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河 特点 成因 亚马孙河有哪些特点?

作者&投稿:盖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亚马孙河流的特点:

1、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2、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

4、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

5、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

6、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

亚马孙河的成因:

1、地形原因:亚马孙平原北部为圭亚那高原,南部为巴西高原,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形成了一个向东敞开的漏斗形地形,来自大西洋的东北和东南信风遇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丰富。平原地形,利于水的汇集。

2、地理位置原因: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充足。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

扩展资料

亚马逊河流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上游源头为安第斯山脉及太平洋沿海冲积系统,海拔在3000米以上;干流两岸多为200米以下的安第斯山冲积层和内陆冲积层。

往北为圭亚那高原(海拔300~400米),往南则为巴西高原(海拔300~1500米)。亚马逊河流域是一个巨大的洼地,在新生代以前为一下陷的深海槽,后来被大量的沉积物充填。这块在亚马逊河上游作裙形展开的巨大面积的洼地。

位于两个古老而不太高的结晶质高原之间∶北面是崎岖的圭亚那高原,南面是较低的巴西高原。在上新世亚马逊河流域为一巨大的淡水湖,在更新世某个时期向大西洋决口,大河及其支流深深揳入上新世的湖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马孙河



亚马逊河又名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亚马逊河全长644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立方千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亚马逊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长6695公里的尼罗河。亚马逊河每秒钟把116000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流量比萨伊河约多三倍,比密西西比河多十倍,比尼罗河多六十倍,占全球入海河水总流量的五分之一。水量充沛、水势澎湃,河口淡水冲入大西洋中达160公里。支流中,七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

亚马逊河大部分在巴西境内。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亚马逊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这一片地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主要支流】

阿普里马克河
乌鲁班巴河
乌卡亚利河
马腊尼翁河
纳波河
雅瓦里河
普图马约河
雅普腊河
普鲁斯河
内格罗河
马代腊河
特龙贝塔斯河
塔帕若斯河
兴古河
托坎廷斯河

【流域】

源于秘鲁南部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向东,沿途接纳了1000多条支流,进入著名的亚马逊平原。亚马逊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

亚马逊河上游约长2500千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约1000千米,落差达5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形成一条系列急流瀑布;下段为两条巨大支流注入亚马逊河的两个河口之间的河段,因为进入亚马逊平原,流速缓慢、曲流发达,至末端河宽约2000米。

亚马逊河中游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全长约为2200千米。在巴西北部, 亚马逊河水深45米,河宽3000米,流速缓慢;河中岛洲错列、河道呈网状分布,两岸河漫滩宽30~100千米,地势低下,湖沿密布,排水不畅;河流两侧支流众多,都发源于安第斯山东坡,呈羽状分布。至中游末端,河宽至11千米,河深99米。

下游长达1600千米,时而水深河宽,两岸阶地分明,地势地低平,河漫滩上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时而水面紧束,水流加快。入海河口宽达330千米,大西洋海潮可溯河直上,最远可深入1600千米。亚马逊河水系跨赤道南北,终年高温多雨,物种丰富,淡水鱼类多达2000余种。还有海牛、淡水豚、鳄、巨型水蛇等水生动物。流域内大部分地区覆盖着稠密的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

【降水】

亚马逊河流域地跨赤道,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亚马逊水量终年充沛,亚马逊河口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2万立方米,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并有安第斯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供应充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加以南、北流域雨季错开,主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得到补偿,变化幅度和缓,洪水期与枯水期平均流量比率为五比一,体现了赤道型水系的特点。主流洪水期大致始于10至11月,次年3至6月进入最高洪水期,6月以后逐渐减退,至9月最低。个别年份因雨季变动而使南北支流洪水同时发生,主流便出现特大洪峰,如奥比杜斯附近曾记录到每秒280000的流量。由于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河流比降微缓,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河水宣泄不畅,水位平均上涨幅度9米多,洪泛宽度25至80公里,河口地区可达240公里,呈现一片汪洋,因此亚马逊河素有“河海”之称。

