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拍照常识

作者&投稿:调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照相的一些基本常识
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於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类法予已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 (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 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2.透视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 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二)依对焦系统区分 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软片上。

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於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软片大小来区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 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 3.使用软片盒的相机 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 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 ,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 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 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 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 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 的焦距越大. 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 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 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 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 镜头型式 焦距(mm) 摄影角度 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 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 (三)---光圈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 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 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 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 的焦距为50mm,。

2.数码相机拍照有哪些常识
数码相机拍照实用技巧6则

■宁波 黄轲

即使你有传统胶片摄影的经验,在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数字摄影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

问题,以使拍摄的照片更加完美!

1.小心取景误差

常见的数字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是旁轴式的,从光学取景中看到的景物与镜头实际拍

摄的照片不是通过同一个光轴的,被摄物越近视差就越明显。光学取景器中往往有一些

近摄补偿标志告诉拍摄者大致的误差。使用LCD取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

是LCD的分辨率并不总是和相机的CCD成比例的,在我的测试中发现许多相机LCD上看到的

图像也不能在剪裁上与照片完全一致。如果你对所摄景物照片是否百分之百满足要求非

常关心,最好自己拍摄检查一下。

2.不要过分相信LCD

数字相机的方便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可以立即看到拍下的照片,如不满意可以

删除,马上重新拍摄。对于构图取景、用光等明显的问题当然可以立即发现,但对焦不

准、相机抖动等小毛病可能在分辨率很低的LCD显示屏上就看不出来了,所以不必迷信L

CD。和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一样,拍到好照片的重要前提是拿稳相机、对准焦点。我们发

现有的相机LCD亮度和色彩还原都有些误差,从LCD上看到的拍摄结果与最终在计算机显

示器上的图像差异还不小。仔细比较几次之后用户就可以适应这种差别了。

3.保证相机稳定

数字相机的快门时滞往往大到接近1秒,许多人使用数字相机时按完快门就放下了拿

相机的手,结果在快门打开时相机在移动,得到了模糊的照片。使用LCD取景可以让拍摄

更加方便,但手一离开会不自觉地有些晃动,而且这种晃动往往不为拍摄者察觉。所以

如果你的数字相机有光学取景器,尽量使用它,把相机靠紧头部可以有效地减轻晃动--

你还得到了附加的报偿:由于关闭了耗电巨大的LCD屏,相机电池的使用时间更长了。在

光线不好的时候尽量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以保证相机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不会晃动

4.准确对焦

现在的数字相机都会自动聚焦,但机器并不能代替你做一切事情。数字相机的对焦

点一般位于画面中心,也就是说它会根据画面中心的物 *** 置调整焦点距离。如果你的

构图恰巧是主体偏离中心,那就需要先把相机对准主体,半按着快门之后再重新构图和

拍摄。在光线较弱或被摄物反差不大时我们发现有许多相机难以找到正确的焦点,这时

可以找一处和被摄物离相机相同距离而且反差较大的物体先对其聚焦,然后改变构图拍

摄。

5.用适当的分辨率

用户购买数字相机往往喜欢挑分辨率高的,也喜欢用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拍摄。其实

许多应用场合(如网页、照片打印等)并不需要200万像素的图片,这时使用较低的分

辨率可以让你拍摄更多照片,相机处理速度也更快一些。

6.用最优光圈

数字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

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一般在从最大光

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所以如果图像质量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可以使

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光圈带

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小,也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小,使用小光圈可以扩大景深,

这一点在近摄时尤其明显。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

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会有所改善。
3.单反摄影入门知识有哪些呢
1、拍静物、花卉鱼虫 A档,光圈F5。

6以上尽量大,焦距50以上,靠近被摄物可使背景虚化。光线强iso100,光线弱iso400以内。

鲜艳模式,中央或点测光,注意对焦,可用居中、对比构图(四周留空间),机位降低、半蹲或平视。图片太暗适当+0。

7EV曝光补偿。 2、拍人 A、M档。

若拍人物特写:参照拍静物,锐度适中,注意对焦在眼睛或重点部位,居中构图;若拍人景搭配,中等光圈F8,焦距最广,构图三分、黄金分割。iso100尽量低,raw格式,注意脸部曝光正确,因宽容度不足导致其他部位过黑、过曝,可后期曲线拉回。

