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人口红利变成了人口焦虑? 如何理解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与应对策略?

作者&投稿:薛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口红利指的是劳动人口占的比例。比例越高,人口红利就越大。在我看来,人口红利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而已,根本算不上是褒义词,最多算是一个中性词。因为这个所谓的红利,它不知道利在哪,也不知道利给谁。

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且便宜,就是人口红利。在本质上来讲,就是把劳动者当成了工具来看待,在考虑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显然是站在使用这些工具的老板们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有人说劳动者就是劳动者,怎么会是工具呢?在工厂里那些劳动者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连续不断的重复某一种工作,还要忍受工厂的恶劣环境,比如噪音、难闻的气味、炎热或者寒冷的环境。之所以他们还在被使用,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暂时还不能被无生命的工具代替。一旦将来有了新的工具,更先进的机器可以取代这些劳动者,他们立刻就会被机器淘汰掉 ,所以劳动者在老板们的眼里就是工具。只不过是有生命的工具,但本质上就是工具。所以如果站在工具的立场上,人口红利对于他们来讲真的算不上什么红利。 

物以稀为贵。同类的工具越少,替代性越差,工具就越值钱。同类的工具越多,替代性越强,工具就越不值钱。过去务农的人比现在多,对于农业来讲就是人口红利。可是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讲,他们的收入比现在更高吗?过去的工人也比现在多,对于当时的工业来讲也是人口红利,可当时工人的收入比现在更高吗?正是因为多,所以才便宜。劳动者的薪水少了,那些老板们就可以多赚一点,所以所谓的人口红利,它只是老板们的红利。

现在出生率降低了,一些人在担忧所谓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人多当然是好事,因为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我们现在经济也在发展,医疗水平也在发展,人口的死亡率也在进一步降低,按照我们以往祖辈的几千年的认知和规律都会认为将会迎来人口爆发式的增长。而现实却是人口出生率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并没有因为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而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多,就意味着社会的支出将会增加,而少子化又意味着劳动力将会降低,劳动产出将会降低。高房价打消了很多年轻人结婚生育的念头,最后一波有多子多福观念的人群,70后已经不能再生了,80后基本生不动了,剩下的90后、00后根本就不想生,对生孩子也没有什么欲望。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是因为我们曾经认为人口应当适当的减少,用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来弥补劳动力,从而在一个时期内一直鼓励大家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可现实却是科技被高估了。科技的发展无法抵消劳动力下降带来的副作用。因为只考虑了生产,而没有考虑消费。虽然科技发展,生产力一定会提高,可是要消费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的是人。如果没有了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呢?形成不了 完善强大的内循环就会是一片死气沉沉 。

 第二,就是高估了鼓励生育的作用。我们曾经以为一旦放开生育,人口出生率一定会出现暴增,所以不着急。可现实情况,确实并不是和我们预想的一样。我们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时间,倘若放开二胎、三胎,能再早五年可能形势就不大一样了。

第三,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曾经对那些老板们享受人口红利却不吐骨头的行为,有一些太宽容了。正是由于他们曾经对人口红利的肆意吞噬,毫不掩饰的说出,“你不敢,有的人愿意干”,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躺平。选择独自过完一辈子,不生那么多孩子,不让他们重复自己的生活。我不想为那些老板们站台,但我依然希望大家多生孩子,因为我们要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站台,我们的民族传承需要人口作为载体。如果没有人,我们以及我们上面这几代人的努力,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两年我们国家一直在提的共同富裕,其实也在发出一个信号,就是告诉那些老板们曾经的红利好日子已经过到头了,和谐共处、共同富裕才是未来的方向,不要再幻想还能像以前那样趾高气昂的对工人说,不干就走,你不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可能是人口一旦下降,要想重新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从目前全世界的经验教训来看,唯一有点用处的可能就是鼓励外国人入籍。可是这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冲突的,我们这个民族确实是很热情好客,可是热情好客并不代表希望对方加入我们。在一个主体民族显著占优的国家,移民的阻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对我们来讲指望外国人移民肯定不是个好办法,我们能想到的可能有效的做法大概有以下几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及时补充。

  • 首先就是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不要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一方面口头上鼓励生育,一方面又限制生四胎五胎。我觉得是不合适的。因为既然目前认识到了人口是资源,新生人口不会占用大家的公共资源,那为何只鼓励生育生一胎、二胎或者不生孩子的人进行生孩子,而要限制令一部分人生四胎五胎呢?我觉得这是有些不合理的,应当先释放现有的生育欲。倘若有家庭希望生四胎、五胎甚至六胎,应该鼓励他们去生。

