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000字

作者&投稿:房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了《风雨哈佛路》,我感触很大。女主人公利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的殿堂。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风雨哈佛路 观后感 1000字,欢迎阅读!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000字篇一
  “我爱我的母亲,她是个瘾君子,她是个酒鬼,而且基本失明,患有精神分裂,但我不会忘记她一直爱着我,即使她忘记了,一直如此,一直如此。”

  乱成一团的家庭,吸毒的母亲,不管不问的父亲,还有姐姐、爷爷。这就是我对丽丝家庭的第一印象。在地上哭闹的母亲,在沙发上若无其事看电视的父亲,犯毒瘾的母亲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她,她把手中唯一一点生活费给母亲,因为她从母亲的眼神里看到了难过,可是他的母亲却带走了所有的钱。父母没有给丽丝关爱,可是丽丝却如此强烈的感受到了他们的需要。和丽丝相比,我们太不懂事了,当丽丝在夜风中用剩饭填饱肚子时,我们在吃各种各样的零食,当丽丝坚定的压住自己的试卷,不想让老师拿走,因为她要做题,我们在想方设法的摆脱各种作业的苦恼。也许父母给的关爱太多,当我们渐渐把被关爱当成一种习惯,那些温暖的感动不再存在。回报的想法似乎被掩埋了起来,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早就已经被遗忘。因为现在一切的幸福来得太容易,我们没有感到这份幸福是多么的珍贵,很多的时候,我们在挥霍着这别人看来十分奢侈的幸福。

  当感染艾滋的母亲逃离这个家庭,当警察出现要将丽丝带走,给丽丝重新找一个负责的监护人,丽丝身边唯一的亲人,她的父亲,没有挽留,她就这么被抛弃了。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深刻的体会到,那种被全世界最亲近的人放弃的感觉,那种孤单,无助的感觉,因为父母的存在,它们都远离了我们,父母给了我们一道爱的屏障,让我们在这美好的环境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丽丝的遭遇深深的刺激了我的神经,和她相比,我们太幸福了,想想曾经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就郁闷一整天,萎靡不振,因为和同学闹别扭就乱发脾气,伤害身边的家人朋友,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就放弃整张卷子,这样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只要坚持一下就过去了。现在的我们太怕吃苦,太怕累,太心疼自己,所以一遇到困恼就放弃,逃避,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到最后只会一事无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看看身边那些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经历困难和挫折才成功的。而且两年之后的我们即将面对高考,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用知识填充自己的头脑,将来又怎么能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句话不仅仅是丽丝在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么说,当自己面对困难屡次失败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的自信心也被打击的一无所有?可是也许我们需要的,就是下一次机会,也许在尝试一次,就会成功,很多人都在距离成功一步的地方倒下了,不是没有力气了,而是被自己的心里击败的,只要我们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我可以的!那么就一定会成功。

  风雨哈佛梦,坎坷人生路,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不懈的意志诠释生命,绝不放弃,我们的梦就在前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去创造。无论现在怎样,请一定要相信通过努力,明天定会很好。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000字篇二
  《风雨哈佛路》是莉丝的自传,记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它的英文名字是Breaking Night,但是这个名字并不符合全书的内容。破晓时分,人应该是逐渐清醒的,意识到了黑暗的恐怖,忍受着绝望的煎熬而盼望曙光的到来。里面记叙的内容大部分是作者儿时的生活,虽然黑暗,但是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黑暗,她是处于昏睡的暗夜里的人。但是书中一个必要的人物,作者的姐姐莉莎,倒真的可以说一直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的挣扎。是鲁迅说的,铁盒子里醒着的那些痛苦的人。

  莉莎被一对富裕善良的夫妇收养过,她对美好的生活有过经历,所以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家庭生活是肮脏黑暗的,并被这种黑暗折磨的身心疲惫。

  她会与父母进行抗争,与父母争夺生活费。那些买毒品的前,应该去买成食物。她愤怒地在餐桌上耍脾气,或许在父母眼中,这个孩子太不乖了,但其实不乖的是父母自己。对那个心理想吃鸡肉,却一心想树立好孩子形象的妹妹莉丝,她不会有口头的抱怨,但是她会去捉弄泄愤,她看不惯妹妹的虚伪与无知吧。

  她懂得保护自己,面对有娈童癖的老男人,她虽然不知道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威胁,但是她本能地训斥他,那种魄力不是莉丝可以期望的。这个过程中,她没有强调“我”,而是“我们”,她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会顺带地保护自己的妹妹,而不是自己一走了之。

