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名称的来源,为什么叫复分解反应,貌似和分解反应无关

作者&投稿:戈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它的确与分解反应无关,就如硫酸与硫酸钠之间的关系,只是文字区别罢了,至于来源你找发明这东西的化学家算了。。。。。谁知道呢?学会该会的就好了,也许你问你老师他会告诉你,最后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复分解反应,可以理解成分解两次。

“拉面”名称的来源?为什么叫“拉面”?为什么日本拉面的音和汉语“拉面”的音相似?~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
  日式酱油拉面的做法(菜根香)
  材料:日本拉面一包,猪脊骨若干,圆葱半个,裙带菜、小白菜、日本酱油适量,姜蒜黄酒少许,鸡蛋一个、香菇一个
  做法:
  1. 猪脊骨焯水后放进开水里加葱姜黄酒熬成高汤。
  2. 日本拉面煮好后过冷水沥水备用(煮日本拉面的面汤切不可用,面条一定要过水去掉碱水味)
  3. 高汤与日本酱油按4:1的比例调配,觉得味淡可再放盐,我没放。烧开后放入圆葱条、择好洗净的小白菜、泡发好洗净的裙带菜(要拦几刀)、香菇小火煨至菜烂关火。
  4. 取大面碗一只,放拉面之后浇汤,上面点缀骨肉、菜类,煮鸡蛋半个即可。 日本拉面不可少的有豆芽,我不想买外面的,自己也没泡,省略了。
  另外说一下煮鸡蛋的窍门,可以煮出非常好吃的蛋黄。 水要没过鸡蛋,开锅后用筷子不断搅动鸡蛋使鸡蛋各部分均匀受热,5分钟后关火,冲冷水。这样煮出来的蛋黄不是液态也不是粉状,非常美味。
  日本拉面,是一种来自中国,但在日本成为代表性的大众面食。日文为“ラーメン(拉麺,ramen)”、“支那そば(soba)(荞麦面条)”、“中华そば”等。
  早期最普遍的是加上叉烧肉、笋子的酱油口味,但现在拉面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
  日本拉面源自中国。日本最早关于中国面条的记载是明朝遗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后,用面条来款待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
  “ラーメン”(日语罗马字:ramen)的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被最多人认同的说法是来自汉语的“拉面”,所以汉字写做“拉面”。另外的说法包括:老面、卤面、柳面(一个姓柳的中国人拉面师傅)、捞面(粤语)。
  在明治时代早期,拉面是横滨中华街常见的食品。1900年代,来自上海和广东的中国人在日本卖切面,配以简单的汤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间,拉面在日本开始流行。那时拉面被叫做“支那面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美国的廉价面粉和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士兵使得中国风味的面条大行其道。1958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市的吴百福(日文名安藤百福)发明的方便面(方便面)叫“拉面”,创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面成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面”这个词的使用也超过了其他的名称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面成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发出别具地方风味的拉面。
  近年来,由于对疯牛病的恐惧,日本人对和拉面的顾客层相同之另一快餐食品“牛肉盖浇饭”的消费明显下降,拉面成了上班族的第一午餐选择。
  将使用手工或机械制作的面条煮好,加上利用猪骨(豚骨)或鸡肉、蔬菜、小鱼干等熬煮的汤头,大多都会再搭配叉烧肉、笋子(又称支那竹)、葱花等配料。
  大部分的面条都是使用面粉(小麦粉、强力粉)和“咸水”(かんすい,又被音译为“甘素”)为原料,颜色大多是黄色。咸水是指碳酸钾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有时也会加入磷酸)。这是由于曾有人使用内蒙古的湖水来制作面条,结果发现面条变得更加好吃,因此研究了湖水的成份之后,发展出了这样的配方。咸水是属于酸性,会让面粉中的谷蛋白黏胶质产生性质变化,让面条具有光泽感和增加弹性,也会让面粉中的黄酮类变成黄色,让面条具有独特的颜色。
  日本战后有一段时期,出现了许多品质恶劣的“咸水”,并且对健康可能会有不良的影响。现在日本农林规格(JAS)制定了成份的规定,咸水已经不再有安全性的问题了。此外,也有因为不喜欢咸水那种独特的味道,而改用鸡蛋取代的做法。水含量(加水率)较高的面条也会更加柔软,一般水的比例大约为35%。
  拉面的汤底大多有基本的调味材料,再添加不同的额外材料,成为各式各样的汤头。此外使用各地区不同的食材,也产生当地独特的口味,使拉面成为深入日本各地的普遍食物。
  汤底的常见原料包括:鸡肉、猪骨、牛骨、柴鱼干(鲣节)、青花鱼干、小鱼干、海带、炒黄豆 、香菇、洋葱、葱等等。拉面汤通常需要连续炖煮数小时甚至数天。有些拉面店使用或混用成桶买进的商业拉面汤,这种做法方便且可以降低成本,但专门的拉面饕客可以吃出其中的区别。
  汤底的口味一般来说可分为酱油味、豚骨(猪骨)味、盐味、味噌味。
  此外,也有像担担面一般使用唐辛子(一种辣椒调味)的辣味和芝麻口味的汤底、类似生马麺(日本一种地方面食)的醋味汤底,以及欧式风味的番茄汤底,甚至也有咖哩的口味。
  拉面的汤底营养成份也十分丰富,从其使用的材料中释放出了包括氨基酸、核酸、矿物质等。但缺点是大部分都含有过量的盐份。
  日本的“三大拉面”为:北海道札幌拉面、福冈博多拉面、和福岛喜多方拉面。此外,东京拉面、和歌山拉面、熊本拉面、长崎拉面等也都很有名。
  ~~期待满意啊~~