  • 第二点,就是给年轻人更多的社会资源倾斜,尤其是住房和生活保障上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照。现在的房价确实是不低,很多人选择不生孩子,也是因为住房带来的压力。我们应当在住房和生活保障上给年轻人更多的社会资源倾斜,让他们可以生得起,养得起,但至少在决定生孩子之前没有后顾之忧。包括孩子将来的教育、医疗,都应该集中力量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

  • 第三点,我应我认为当然也是应对症下药,增加劳动保障。对曾经那些享受人口红利的老板们要给予一定的限制,不要让他们再肆意的增加劳动时间、肆意的降低劳动报酬和福利。只要劳动者收入高了,个人时间多了,才会为生孩子、养孩子创造了基本的必要条件。

党领导提出的共同富裕,其实也是为这个事情定下一个基调,可具体要怎么做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



我认为人口红利的优势要继续保持,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人口红利和人口焦虑的转换。

一、人口红利意味着什么?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二、所谓的“人口焦虑”都是不必要的

所有的人口红利最终都会变成老龄化包袱,从1962年开始长达13年的婴儿潮,每年2000万+的新出生人口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强有力的建设力量,而在2027年开始,62年出生的人开始步入65岁,直到2040年。将会有长达13年每年新增2000万+的劳动人口步入老龄化,反噬经济。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这个增长数据属于低速增长态势。不过,无论从整体数据看,还是从细分数据看,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看,所谓的“人口焦虑”都是不必要的。

前一段时间,对于部分地区人口负增长以及整体人口低速增长的各种分析比较多,主要是担心人口红利减退、社会老龄化加剧、生育和教育压力加大等等,其中夹带了一种焦虑心态。笔者认为,研究讨论人口问题还应当遵循科学精神,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客观看待数据,分清楚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命题。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兴旺发展的大国,没有必要制造“人口焦虑”。

三、继续释放人口红利

社会上对人口老龄化有各种担忧,包括养老资金不足、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等。固然,这方面的问题应当充分考虑,也应当加强相关工作,但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大幅度改善,健康生活的理念显著提升,60岁以上甚至65岁以上的老人,与历史上的同龄人相比,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都要好得多,“不服老”“状态不老”的现象很突出。“年纪大人不老”是新时代的人口特征,不应当简单套用传统观念。既要做好养老保障,也要继续释放“老年人的人口红利”。

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人们对经济增长、收入、就业前景的预期,直接影响人口流入流出的节奏和力度,而生活成本、营商环境、文明程度等也是影响人口流入流出的重要因素。适龄人口生育意愿也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人类历史来看,城市化提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口增长,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重点是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调控城市承载量和空间布局。


四、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更协调的产业结构、更均衡的公共服务、更丰富多元的就业岗位、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理念、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口学理念、人的发展理念。所以,既不要制造“人口焦虑”,也不要炒作“人口焦虑”。扎扎实实落实新发展理念,是重中之重。





人口红利变成人口焦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要面临的,中国确实有很大的人口红利,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就很容易造成人口焦虑。人口红利有两种:第一种是指指劳动力人口非常多,从而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经济中存在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第二种指进入老龄化后,特别是高龄劳动者预期将来会变老,会有更强的储蓄动机,从而会形成额外的积累。第二种人口红利是在第一种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开始积累,而且第二种人口红利是可以无限延续的。 由于长期的人口红利,可能形成偏离资源禀赋的经济增长。

简单来说,人口红利其实就是人口变化的一个有益经济增长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创造了一种额外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人口红利。以我们国家为例,一直到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是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在生育率的迅速下降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很多国家在中国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工业化进程的所有工具和技术,但是却没有哪个国家取得了可以与中国相媲美的经济奇迹并如此迅速地从中获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仍然在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人口红利所创造的巨大价值。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人们倾向于减少生育数量,提升生育质量。于是,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素质则不断提升。最近十多年,房价高企,增加了结婚成本,无疑推迟了生育年龄。房价高企和学位房捆绑,增加了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抑制了生育。如今家庭出轨率高、离婚率高、单亲家庭多、不婚不生族多,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力资本的提升受阻。



最近人口红利这个词一直在刷屏,随着人口出生率跌至1%以下,人口也进入了负增长的时代,结婚人口一年底过一年,2020年的结婚人口仅为814.33万对,创下了历史以来的最低纪录,人口情况不容乐观,国家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带来了更多的人口焦虑。一些专家教授忧国忧民地大声疾呼,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


人口红利是个经济类词汇,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丽,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动力,这就是人口红利的一种表现,如今却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工作压力大、工资低、福利差、996等,这些都是人口红利下的负面衍生品,可以说人口红利的另一方面就是从劳动力身上进行压榨,水果榨成汁水,它能知道自己有多甜吗?被割的韭菜,还会想和什么肉一起做馅儿更好吃吗?