  她出淤泥而不染,家里的环境脏乱不堪,但是她总知道如何让自己干净整洁地去学校。懂得是非黑白,不会像妹妹一样纵然父母。书中没有提到莉莎的打工经历,但是,相同的经济条件,她要完成学业,而且她会给自己买些化妆品和女性生活用品,所以她肯定也会打工。但是很有可能,她更聪明地找到了恰当的打工机会。她不会像她的父母和妹妹一样放纵自己,看着家里的杂乱,不管是那些垃圾还是那对父母,她知道那是永远收拾不整齐 的,所以她练就了不闻不问的本事,房门外在如何地嘈杂,她也要完成自己的作业。没有桌椅,她就在床上坐几个小时,完成论文、实验 报告 。

  这样环境下的女孩子会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男友身上,希望和男友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家,从此摆脱这个烂摊子。莉莎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她交过男友,但是最后她好像没有和那个男友在一起。在《潜鸟》中,有个类似的女孩,在学校被嫌弃,男友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当与男友分开时,她完全崩溃,再也不关注衣着,然后葬身火海,就连自己的孩子,她也宁可带走,而不是期望他们将来会有更好的明天。她还是坚强地继续着自己的梦想。

  她表现的冷漠,是为了让自己与这个肮脏的家庭环境绝缘,防止自己被污染,但是事实上,她也爱着她的家人。她教莉丝用红色的东西粘在头上赶走虱子,不一定就是捉弄,很有可能,她在更小时候也在学校遭受过歧视,也被捉弄过,但是她有办法克服那些歧视,也许她是可以不在乎,也许她是可以争取到一些尊重与友好。而那个办法,她也许以为有用,但是发现完全是笑话时,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就干脆让它成为一个恶作剧。也可能是,她自己就被这样欺骗、笑话过。她爱着她的家人,可以有更多明确的证据。她接到莉丝的电话会伤心地哽咽,莉丝在走投无路时会想到给莉莎打个电话,这个姐姐永远是她最后的依靠。莉莎是最后陪伴在妈妈身边的人,她责怪妹妹莉丝没有赶回来见妈妈最后一面时的语言简单重复,却体现出她对妈妈与妹妹的爱。最后她是唯一一个愿意供养妹妹,让她全力以赴地为哈佛而战。

  最终她也被莉丝理解与敬佩。

  莉莎就是破晓时分的莲花,在黑暗中守望黎明,处淤泥里守护圣洁,被误会而自赏。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000字篇三
  看了《风雨哈佛路》,我感触很大。女主人公利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经崩溃。有一次她和她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这一刻,我感觉母亲又回到了身边”是对她当时心里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见她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她只是个孩子,可是为什么要让她承受那么多?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又发,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

  母亲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亲的棺材上,试图寻找到那迷失的母爱,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凄凉的家庭,颓废的生活,无法捡拾的亲情,同学的歧视和欺负,可是明天还是要继续。拾起那残碎的记忆,路还是要走,而此时,她是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依靠,连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没有,人海茫茫,而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踽踽独行。可是她还有梦,她要改变生活的现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可以看出她的决心和意志。一个柔弱之躯,却用努力争取了机会,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感动了所有人,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依然要爱他们,他们一样爱着我们。最后当她站在哈弗大学的演讲台时,我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她的成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或许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一个贫穷女孩如何克服生活的困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 故事 。可是,不管是在电影开头莉斯无怨无悔甚至逃学只为照顾吸毒,有精神拨那个的母亲,还是在电影的最后,莉斯说她愿意用她的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和哈佛大学学习机会来换取她的完整的家。甚至她开始改变也就是她明白她必须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也是在母亲去世之时……其实,对我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对莉斯来说,父母的爱特别是母亲的爱是她最渴望的,虽然父母是“瘾君子”,可是她始终还是爱着他们,她觉得父母是爱她的,虽然他们忘记了。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对父母无私的爱,在 面试 的时候,莉斯本人也意识到她母亲像她的孩子,是她一直在照顾着自己的母亲。在我看来,这份爱虽然伟大,却也是一个枷锁,束缚着莉斯,明明有能力读好书,改变命运,却因为要照顾母亲而放弃,等到母亲死了,才真正冲破束缚,改变自己的命运。爱的两面性在这里完全的表现出来,一面是人性的需要,一面却是束缚、枷锁,这就带来了人生的抉择,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份爱?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在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别人的过人之处,总觉得他们之所以成功是他们比我们幸运,或者他们身上有着我们认为我们不可能有的东西,其实不然。就拿影片中的莉斯来说,她称得上比别人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她的伯乐,戴维老师。可是,这份幸运也是她对上学的渴望,以及不放弃的那个30秒。没有这份坚持与努力,便没有她在学校读书的机会,更没有后来戴维老师对她的那份帮助。所以说,那些看似我们没有的幸运与过人之处,其实就是人的那份执着与努力的累积,他们做到了那些不容易做到的小事,更坚定的人就能成功。正如这句哈所说:人,总要追求一些东西,而这些追求真的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难,最难的是怎么让自己不要以为它难、以及迈出第一步。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梦,有行动,乐观的面对现实,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梦想。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强爱人,方可被人所爱所尊重,不要抱怨现在的不幸,要勇于面对,要勇于去改变,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未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世间之绝唱。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的不幸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历练,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会更好。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000字相关 文章 :

