报告曾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仅
有不足50%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可见尽管目
前我国大学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其较高的不安全性
却引人关注。女生多性伴关系报告率低于男生,提示她们对性
伴侣的态度比男生更专一。女生被迫性行为报告率显著高于
男生,提示她们在性关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更易屈从他人的
性要求。被迫性行为大多在无保护状态下发生,极易引发性传
播性疾病蔓延和出现意外妊娠。女生比男生更有使用安全套
的意识;年级越高,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越高,提示伴随年
龄增长,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不过,总体而言,我国
大学生的安全套使用率仍低于美国青少年(2001年为57. 9%,
2005年为62. 8%, 2007年为61. 5% )[8-11]。目前,我国很多地
区都在大学中开展了性教育,但其强度和针对性是远远不够
的。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性教育内容:低年级学生
应侧重性知识、性态度教育,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正当的异性交
往;高年级学生则需提供技能为主的教育、培训,如怎样以正确
方式拒绝他人的性要求,如何控制自己的性冲动等。对大学生
性及性相关行为的地区间比较发现,西部地区学生的性行为报
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但安全套的使用率却没有跟上,直接后
果之一就是意外妊娠的报告率较高。本研究受方法(问卷)限
制,无法深入比较导致不同地区群体性行为差异的原因,但无
疑对健康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群体(尤其女大学生)的性
健康教育和保护性干预应倾注更多的关注。
4 参考文献
[1] 符玉良.国际卫生新概念:生殖健康.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 15(1): 18-19.
[2] 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5: Make every mother and child
count. Geneva: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3] WH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Draft
global strategy. Geneva: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4] WELLINGS K, COLLUMBIEN M, SLAYMAKER E, et a.l Sexual
behavior in context: A global perspective. Lancet, 2006, 368(11):
1 706-1 728.
[5] 季成叶,主编. 2005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
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6] UNICEF, UNAIDS andWHO. Young people andHIV/AIDS: Oppor-
tunity in crisis. New York: UNICEF, 2002.
[7] SANTELLI J, OTTMA, LYONM, eta.l Abstinence and abstinence-
only education: A review ofUS policies and programs. JAdolHealth,
2006, 38: 72-81.
[8] GRUNBAUM JA, KANN L, KINCHEN S, et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1. J SchHealth, 2002, 72(8): 313
-329.
[9] GRUNBAUMr JA, KANN L, KINCHEN S, et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J SchHealth, 2004, 74(8): 307-324.
[10] EATON DK, KANN L, KINCHE S,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
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5. J SchHealth, 2006, 76(7): 353-
372.
[11] EATON DK, KANN L, KINCHE S,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
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7. MMWR, 2008, 57(4): 1-131.

求一篇论文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之我见》~

哎 都是电子高专的

婚前性行为  没有配偶的男女之间在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发生的两性关系是一种违反婚姻与性相统一的法律原则的婚外性行为婚前性生活体验的上升趋势是带有世界性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婚前性行为泛滥未婚母亲和非婚生子女增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只要男女两相愉悦就可以发生性关系或者在一起生活基于传统性道德的约束中国大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但在实际生活中婚前性行为却大量存在  产生原因 婚前性行为产生的主观因素有如下几种:①恋爱中双方过于亲昵无法抑制性的冲动②恋爱期间一方恐怕另一方变心有意造成性关系的事实以便达到与另一方结婚之目的③青少年出于好奇心和性体验心理④要求结婚但不符合法定条件便先同居而后登记  婚前性行为产生的主要社会原因有如下几种:①人性的解放婚姻观念的改变避孕用品的发展使社会对婚前性行为较前宽容多了青少年男女对于性关系发生的耽心和顾虑大大减少②大众文化传播媒介过多渲染情爱对青少年的性刺激大为增强③性成熟期提前性欲望的实现与婚龄到来之间有一个较长的等待期使性生活提前成为可能④社会的都市化以及家庭在青少年进入社会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降了⑤性价值性道德教育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性行为的监督弱化了  危害 ①破坏了传统道德使婚姻家庭关系的基石受到破坏婚前性行为的发起者绝大多数是男性而直接的受害者却是女性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不仅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且受到男性精神上的打击在中国很少有男性愿意娶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为伴侣当男方知晓女方有这类问题时恋爱关系常被立即中止或使婚姻关系严重恶化②影响了人际关系在性行为上的松弛往往造成对婚姻采取轻率态度一些婚姻关系被“露水夫妻”所代替即使结婚以后也会隐藏危机如有的因有婚前性行为婚后夫妻间互相猜疑怀疑对方另有外遇;也有的婚前有性行为婚后恶习不改另求新欢造成家庭的破裂③造成女方心理上的压力女方常感受到各种压力和指责产生自卑心理如果与婚前发生性行为的男子结婚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方的心理会逐渐平静;如果怀孕以后又被抛弃对她的一生则可产生重大影响心里留下一片永远抹不去的阴云和创伤她可能对男性产生敌意选择独身主义;或者改变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而“破罐子破摔”;或者以自杀逃避现实;或者仓促与他人结婚以遮丑④给生育带来问题有的因为多次流产造成终身不育即使今后生育也易于发生产科并发症一些因为婚前性行为造成非婚所生子女受到社会歧视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包袱⑤不能协调性关系许多事实证明婚前同居者并未在家庭生活中显示出优越性婚前同居往往只有性关系没有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并不稳定同时也会出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原来恋爱双方相互平等自由选择的关系被婚前性关系所破坏男方认为女方再也离不开自己故对其态度随便任意支配相反女方则因委身于对方害怕或担心男方变心故对其一再迁就容忍即使男方有较大缺点也不得不将就成婚有些人更是因怀孕而完婚并非出于两人的真正爱情婚后难免不发生悲剧⑥婚前性行为不经过身体检查很容易传染疾病殃及双方及下一代的健康⑦不能受到法律保护给有些坏人以恋爱为名而行玩弄女性之实以可乘之机  避免措施 婚前性行为不为法律和道德所认可婚前性生活属非法同居应该引起普遍重视要继续抓好婚姻法的宣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婚姻道德教育使人们树立法制观念普遍懂法:只有依法进行结婚登记才是合法婚姻才能合法同居对极少数漠视法律和道德而非法同居者应予以必要的教育和适当的处理另外这里要强调的是避免非暴力性的婚前性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女子手中作为女性来讲应该充分认识婚前性行为的危害需要自尊自重自爱要拒绝男方的越轨性要求阻止婚前性行为的发生