1.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大学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人在资本的算盘上就是一种资源,既然人力是一种资源,那当然是越多越好了这样就可以尽情使用这些廉价的碳基机器人了,按照另外一种说法来说就是,当市场上一种货物数量过多地时候,价格自然便宜,因为供大于求,自然要竞争,所谓你不干,有的是人去干。现在每一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工作的岗位数量是不会每一年都增加很多的,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2.面临深度老龄化、劳动人口短缺

我们在面对深度老龄化、劳动人口短缺的同时,企业却在对35岁以上的人口就业进行限制,35岁正是养家糊口的壮年,可在这样魔幻的机制面前,年轻人怎么敢生儿育女,好比是还没到收麦的季节,水先断了,所以放开二胎三胎的前提还是让中年人能稳定下来,而不是延迟退休年龄,让本该颐养天年的老年人出来继续工作。如果按60岁退休需抚养算,我国老年抚养比到2035、2050年将升至49.8%和67.6%,也就是一个劳动力要抚养0.5个和0.7个老人。在今年人口普查数据里,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至13.5%,到2050年可能会提升至27.9%,约5亿的老年人口。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同时又遭受着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人口总数还在不断增长,虽然人口的增幅变缓,同时又会带来更多的失业情况,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3.结婚人数减少,生育率降低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我国2016年新增1800多万新生儿,但到了去年下降到1200万左右,二胎效应已逐步减弱。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1.3%,这个是什么概念呢?日本作为著名的老龄少子化国家,2019年生育率是1.36,我们居然比日本还低,而在主要经济体中,我们只比韩国和新加坡高。

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被压榨麻木了,他们既不想被继续收割,也不想被别人的评价绑架,那就只能躺平,断绝了和亲戚的来往,放弃了社交也放弃了恋爱,变得不婚不育,把所有的外部压力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为自己而活,变得只对自己负责,完全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导致结婚人数越来越少,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



人口红利的减少,人口焦虑的增加,无疑是一种继续改变的信号,痛则思变,否则这将会成为一道时代伤痕,让这个时代失去生机,相信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未来劳动力的待遇必然会受到重视,工资和福利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这也是供需关系促成的自然现象,未来的劳动力一定会得到更合理的待遇。



人口红利很长时间以来似乎被称做国家的实力,很多人还引以为傲。但是,你清楚人口红利的利弊吗?如果你去面试,你就会有这种感觉。希望申请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好。相反,企业希望有更多的候选人进行筛选。

大家应该都知道,劳动人民的福利并没有人口红利这一项,反倒资产阶级的附属品才包含着它。当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时,资本可以通过扩大规模轻松赚大钱,根本不用考虑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同时,庞大的人口为其产品的销售创造了巨大的市场。

因为劳动者之间相互竞争,所以在这个循环中总是处于弱势一方。于是,资本更加嚣张,一些企业拖欠工资,不交社保成为常态。

所以,被宣称的人口红利,名不副实,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另一个=财富源头,对普通劳动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了个人之间的竞争,降低了工资,只会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

所以现今提倡消除人口红利这个词语,代之的共同富裕则应运而生。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所以,以后财富还会再转移。关键是在哪里,对谁。

不仅是消失在及的人口红利,人口危机也在风头浪尖上。如果出生率持续走低和步入老年社会的趋势带来了人口危机,那是谁的危机?也许你已经知道了,这也是一场资本的危机。人口危机的根源是劳动力减少,劳动力短缺,年轻人少,消费市场出现问题。资本只靠原来的规模驱动,它带来的增长已经到了天花板,所以资本生存的逻辑变了。

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使由着联合国专家们的估计,到了2050年,我国人口的中位年龄达到49.6岁,仍将有数亿劳动适龄人口。为什么会有对人口危机的焦虑?


美国人口只有3.3亿,俄罗斯不到1.5亿,德国只有8000万。他们焦虑吗?那么,为什么中国总人口14亿,劳动力比上述三国总人口还多,反而要整天担心人口会减少?这是因为在资本之前赚钱太简单了,单纯靠压榨劳动力很容易盈利。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人口减少一点不是好事吗?

