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两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呢?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举例子)越多越好,越实用越好 求初中化学推断题 越多越好

作者&投稿:钟离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化学反应原理那本书有介绍 熵和焓的相关知识。具体为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G(*是那个三角形的希腊字母打不出来,不过没关系,能看懂就行,表示反应前后差值)
*G=*H-T*S
*H是焓变
*S是熵变
T是温度。
所以,当*G小于0时,反应可以自发反应。
*G大于0时,反应不可以自发反应。
*G=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高中适用】
一般符合下面几种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①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 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 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Ca(OH)2微溶于水, 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盐
由碱转化成盐的途径有三个:
碱 + 酸性氧化物盐 + 水
碱 + 酸盐 + 水
碱 + 某些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④碱碱性氧化物 + 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 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 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 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盐
由酸转化成盐的途径有四个:
某些金属 + 某些酸盐 + 氢气
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酸 + 碱盐 + 水
酸 + 某些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⑧酸酸性氧化物 + 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 非金属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当金属越活泼, 非金属也越活泼时, 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 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11 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 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12 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13 酸 + 碱盐 + 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14 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 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3•H2O)。
15 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 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
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物, 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 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2时, 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 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O3)跟强酸HCl、H2SO4、HNO3的反应, 和生成BaSO4、AgCl的反应。
16 盐 + 盐另两种盐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 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 则反应可以进行。
17 金属 + 盐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7金属 + 酸盐 + 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 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 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初中适用】

首先你要自己归类一下大概有哪些反应类型
1.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
2.复分解反应
记住常见的沉淀,气体
3.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元素周期表判断其价位,氧化性,还原性问题

一个是溶解, 它只会是固体或者粉末消失不见, 颜色却没变. 比如蔗糖溶解
另一个是反应, 它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状态也可能变, 甚至有气体. 比如面发酵的时候要加点东西, 就是酸碱中和, 不好意思, 忘了加什么了.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的。如:食用醋和碱面放在一起,立刻回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CO2.
再如:生石灰加入水中也会立刻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等等。

初中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例子,越多越全越好,谢谢!!!~

利用食醋除去水壶里的水垢。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认识皮蛋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认识虫咬后搽牙膏或肥皂水。
厨房安全用煤气。
菜窖安全知识与二氧化碳性质。
利用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认识石灰水可以保鲜鸡蛋……

物质特征颜色

⑴ 固体颜色: 黑色:__________;红色:_______;绿色:________;蓝色:________。



⑵ 溶液颜色:蓝色:_______;浅绿色___________;黄色 _____________。



⑶沉淀颜色:白色 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 ___________;红褐色 _______________。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_____________



物质特征现象

⑴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硝酸,并放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⑵滴加硝酸钡会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滴加硝酸银会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_

⑶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_______ , _________;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把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题型及解法分述如下:

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1,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钾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

(2)向(1)的溶液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3)在上述(1)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例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

(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

(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例3.有一包白色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在完全反应后的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混合物中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

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1) (2)



练习: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有____。

2,有一包固体粉末, 可能含有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 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 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把适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 残存固体全部溶解, 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试推断:

(1) 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一定没有 。

(2) 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 , 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 可选用的试剂是 。



3.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钡、硝酸钾、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某几种。(1)取该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经过滤,得到无色滤液;(2)在白色沉淀中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3)在滤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由此可见:

①混合物中一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

②写出(1)(2)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一混合气体由HCl、CO、H2、H2O、CO2组成,将其依次通过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②浓硫酸,③灼热氧化铜后,剩余气体是 ( )

A、没有气体剩余 B、只有CO2剩余 C、只有H2O 剩余 D、H2O和CO2



5,有一气体可能有CO、CO2、H2、HCL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1)澄清的石灰水时无沉淀,(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但无水出现。将剩余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见:①混合物气体中一定有: ;肯定没有:



6,甲乙两车间的废水中含有Na+、Ag+、Cu2+、CO32-、OH-、NO3- 六种离子:



(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其中的阴离子 为 _______,如果加入足量的铁可以回收的金属有______;



(2)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



(3)如果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混合,可以使废水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中含有_______;

(4)写出检验其中一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



二、 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2: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________ ;E __________;F _________。



练习:

1,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E ____________。



2,(2005 湖南益阳)A、B、C、D是常见的化合物,A中含有钾元素。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①2A+B=C+2H2O ②C+D=BaSO4↓+2A ③D+CuSO4= BaSO4↓+Cu(OH)2↓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两物质化学式:A B ;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三、框图型推断题

例1 由二种可溶性正盐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确定各自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包白色粉末是什么物质?