人物着装颜色要区别背景。动作姿态:头痛牙痛肚子痛腿痛、仰望天俯视地、落寞背影、舒展起跳等,可借助身边道具。

3、拍景 A、M档。晴天iso100,、F8、1/200左右,阴天iso400,A档整体测光。

广角体现广阔(有畸变),中焦写实,长焦切割空间造虚化。 注意安全快门。

介绍几种滤镜:UV(紫外线滤光镜),作用保护镜头镀膜;CPL(偏振镜),作用增色、消除玻璃水面反光;ND(中灰密度镜),作用减少进光量、延时,拍水神器;GND(中灰渐变滤镜),作用前期天空颜色渐变,有蓝橙绿灰等种类。如遇光比过大(天太亮景太黑),则保证景物正常曝光,镜头中天空部分用黑卡纸遮一会儿,减少进光量。

4、拍夜景 M档。上三脚架iso100,没有则iso1600以内,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开启降噪,raw格式。

1、F8以上小光圈(如F11)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注意安全快门。2、净化场景:延长曝光时间(如F22,iso100,快门10-30秒),行人可从画面上消失,不留痕迹,反光板预升减少机震,遮住取注意安全快门景器、避免杂光从后进入影响画质。

流动车轨同理。3、拍光斑:最大光圈,最远焦距,正对散布的光源,手动对焦拧出光斑,或对焦最近的前景。

5、夜间人像 M、夜间人像档。原理是采集二次曝光(一次闪捕捉人物,一次闪捕捉背景)。

上脚架、或稳定依托调,自动白平衡,iso400左右。M档:F2。

8-8,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夜间人像档:参数无需调整。

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再闪一次,所以中途人不要离开和晃动。可实现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漂亮,不至于一团黑。

6、追拍,拉焦,旋焦 追拍:T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车辆移动(有脚架便于控制方向),可营造动感的车辆效果。 运动中的人同理。

光强弱决定iso大小。 拉焦:T档,快门1/30左右(需搭配变焦镜头),先对焦,按快门瞬间拧动变焦环,即拉伸镜头(过程中保持手臂稳定),可拍出径向缩放、光线拉伸效果。

上脚架可延缓拉焦动作,如小光圈配合快门2秒匀速拧动,可实现更细腻更有变化的效果。 旋焦:T档,快门1/30左右,先对焦,按快门瞬间,以镜头中心为轴(Z轴),小角度晃动机身(XY平面内),过程中保持身体稳定,可拍出径向旋转效果。

多用于小物件在中央部位,四周陪衬杂乱的场景。 7、拍流水或喷泉 T档。

喷泉:快门1/200足以凝固水珠。 适当光圈,注意对焦。

流水:上脚架,iso100,快门1/50左右,可拍出绸缎丝感。若在黄昏天色渐暗,F16,快门2-10秒,可使丝绸感更细腻。

运用ND滤镜效果更佳。注意构图和机位,前景中景远景需俱全。

8、拍烟花 M档,使用快门线,三脚架,F8,B快门:从烟火腾空瞬间按住快门,绽放坠落后松开。 在2枚烟火间隔时间,用黑板纸遮住镜头,可拍出多烟花重叠效果。

水平转动机身角度,可拍出整排壮观烟火。 9、拍鸟和月亮 拍鸟:A档,iso100,长焦镜头(200以上焦段),最大光圈,如机器高端可追焦,则设置连续自动对焦,放连拍。

如机器普通,则上脚架耐心等候,预先对焦在鸟儿可能落的位置,后切换手动对焦,取消raw格式(因SD卡读写速度限制),放连拍。 拍月亮:M档,上脚架,iso100,长焦镜头(300以上焦段),F8-10,快门根据夜色明暗调整,最好液晶屏取景,放大手动对焦。

10、拍水滴和烟雾 水滴:M档,iso100,F8,快门1/200,无线引闪器,外置闪光灯(指数1/8左右)。 机位与水面接近,容器和背景要干净,用滴管或者吊水瓶上方固定位置,用铅笔点住落点,自动对焦后切换手动对焦,闪光灯放正上方、侧后方、正后方效果均不同。

掌握滴落的节奏,放连拍。多多耐心尝试。

烟雾:设置同拍水滴。深色背景,闪光灯放侧后方,对焦方式同拍水滴。
4.照相机基本知识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

