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应该复习什么内容,下星期就有考试了,也可以给我一些有针对性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学什么?

作者&投稿:肇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方程

知识点: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 )里画“√”。

X+18=36 ( ) x+2﹥10 ( ) 72-x ( ) x=3 ( )

知识点: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 )里画“√”。

X+18=36 ( ) x+2﹥10 ( ) 72-x ( ) x=3 ( )

知识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练习: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3+x=12 ② 3.6+x ③ 4+17.5=21.5 ④48+x﹤63

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判断】

3、等式都是方程。 ( ) 【判断】 4、方程都是等式。 ( ) 【判断】

知识点:等式的性质

练习:1、解方程

X-97=145 1.15+x=6.8 13.5-x=8.2 3x=3.9

x÷3=2.1 15x=240 -x= 28÷x=42

2、吴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张兰买了同样的7枝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 )枝铅笔的价钱。【填空】

知识点: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边长0.8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2、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多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

3、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少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

4、书架上有上下两层书,上层有180本书,是下层书本数的3倍,下层有多少本书?(写在右边)

知识点: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练习: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24,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

2、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5,五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数是( )。

第三单元 公因数与公倍数

知识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练习: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和5 ( ) 4和8 ( ) 1和13 ( ) 13和26 ( )

4和9 ( ) 17和51 ( ) 21和36( ) 22和55 ( )

2、 ÷ =5( 、 都是非零的自然数), 和 的最大公因数是( )。

3、 和 是相邻的两个非零的自然数, 和 的最大公因数是( )。

4、把一张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纸,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最大是( )厘米,最少可分成( )个。

两根钢管,甲管长36分米,乙管长40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 )分米,最少可截成( )段。

知识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练习: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 ) 4和8 ( ) 1和13 ( ) 13和26 ( )

4和9 ( ) 17和51 ( ) 21和36( ) 22和55 ( )、

2、 ÷ =5( 、 都是非零的自然数),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和 是相邻的两个非零的自然数,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

4、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8厘米,宽6厘米,用这种地砖铺成一块正方形,至少需要( )块地砖。正方形的面积最少是( )平方厘米。

5、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 )月( )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6、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8月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 )月( )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7、3和7是21的( )①因数 ② 公因数 ③ 倍数 {选择}

8、8是24和64的( )①因数 ② 最大公因数 ③ 倍数 {选择}

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

知识点:单位“1”

练习:1、“一箱苹果吃去 ”是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吃去( )份,剩下( )份,占总数的 。

2、一节课的时间是 小时,是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一节课的时间占了( )份。

知识点:分数的意义

练习:1、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支铅笔占铅笔总数的 ,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2、有一根2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绳子长( )米,每段绳子长是总长度的 。

3、 里有( ) 1 里有( )个

4、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素数。

5、 表示(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还表示(                   )。

 6、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两段是这根绳子的 。

 7、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8、妈妈买来7个苹果,已经吃了5个,已经吃了这些苹果的 。

9、五(2)班有男生27人,女生3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知识点:真分数与假分数

练习:1、分母是的5的真分数有( ),分子是5 的假分数有( )。

2、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单位分数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在 、 、 、 、 、 、 、 这些分数中,真分数有____________,

假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分数都小于1。( )【判断】 5、假分数都大于1。( )【判断】

6、梨有12个,橘子的个数是梨的 ,橘子有( )个。【填空】

知识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练习:1、用分数表示。

5÷6= 67÷20= 22÷19= 6分米= 米 8毫米= 厘米

23分= 7角= 元 6角7分= 元 3厘米= 米 27克= 千克

2、把下面的分数写成除法的形式。

=( )÷( ) =( )÷( ) 1 =( )÷( )

3、分数 ,当 ( )时,它是真分数;当 ( )时,它是假分数。

4、把4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3段占全长的 。

5、把3根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 米,是 米。

6、 米表示1米的 ,也表示5米的 。

知识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练习:1= 3= 8= 4=

=( )   =( )   =( )   =( )

知识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练习:1、把小数化成分数。

0.6= 1.3= 2.4= 0.17= 1.25=

2、把分数化成小数。

= = 4 = 5 = 3 = 1 = 1 =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5÷9= 18÷26= 54÷7=

4、在○里填上﹥、﹤或=

○0.2 ○0.7 0.56○ ○0.125

5、要使 是假分数, 是真分数, 的值应该是( )。

6、比 大而比 小的真分数有( )个。

7、马每分钟行1.1千米,猎豹5分钟能跑6千米,箭鱼4分钟能跑5千米,哪种动物跑得最快?请比较说明。

8、小陈和小吴做同一个零件,小陈用去1.1小时,小吴用去 小时,谁做得快?

必须让孩子掌握概念,让他活学活用。
其次,给孩子出一些易错的计算题。
还有,把一些重点题型(带※)和一些孩子容易弄混的应用题,让他适应各种题型。

其实吧,我是个小学生哦,嘻嘻,望采纳

是苏教版的路过...

我是苏教版,再说了我只是路过而已!(*^__^*) 嘻嘻……

概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或复习材料~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b= (b≠0)。

4、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5、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7、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9、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3、特殊情况下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14、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1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在本册中包含的内容有:
1、轴对称
2、旋转
3、欣赏与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
(1)用折纸等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4、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
三、新旧教材的对比
1、拓展轴对称的内涵,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具有的特征。
2、本单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3、通过大量的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二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对称,会画一些简单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也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些简单图形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