2.(2007 十堰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由两种盐(不含氢元素)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酸溶液。为了确定各自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已知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体B是农业上常用的两种元素组成的钾肥。

则:气体A是 ;未知酸溶液是 ;组成白色粉末的两种盐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Cl2、Na2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4.某生在实验室发现一没有瓶塞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试剂,瓶上标签已经严重腐蚀,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但可以判断里面所盛试剂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他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



(1)无色试剂B是 (填名称),气体E是 (填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F是 。

(2)若无色溶液D中只含一种溶质NaCl(不考虑前面加入的B试剂),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 。

(3)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判断:原试剂瓶内所盛白色固体可能是 或 。



5.(2006 长沙)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

(2)若在常温下乙是气体,则X是 。



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 反应。



7.(2006 唐山课改区)老师请小刚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瓶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小刚取这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现象。



A为 溶液,B为 溶液,C为 溶液。



8.(2007·泰州)如图所示,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D________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9. (2007年上海虹口区/改编)3月4日,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东北地区,在这场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的成分是由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组成可能是(1)____________;(2) ;(3) 。

写出在图示的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10.(2007·汕头)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 反应



四、两两混合型推断题

1,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两两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体,“↓”是产生沉淀,“—”是无明显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 、 、 。




A
B
C
D

A





B





C





D








2,有A 、B、C、D四种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两两混合现象如下:

A+B——有气体 B+C——有沉淀 A+D——无明显现象

则A、B、C、D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中怎么判断两种物质能不能发生反应?
答:如强制弱,强酸强碱制出弱酸弱碱,这样就能反应,反过来弱酸弱碱就不能制强酸强碱。也可运用相对氧化还原性强弱来判断,同样是强制弱。但是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要看实际是否有这样的反应,不能用这些规律去捏造不存在的反应。化学放映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所以判断两种物质是发生化学反应,本质是看有没有...

(化学)如何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答:看两种物质水解产生的离子能否共存,若能共存,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若不能共存,则会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挥发性物质、配合物(旧称络合物)等。以下离子发生反应,不能共存:1、生成难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质 如果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能够反应有难溶性或微溶性...

如何快速判断两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
答:1,看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2,看是否生成易挥发,难电离的物质。3,由吉布斯生成函数G=H-TS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最有效 的方法,但是条件比较严格)

如果有两种物质,怎样判断他们是会发生化学反应
答:①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 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 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Ca(OH...

初中阶段如何判断两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呢?
答:---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初中盐不溶即为碳酸盐,酸可溶,生成有气体 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盐为沉淀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反应物都要能溶,铵盐有气体生成,不是铵盐必有沉淀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反应物都要能溶,生成物有沉淀 ...

怎么看两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
答:怎么看两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相关内容如下:在化学领域,判断两种物质是否能够发生反应涉及到理解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条件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指导,可以帮助你判断两种物质是否能够发生反应。了解基本反应类型:首先,要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置换反应、...

1如何判定高中化学两个物质是否反应,并且反应后生成物在自然界中存在...
答:缩聚反应 :由单体相互反应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裂化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长链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短链烃的反应.无机:化学反应可以分类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

化学怎么判断两种物质是否反应?
答:就是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1.对于复分解反应:看是否满足这些条件之一“有沉淀,有气体,有水,有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等)”生成。(积累常见的酸碱盐性质,背熟书后的溶解性表)2.对于置换反应:看是否满足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排在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附: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

怎么知道两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答:简单说就是:要看产物是否有沉淀或水或气体,如果有就反应,没有就不反应;例如:酸能跟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等等反应;碱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酸、铜盐,铁盐溶液反应;硫酸盐、碳酸盐能跟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氯化物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等等。

怎样知道两种物质可以反应,和不反应,初中化学
答:就像理解naoh,na2co3混合物和hcl反应这个例子,如果不把naoh先反应完,这个混合物因为有naoh的存在就不可能由na2co3和hcl反应而产生co2.2,同上 3,koh,ca(oh)2溶液和hcl反应中反应前后由koh,ca(oh)2的碱性大小决定 cucl2,fecl3溶液和zn反应中由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决定,所以化学的很多知识也是要下工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