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

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

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

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

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

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

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5.基本拍摄常识
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你买了普通相机,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也就是说,要调大光圈.光圈: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

也就是说,物体运动越快。3。

夜景要用慢速快门。 普通数码相机大多都是自动调节,少数的可以手动调节曝光。

只有专业的相机才需要全部都手动调节,所以,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环境暗,越需要快的快门.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1.曝光度越大,照片越亮,反之越小。

就是说,如果环境比较暗,就要调高曝光度2。
6.普通照相机在摄影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摄影的过程应该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这些发现的过程。在这个摄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思考而使我们周围杂乱的事物变的有序。我们必须做出决定,要突出强调我们发现的事物的哪个方面,而忽略其它的次要因素。

我们会希望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某个主题,以表达我们自己是如何被它感动的。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做出冷静的决定:取景器里应该包括那些东西,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应该舍弃什么内容,这个思考过程称为“构图”,然后看看自己手里的相机的性能,在自己使用的摄影设备上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考虑:使用什么白平衡模式、如何曝光。如果是单反机使用什么镜头、如何用光等等。

摄影的过程应该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和有计划的。摄影创作的任务就是对可见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这个设计是要靠我们用自己的大脑去主观控制的。要我们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熟练地应付在摄影中遇到的构图美学以及摄影器材的技术问题,如果想拍出精彩的照片,对摄影技术和美学知识两方面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但作为摄影,第一先是要使拍摄出来的照片画面清晰,要是拍出来的画面一团模糊,不但没有美感,严重的连拍的主体细节都看不清楚,那就失去了记录某个场景的意义了。

户外摄影需要注意: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 *** 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7.照相机基本知识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

集体照拍摄常识
答:05站在阶梯上后者坐在阶梯上这种方式要求每个人站在后者坐在阶梯上,插空站立,并且动作要一致。06俯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位置摆好姿势,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无人机拍摄,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找个制高点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很棒。07趣味合拍如果人数不是特别多,每个人可以做出一个动作,比如按照之前...

单反摄影基本常识
答: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 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快门 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 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

单反相机参数常识
答:35mm胶片的尺寸是36 x 24mm,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照相机馆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那种胶卷,由于35mm焦长的广泛使用,因此它成为了一种标尺,就像我们用米或者公斤来度衡长度和重量一样,35mm成为我们判断镜头视野度的一种标注。例如,28mm 焦长可以实现广角拍摄,35mm焦长就是标准视角,50mm镜头是最接近...

数码相机照相技巧
答: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一般在收缩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所以如果图像质量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如:F2.0)调节到小一些(如:F5.6、F8.0),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光圈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小,也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小...

摄像的基本知识与技巧有哪些?
答:回答:一、拍摄时要做到:平、准、稳、匀。 平,指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摄影机的水平。如果画面没有保持水平,画面中的固定状态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被摄体如房屋、电线杆、人物等将歪歪邪邪,不仅给人的视觉效果不舒服,而且给人造成心理上的不稳定、动荡不安的感觉。用三角架拍摄时应调好水平仪,手持或肩扛...

数码相机照相一些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
答: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

单反相机入门的常识是什么
答: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

单反相机拍照入门技巧和知识
答:导语:单反相机怎么玩?单反相机有很多优势,玩过的朋友都知道,单反相机的镜头非常好,除了单反的自身优势外,还要我们在使用单反的时候需要懂很多基本的常识和拍摄技巧。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调节快门 单反相机不同于其他的,新手要适应调节快门,只有调节单反相机的快门适当,才行,通过快门来对进光量...

尼康相机使用常识
答:我帮朋友选择过D3100,D7000,单反选择的东西很多,要看您用来干什么了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适合人群新手的话,我就罗嗦些啦:1、单反,就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单讲就是把传统经典机械式,高档,使用反光板的相机的胶卷换成了数码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它在很多性能(速度,宽容度,景深,高感)上有卡片机完全无...

会议摄影常识
答:会议拍摄定义 会议拍摄(The conference shoot)顾名思义就是在用摄影机和照相机将一个会议或是活动进行声光影像的数字记录,在片型的划分中属于纪录片的范畴。他不仅是集体交流过程的一个见证和记录,同时他也是一种对主题活动的一种升级记忆,也是企业文化备案整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拍摄有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