1、人均资源拥有量多。

2.自然环境将大大改善。

3.孩子会得到更好的教育,入学率也会提高。

4.劳动力不再过剩,年轻人更容易找到工作。

5.老年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医疗保健资源。

6.人们的衣食住行会更好,物价会更低。

7、不会太投入,不要太努力,开心一点。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能有一个孩子和五个孩子一样的生活质量,有稳定的收入吗?那为什么一定要多生孩子?二孩、三孩政策陆续出台。很多专家说是因为抚养比上升了。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数量与劳动人口数量之比,衡量的是人均劳动力负担所供养的非劳动人口数量。抚养比越大,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越多,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越严重。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

那么就是毫无道理的一件事,即在不考虑劳动者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只谈抚养比。为什么在美国梦期间,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可以养活一个家庭,一辆汽车和一只狗。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人口红利消失后,规模经济已经无法解决人口危机带来的影响,随之而来的人才红利才是对劳动者的回报,才是值得每一个普通劳动者期待的。


人才并不单单表示博士生和经纪人。只要你有某一方面的技能,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依靠人才和技术升级来提高效率,让一个人养活10个人成为可能。那时候你还在担心什么人口危机吗?


未来的趋势已经转向,国家已经指明了方向:已经在大力发展高科技、粗放型高端制造业、新型基建、新能源等代表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产业。还特别提到了专业化创新,即“专、精、特、新”,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这些迹象正在说明,未来我们将不需要再依赖人口红利这个空头支票。无论是计划生育还是刺激生育,都是调控的特殊时期,一切终将回归正常。提质增效是应对人口危机的真正武器。这些国家一直在稳步前进。作为普通人,无论是做投资还是考虑个人发展,认清方向,顺应大势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过于焦虑。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写回答
1170如下: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人口红利不会一直存在,除非社会资源足够富裕,一少部分人可以养活很多人,但那个时候也不用考虑人口红利的问题。目前来说,人口红利有点像透支的信用卡,给你一张卡,你可以透支,但你必须偿还。人口过多对于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一个社会的发现速度和国民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仅仅靠廉价劳动力,是很难富裕起来的。
人口红利,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在探讨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人口红利”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中国在1965~1970年间“人口红利”已显现,并且创造积累了国民经济基础。2000年以后更多地感受到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严重困扰着经济的增长。10年间,切实感受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摘要】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提问】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写回答
1170如下: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人口红利不会一直存在,除非社会资源足够富裕,一少部分人可以养活很多人,但那个时候也不用考虑人口红利的问题。目前来说,人口红利有点像透支的信用卡,给你一张卡,你可以透支,但你必须偿还。人口过多对于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一个社会的发现速度和国民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仅仅靠廉价劳动力,是很难富裕起来的。
人口红利,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在探讨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人口红利”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中国在1965~1970年间“人口红利”已显现,并且创造积累了国民经济基础。2000年以后更多地感受到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严重困扰着经济的增长。10年间,切实感受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回答】
面对人口红利所要怎样实施政策【提问】

一、我国“人口红利”问题的由来
我国学者多把“人口红利”定义为“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因为从人口对于经济的作用来看,人在成年之前是需要投资物资来照看的,因此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人在成年之后就可以具备一个成熟劳动力所拥有的技能,便可以对经济的发展有定的贡献。在退休之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则不具备一个正常劳动力所具备的条件,也就不能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因此,若一个社会的青壮年在人口中的比重相对来说较高的话,就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会形成相应的“人口红利”。但是这和一国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说,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分不开的。因为在二元经济的第一阶段,由于传统部门可以向工业部门提供几乎无限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工资完全取决于维持生活最低费用的标准,因而劳动力的价格很是低廉。而“人口红利”就会出现在这一阶段。但是当这一阶段完成后,劳动力几乎全部向工业部门转移以后,就会出现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从这一点以后,由于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其的工资水平也就开始上涨。因此,“人口红利”也就逐渐消失。我国由于处于二元经济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出现了工资水平开始不断上涨的现象,这也许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就要出现,而就会相应的出现一系列问题,对于我国来说就是“人口红利”消失后的问题。
二、我国“人口红利”是否要开始消失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劳动力的工资也不断的上涨,就有我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刘易斯拐点即将来临的说法。现在分析一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首先,我国的经济现在正处于二元经济的转型期间,面临着劳动力即将从传统部门到工业部门转移完毕的境地。因此,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特别是沿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最近几年,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因而,我国经下来要做的工作是解决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问题,做好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应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措施
在面对“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做一下几点来改善我国的就业状况:
(一)实施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在使用劳动力的方法上大胆创新
要保证非技术类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要过早的进入劳动力稀缺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50%以上,因此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刘易斯拐点所带来的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很充分的暴露出来,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劳动力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还可以从生产方法和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做一定的提高。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刘易斯拐点的发生进程,从而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转型发展,从单纯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到高科技人才引领经济。
(二)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但是要特别注意对先进技术的教授
首先,要做好技能培训,特别是对高中后没有继续进行高等素质教育的人要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因为他们已经是成熟的劳动力。这意味着我国需要继续兴建高等职业院校,以满足对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要;其次,要对下岗之后还未再就业的职工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帮做其找到工作。再就业的培训,主要是对现今需要的技术的教授,让其重新具备一个劳动力的资格。除此之外,还应该当下政府对再就业的一系列政策的培训,让其明白自身所有的一些优惠条件;再次,要对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教学成果的差别,使所有人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总之,就是要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再是考劳动力的数量,而是靠劳动力的质量来吸引投资者。
(三)要改善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民工进城之后待遇
首先,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一种更牢固的关系。因为在进入刘易斯拐点之后,劳动力不像原来那样似乎是无限供给的,变成了劳动力稀缺,因此,雇佣方从原来的有利地位变到了不利地位,其必须要对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给予激励,这种激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其次,对于农民工进城,要给予充分的合理的待遇。长期以来,我国就有歧视进城的农民工的传统,因此农民工在城里的就业环境就相对来说比较的差,他们子女在城里的学习环境也相对来说不是太好,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帮助其公平,平等的就业。

