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春上半部分不变 ,下面放一个臼。然后会变成什么字啊?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翁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舂 [chōng](音同“冲”)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2. 郑码:CONB,U:8202,GBK:F4A9
3. 笔画数:11,部首:臼,笔顺编号:11134321511
4组词:舂米、舂药。
意思: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 拼音: chōng, 笔划: 11 ,部首: 臼
1,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作动词)
2,刚勇有力,能举石舂。(作名词)

读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不知道 自己想

上边是春的上半部,下边一个臼字念什么?~

舂 [chōng](音同“冲”)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2. 郑码:CONB,U:8202,GBK:F4A9
3. 笔画数:11,部首:臼,笔顺编号:11134321511
4组词:舂米、舂药。
意思: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英文解释为“pound, pestle, 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大米。
出处: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旦舂衣赤衣,冒赤幢,枸椟檩杖之。”《汉书.惠帝纪》:“上造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不灵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者,旦起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舂 舂 [chōng](音同“冲”) [ㄔㄨㄥˉ]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2. 郑码:CONB,U:8202,GBK:F4A9 3. 笔画数:11,部首:臼,笔顺编号:11134321511 4组词:舂米、舂药。 意思: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英文解释为“pound, pestle, 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大米。 出处: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旦舂衣赤衣,冒赤幢,枸椟檩杖之。”《汉书.惠帝纪》:“上造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不灵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者,旦起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