1.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2000字

2.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3篇

3. 观《风雨哈佛路》后有感

4.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5. 看风雨哈佛路观后感3篇

~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答:风雨哈佛路观后感范文 《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一开始就介绍了主人公丽丝家庭的困境。下面我们来看看风雨哈佛路观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风雨哈佛路观后感范文1 当我看完《风雨哈佛路》时,我很受启发。女主人公利兹经历了人的一生超乎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她成功的走进了哈佛大学。利兹生活在一个不幸...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答:下面我为你整理了风雨哈佛路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一) 暑假是如此的漫长,在这个漫长的期间里,我在街上多次遇到一些乞丐的,这不禁使我回想到了一部很不错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很感人,很感人,我不得不对它有另一番的感慨。 《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一开始就介绍...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答:1.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这星期我们看了一部名为《风雨哈佛路》的电影,主要讲述了莉斯,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学府——哈佛的殿堂。她的事迹足以让每个人动容。 拥有金色头发的女孩,童年在贫穷和饥饿中度过。莉斯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溃...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简短5篇
答:  我们要学习女主人公的精神,带上自己的勇气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向自己的梦想前进吧!或许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风有雨,但千万不要放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5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风雨哈佛路》的电影,我被主人公丽兹这种不...

《风雨哈佛路》电影观后感1500字
答:风雨哈佛梦,坎坷人生路,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不懈的意志诠释生命,绝不放弃,下面是我整理的《风雨哈佛路》观后感,一起来看看!最近有很多思考,突然觉得世界的广阔,过去的大学两年生活是虚度的两年,没有认识,没有思考,是活着,没有生活……什么是生活?人在迷茫时,看看电影或许会带来启发...

电影《风雨哈佛路》500字观后感5篇作文
答:《风雨哈佛路》观后感三 《风雨哈佛路》整部电一影不到90分钟,眼泪在我的眼睛里打转,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这种莫名的感动,感动的是那种向前看;也感动于在哈佛校园里老师说的,他们都是普通人,而我们也是;也更感动于,我只是需要有一次机会,需要一次机会爬出那个环境。那个社会,那样的环境,真的给了她这么...

风雨哈弗路观后感1000字
答: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她是一个被世人遗弃的孩子;她在疯人院打过工;她不堪外公的凌辱和朋友流过浪,但她终究没有像朋友那样为“生存而生活;她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出路。她就是哈佛女孩丽姿。这是我看完后对她的一个总结。很少有过这样强烈的震撼。她强烈的求知欲,与...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答:观《风雨哈佛路》有感 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她是一个被世人遗弃的孩子;她在疯人院打过工;她不堪外公的凌辱和朋友流过浪,但她终究没有像朋友那样为“生存而生活;她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出路。她就是哈佛女孩丽姿。这是我看完后对她的一个总结。很少有过这样强烈的震撼。她强烈的求知欲,与...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802申熙正
答:        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风雨哈佛路》讲述了女主角经过成长的道路,最终考上了哈佛的故事。利兹生活在一个不幸家庭,她的父母经常酗酒,有时还会有一些争吵。可是后来,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母亲犯了毒瘾,生活过得特别的不好。有时去酒吧喝酒就...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答:风雨哈弗路是美国一部催人警醒的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简介是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一、风雨哈佛路简介 《风雨哈佛路》是美国一部催人警醒的励志电影。影片介绍了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