【景观】

亚马逊河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可以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以后,亚马逊河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状,海潮进入这一喇叭口之后不断受到挤近而抬升成壁立潮头,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头高1米-2米,大潮时可达5米。巴西人把亚马逊海潮称为“波波罗卡”,涌潮时游人争相前往。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物种】

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流域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许多大树高六十多公尺,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秃秃,只有一层腐烂的枝叶。涝地森林则情况迥异,灌木和乔木有板状基根,帮助维生。树冠由高至低分层,各层充满生机。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

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的两倍,海拔不超过二百公尺。这里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脉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每年有大部分时间为洪水淹没。有一片名叫瓦西亚的森林,面积大如冰岛,每年有数月水深九米。还有一个称为伊伽普斯的地区,大部分时间淹没在水里。雨林内几乎全年闷热潮湿,日间气温约摄氏三十三度,夜间气温约摄氏二十三度。

亚马逊河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主要产地而闻名。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观赏鱼爱好者和生物学家的心。

亚马逊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二千五百种鱼,以及一千六百多种鸟。亚马逊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十公尺,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两公尺半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此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七百六十公厘。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七十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

【亚马逊河系网】

亚马逊河全长六千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六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系网。以亚马逊河为主干的亚马逊水系是一个庞大的水系,其河网密度、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亚马逊河的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亚马逊河上游为乌卡亚利河(长2560公里)和马腊尼翁河(长1600公里),它们分别发源于秘鲁南部和西部的安第斯山西科迪勒拉东坡。两河穿越崇山峻岭后,在瑙塔附近汇合,始称亚马逊河。自此向东,流贯于亚马逊平原,至马瑙斯为中游河段(2240公里);马瑙斯以下至河口为下游(1600公里),最后在马腊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从乌卡亚利河源头算起,全长6400公里以上。沿途接纳源自安第斯山东坡、圭亚那高原南部、巴西高原西部与北部大大小小的支流,其中长度在1500公里以上的大支流有17条之多,如南岸的茹鲁瓦、普鲁斯、马代腊、塔帕若斯、兴古、托坎廷斯等河,北岸的普图马约、雅普腊、内格罗等河,都是源远流长的大河。亚马逊水系流域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范围之广,为世界各大河所远远不及。

【地理】

此河横贯南美洲,水从冰川融汇而成的湖泊流出,汹涌奔流,在东面山坡上冲刷出气势磅砖的峡谷。由于冲出大量沙泥,河水浑浊,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称为白水河。还有一些支流流经沼泽,冲出腐植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地势渐趋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流至山下广阔的亚马逊盆地。

亚马逊河河源至河口间的高差不大,加之又处于赤道多雨地区,河床深、宽且平坦,流速很缓,适宜航运事业,马瑙斯港是亚马逊河的重要港口。

要想像亚马逊河之壮阔,几乎跟理解“无限”同样困难。亚马逊河共有一万五千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澳洲。主流河水很深,整条河有一半可容巨轮航行。远洋巨轮由大西洋经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鲁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

亚马逊河在入海之前形成巨大的河汊网,并与南面的托坎廷斯河和帕拉河汇合,浩浩荡荡流入大西洋。河口宽三百二十公里,其中两条河汊由马拉若岛分隔,该岛面积与瑞士相若。河口年平均流量每秒210000立方米,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600立方公里以上,约占全世界河流每年注入大洋总水量的百分之十四。在远离河口320公里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亚马逊河的黄浊河水,河水将这一带海水冲淡,因此人们把这一带称为“淡水海”。亚马逊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达南美洲的三分之一,亚马逊河共有一万五千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澳洲。主流河水很深,整条河有一半可容巨轮航行。远洋巨轮由大西洋经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鲁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水从冰川融汇而成的湖泊流出,汹涌奔流,在东面山坡上冲刷出气势磅砖的峡谷。由于冲出大量沙泥,河水浑浊,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称为白水河。还有一些支流流经沼泽,冲出腐植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地势渐趋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流至山下广阔的亚马逊盆地。 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的两倍,海拔不超过二百公尺。图中蓝色为干流和主要支流,绿色为一般支流。从中不难看出亚马逊河水系的庞大。

【现状】

亚马逊部分雨林辟为保护区,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边的亚马逊国家公园,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