经常看到各种小广告、、、

既然“只有在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那为什么“酸+金属...
答:怎么说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也算复分解反应,因为金属氧化物的在反应中的作用就相当于相应的碱,所以就算是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有哪几种反应类型?
答:主要反应类型:1:无机反应:分解反应(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

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答: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催化下的碳-碳重键的切断并重新结合的过程。按照反应过程中分子骨架的变化,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开环复分解、开环复分解聚合、非环二烯复分解聚合、关环复分解以及交叉复分解反应。由此可以看出,烯烃复分解反应在高分子材料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美国《...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必须可溶,为什么氢氧化铁沉淀与盐酸能反应...
答: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是属于中和反应。具体看最下面那个网站了。。。你说的是复分解了。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可简记为AB+CD=AD+CB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面从反应物...

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沉淀颜色?
答:常见溶液的颜色 CU2+蓝色(稀)绿色(浓) FE3+黄色 FE2+浅绿 MNO4-紫色,紫红色 沉淀的颜色 MG(OH)2 ,AL(OH)3 ,AGCL,BASO4,BACO3,BASO3,CASO4等均为白色沉淀 CU(OH)2蓝色沉淀 FE(OH)3红褐色沉淀 AGBR淡蓝色 AGI ,AG3PO4黄色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682228.html...

紧急求助!化学反应有哪些反应类型,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多种物质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对于化学反应A+B===c+d
答:复分解反应一般针对无机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要发生复分解反应首先反应物要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进而才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生成沉淀、...

CO�+Ca(OH)�=CaCO�+H�O属于什么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四种: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BC)。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

丁二酸钠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里面没有水,气体...
答:1、一是双水解 C4H4Na2O4 + FeSO4 + 2 H2O = Fe(OH)2 + C4H6O4 + Na2SO4 2、二是配位,羧基上的O对Fe配位,形成配合物。C4H4Na2O4 + FeSO4 = Na2SO4 + FeC4H4O4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71099.htm

简单的化学反应
答:首先要知道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属于那种类型:SO2+2NaOH=Na2SO3+H2O(AB+CD=AD+CB),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所以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他不是中和反应 ,没有酸,只有酸性化合物(SO2)现在给你总结复分解反应有那些:常见的水溶液中复分解:①酸性化合物与碱性化合物的复分解(包括两性化合物)如: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