为什么中国比印度人口压力大?
答:到现在也已经掉到人口更新基准(平均每名妇女生育2.0个孩子)附近挣扎。要知道我国从九十年代末,学者和媒体就开始焦虑老龄化的问题。但是,印度人到现在还在吹人口红利,哪怕按照印度目前的人口结构和数据发展趋势,印度大概十年之后“人口红利”就会完全消失。整个印度社会对于迫在眉睫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李国庆谈35岁职场危机是人口红利给惯的,35岁职场危机是在贩卖焦虑...
答: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设置了35岁的限制,仿佛一个人到了35岁之后就变成了一种罪恶,也有很多人为了博取他人的关注,在网络上贩卖35岁的职场危机,而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很多企业要招这么多年轻人,那是过去人口红利惯的,放眼今后10年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没有更多的人替代你...

如何面对不久将来的人口老龄化?
答:三是应将逐步实行奖励生育政策,放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转变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储备不足的严峻形势。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随后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它对促进经济和社会...

2021年人口新增48万,该如何看待我国的人口形势?
答:我国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因为我国的生育率比起日本韩国等国家都要低,现在很多年轻家庭根本就没有生孩子的欲望,因为这些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生孩子会降低生活水准,所以我国未来的人口数量肯定是呈一个递减的趋势,其实很多发达国家都曾经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到时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会逐渐的消失...

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 14 亿,如何看待目前的人口形势?
答: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突破14亿,人口总的趋势是老龄化,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在30年前我们国家有着非常大的人口红利,但是现在人口红利人员消失,就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劳动力逐渐减少。我们国家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曾经享受人口红利,因为那个时候国家鼓励生育,虽然那个年代已经有卖演出,提出要进行计划生育...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年会出现「35岁焦虑」呢?
答:目前,青年人面临的就业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就业压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他们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薪资待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公司会降低薪资待遇,或者采用灵活用工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使得很多年轻人在...

2021年人口新增48万,该如何看待我国的人口形势?
答:新生人口急剧下降,老龄化进程加速。65岁以上人口已达2亿,占比14.2%,陷入了未富先老的被动局面。且不说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不久的将来,一个年轻人都要抚养四个及以上的老人,国家及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现在国家全面放开三胎,鼓励生育。但要从房价,教育成本,女性就业环境等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少子老龄化”成常态,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少子老龄化”将成为为常态。特别是新生儿数量会越来越少,可是老年人将会越来越多,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就是靠着国内的人口红利,如果一旦新生人口持续下降,中国的人口也会不断的消失,对于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好的消息,...

你怎样看待中国人口问题
答: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仍在正常范围内, 就是因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宽松。而在汉族地区,当理想的生育孩子数量无法被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孩子性别的偏好就受到严重挤压,其结果,“数量 偏好”被“性别偏好”所代替,这就导致了性别比失衡。3、“人口红利”透支下一代的幸福:既...

为什么内卷会引起这么多焦虑?
答:卷怪”,落后的人就是1oser,所有人都深陷泥淖之中。在我们弄清楚“内卷”的来龙去脉后,就会发现只有从宏观层面才能解决它。因为内卷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必经的状态,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生产力。如果一昧地把内卷当作个体之间的恶性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