据巴西太空研究全国学院发布的初步数据,亚马逊森林面积每年的消失率已增至近15%,森林面积已减少了19386平方公里。该机构称这一数据是根据卫星图片的比较中得出的,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差。据估计,1998/99年度亚马逊河森林面积消失了16926平方公里,最后的统计数据表明,实际森林消失面积达17529平方公里。至1999年,亚马逊河森林的消失面积已达569268平方公里,占森林总面积的14%。巴西政府现将亚马逊部分雨林辟为保护区,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边的亚马逊国家公园,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然而,目前的伐林速度若不减慢,亚马逊这片占全球林木总面积三分之二的广大森林,将在二十一世纪消失。

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的安第斯山区、横贯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河,全长64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是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有1.5万多条支流,河水流经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的全部或部分领土,组成了一张巨大的河网,罩在南美大陆之上。它的流域面积达705万平方千米,居全世界第一位,是尼罗河的2.5倍,约占南美洲陆地面积的40%。

亚马孙河流经的地方大都是赤道雨林带,所以流量特别大,居世界之冠。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2万立方米/秒;到了洪水期,可以达到20万立方米/秒以上。每年从马拉若岛附近排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773立方千米,占世界所有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8%。在离河口300多千米远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浑浊的河水。

亚马孙河还是世界上通航最长的河流 。干流自河口至伊基托斯 ,长3 598千米,一路均可通行3000吨级的海轮。1969年,美国地理学会考察队自秘鲁的圣佛西斯科顺流而下航行,直至巴西的贝伦,航程长达6187千米。这是世界上任何河流都无法比拟的。

亚马孙河的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6世纪西班牙人奥列雅在亚马孙河探险时,受到了当地印第安女人的猛烈进攻。这些女人勇敢剽悍,像希腊神话中拉弓搭箭的“亚马孙”女战士。后来,亚马孙也就成了这条河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亚马孙河口呈喇叭形,河面宽阔,涨潮时,巨浪汹涌澎湃。当地人常常发出“亚马孙纳”的感叹,意思是“湍急的巨浪”。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波涛汹涌时,小船常常被打翻,河名就是地方语“毁舟者”的意思。

亚马孙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热带丛林,各种树木交错生长,大大小小的河流成了一条条林中狭道。森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仅红木、乌木等贵重林木就有数百种之多。这里人口稀少,农业用地很少。船是人们的住宅和活动场地,商店、学校都设在船上,连集会、婚礼和葬仪也都在船上举行。

亚马逊河
目录·【概述】
·【主要支流】
·【流域】
·【降水】
·【景观】
·【物种】
·【亚马逊河系网】
·【地理】
·【现状】

【概述】

亚马逊河又名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亚马逊河全长644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立方千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亚马逊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长6695公里的尼罗河。亚马逊河每秒钟把116000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流量比萨伊河约多三倍,比密西西比河多十倍,比尼罗河多六十倍,占全球入海河水总流量的五分之一。水量充沛、水势澎湃,河口淡水冲入大西洋中达160公里。支流中,七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

亚马逊河大部分在巴西境内。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亚马逊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这一片地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

【主要支流】

阿普里马克河
乌鲁班巴河
乌卡亚利河
马腊尼翁河
纳波河
雅瓦里河
普图马约河
雅普腊河
普鲁斯河
内格罗河
马代腊河
特龙贝塔斯河
塔帕若斯河
兴古河
托坎廷斯河

【流域】

源于秘鲁南部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向东,沿途接纳了1000多条支流,进入著名的亚马逊平原。亚马逊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

亚马逊河上游约长2500千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约1000千米,落差达5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形成一条系列急流瀑布;下段为两条巨大支流注入亚马逊河的两个河口之间的河段,因为进入亚马逊平原,流速缓慢、曲流发达,至末端河宽约2000米。

亚马逊河中游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全长约为2200千米。在巴西北部, 亚马逊河水深45米,河宽3000米,流速缓慢;河中岛洲错列、河道呈网状分布,两岸河漫滩宽30~100千米,地势低下,湖沿密布,排水不畅;河流两侧支流众多,都发源于安第斯山东坡,呈羽状分布。至中游末端,河宽至11千米,河深99米。