一直有一个疑问.大学生出去开房是普遍现象吗
答:研究者认为,女大学生的性行为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年龄的大小。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固然可以对某些行为的启动和追求起到生物学上的催化作用,如女子月经初潮的提早及男子青春期的提前、都加速了年轻人的性觉醒、然而,除此之外,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原因,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在大学生性行为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学恋爱与性行为论文,2000字
答:恋爱中的双方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会妨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大学生迟早要踏入社会,那么与人交际的是很有必要的。倘若因为禁锢在了两个人的世界里面而导致自己缺乏社交经验和能力,那对于自己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大学生常见的恋爱现象及特点:浪漫性,多元性,易变性...

简述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6. 性行为的责任和安全:大学生时期,年轻人可能开始进行性行为。他们需要学习和了解性行为的责任和安全措施,包括避孕、性疾病预防、同意和边界的尊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总体而言,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探索性身份、觉醒性欲、建立恋爱关系、形成性知识和性观念、发展自我性认同以及学习性行为的责任和...

当代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
答:当代大学生是看待婚前性行为观点为:婚前性行为的范畴涵盖广,的确不能将婚前性行为等同于随意的性行为,“错误”这个词不能一棍将所有发生在婚前的性行为打死成道德败坏的囚奴,确实是表达不当。这这层意思下,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在满足社会性脚本(性对象、性内容、时间、地点、原因)的条件下发生的...

怎么看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
答:虽然,到了大学,从法定年龄上是可以结婚,只是其中的变数太大了。且不说大学生情感单纯,情绪变化起伏大,社会阅历少。也不说进入社会的心理变化和性行为前后带来的心理变化,单是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就业地的不确定性就可以拆散很多姻缘,所以希望大学生性行为还是慎重慎重再慎重,哪怕已经是有了婚约。

性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答:性道德作为调节人类性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类要遵守和践行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性道德现状及性健康教育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校园文明环境的建设、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都需要性健康教育,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

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
答: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经济体制的变换交替,伴随着观念的深刻变革;中国人传统的性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性的价值观、道德观随之发生巨变,并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性行为。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晴雨表”,这种性观念与性行为的变化在他们身上反映得尤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倡导基本的性伦理规约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

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500字
答:动的年纪,有性需求也是无可厚非。两个人情到浓时,偷食 禁果,也许更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和升华。现在的年轻人对一 些传统观念看的比较开,他们也能接受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上海交通大学早在前几年便向在校大学生们免费发放了安 全套,这中现象虽然不能理解成对大学生性行为的一种支 持,但是可以看出...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论文怎么写?
答:或者改变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而“破罐子破摔”;或者以自杀逃避现实;或者仓促与他人结婚以遮丑④给生育带来问题有的因为多次流产造成终身不育即使今后生育也易于发生产科并发症一些因为婚前性行为造成非婚所生子女受到社会歧视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包袱⑤不能协调性关系许多事实证明婚前同居者并未在家庭生活中显示...

大学生《爱欲与文明》读后感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爱欲与文明》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爱欲与文明》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爱欲与文明》读后感【一】 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是一部极具开创性并且特色鲜明的书,他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却从中另辟蹊径,从个体性的、保守性的弗洛伊德理论中挖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