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矛盾的答案(新课程)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及寓意

作者&投稿:单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楚人(1)有鬻(2)矛与盾者,誉(3)之曰:“吾(4)盾之坚(5),物莫能陷(6)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7),于物无不(8)陷也!”或(9)曰:“以(10)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11)能应(12)也。夫(13)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4)。 ——《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自相矛盾图片
  (2)鬻(yù):卖。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应:回答。楚人:楚国人。   (13)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4)同世而立:同时并存

有一句文言文讲的是不要轻易发动战争是怎么说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希望采纳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自相矛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自相矛盾漫画
揭示道理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阅读旗舰文言文7下答案
答:1.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答案(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课文《伤仲永》片段.回答问题。 ⑴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②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③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⑤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11年第17期中缝16期的综合测试八答案急需!!!
答:联系上文的写景,不难看出,“如此”指的是黄河落日由开始的“灿烂”变为“暗淡”,渐至“黑暗”,而这恰恰符合天地万物的运转规律。将其概括出来即可得出答案。) 17.(1)文章依照由傍晚至黑夜的时间顺序,从色彩变幻的角度来具体描写黄河落日。傍晚时分,太阳从刺眼的白炽渐渐泛红,玫瑰色的晚霞折射出的光焰使黄河...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分析试题及答案(3篇)_百度...
答:缺点: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答案18期20期B
答: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答案18期20期B 快楼下的那个答案不对啊... 快楼下的 那个答案不对啊 展开 ...二、5.D(“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拥有同样多的资源、同样高的科技”在文中没有依据)6.A(对导致气候...(言之成理即可) 六、18.示例1: 您是大树,为我们遮蔽风风雨雨;您是太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

一、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答:此文试就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点体会。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1.同行...

2013年语文新课标二文言文
答:【语文】201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新课程必修4涉及名句名篇默写的主要有第一、第二两个单元.两个单元的课文篇目及高考考查情况如下表:课。 语文,一轮.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新课程必修4涉及名句名篇默...

专题训练二文言文
答:5.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答案(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课文《伤仲永》片段.回答问题。 ⑴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②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③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⑤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新课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六年级)答案答案
答:11、认真分析 准确判别_新课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六年级)答案答案 5  我来答 ...试验(尝试察看)/实验(实践操作);失言(失口)/食言(言而无信);神智(智慧)/神志(知觉和理智);心律...②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③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

七年级文言文竞赛
答:答案: 一、寓、矛盾、誉、吾、履、遂 二、1.卖;夸耀 2.不;回答 3.这里当“购买”讲;鞋。 4.尺码;相信 三、1.我的矛非常锐利,什么东西都能被...45、呐喊 46、符合广告语的写作要求,言能达意即可。 47、百里挑一48、从教与学的方式、角色的转换、教学观念的更新等方面来谈即可。(1)、实施新课程后...

寻求2008年河南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课程培训---高中语文...
答:继续教育考试不难,大部分是常识性的东西,并不难,别害怕,我们刚考完。以下是我的考试是及答案,不一定正确,请参考:1: [判断题]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错 2: [判断题]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 正确 3: [判断题]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