下游长达1600千米,时而水深河宽,两岸阶地分明,地势地低平,河漫滩上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时而水面紧束,水流加快。入海河口宽达330千米,大西洋海潮可溯河直上,最远可深入1600千米。亚马逊河水系跨赤道南北,终年高温多雨,物种丰富,淡水鱼类多达2000余种。还有海牛、淡水豚、鳄、巨型水蛇等水生动物。流域内大部分地区覆盖着稠密的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

【降水】

亚马逊河流域地跨赤道,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亚马逊水量终年充沛,亚马逊河口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2万立方米,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并有安第斯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供应充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加以南、北流域雨季错开,主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得到补偿,变化幅度和缓,洪水期与枯水期平均流量比率为五比一,体现了赤道型水系的特点。主流洪水期大致始于10至11月,次年3至6月进入最高洪水期,6月以后逐渐减退,至9月最低。个别年份因雨季变动而使南北支流洪水同时发生,主流便出现特大洪峰,如奥比杜斯附近曾记录到每秒280000的流量。由于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河流比降微缓,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河水宣泄不畅,水位平均上涨幅度9米多,洪泛宽度25至80公里,河口地区可达240公里,呈现一片汪洋,因此亚马逊河素有“河海”之称。

【景观】

亚马逊河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可以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以后,亚马逊河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状,海潮进入这一喇叭口之后不断受到挤近而抬升成壁立潮头,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头高1米-2米,大潮时可达5米。巴西人把亚马逊海潮称为“波波罗卡”,涌潮时游人争相前往。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物种】

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流域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许多大树高六十多公尺,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秃秃,只有一层腐烂的枝叶。涝地森林则情况迥异,灌木和乔木有板状基根,帮助维生。树冠由高至低分层,各层充满生机。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

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的两倍,海拔不超过二百公尺。这里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脉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每年有大部分时间为洪水淹没。有一片名叫瓦西亚的森林,面积大如冰岛,每年有数月水深九米。还有一个称为伊伽普斯的地区,大部分时间淹没在水里。雨林内几乎全年闷热潮湿,日间气温约摄氏三十三度,夜间气温约摄氏二十三度。

亚马逊河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主要产地而闻名。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观赏鱼爱好者和生物学家的心。

亚马逊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二千五百种鱼,以及一千六百多种鸟。亚马逊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十公尺,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两公尺半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此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七百六十公厘。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七十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

【亚马逊河系网】

亚马逊河全长六千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六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系网。以亚马逊河为主干的亚马逊水系是一个庞大的水系,其河网密度、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亚马逊河的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亚马逊河上游为乌卡亚利河(长2560公里)和马腊尼翁河(长1600公里),它们分别发源于秘鲁南部和西部的安第斯山西科迪勒拉东坡。两河穿越崇山峻岭后,在瑙塔附近汇合,始称亚马逊河。自此向东,流贯于亚马逊平原,至马瑙斯为中游河段(2240公里);马瑙斯以下至河口为下游(1600公里),最后在马腊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从乌卡亚利河源头算起,全长6400公里以上。沿途接纳源自安第斯山东坡、圭亚那高原南部、巴西高原西部与北部大大小小的支流,其中长度在1500公里以上的大支流有17条之多,如南岸的茹鲁瓦、普鲁斯、马代腊、塔帕若斯、兴古、托坎廷斯等河,北岸的普图马约、雅普腊、内格罗等河,都是源远流长的大河。亚马逊水系流域面积达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范围之广,为世界各大河所远远不及。

【地理】

此河横贯南美洲,水从冰川融汇而成的湖泊流出,汹涌奔流,在东面山坡上冲刷出气势磅砖的峡谷。由于冲出大量沙泥,河水浑浊,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称为白水河。还有一些支流流经沼泽,冲出腐植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地势渐趋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流至山下广阔的亚马逊盆地。

亚马逊河河源至河口间的高差不大,加之又处于赤道多雨地区,河床深、宽且平坦,流速很缓,适宜航运事业,马瑙斯港是亚马逊河的重要港口。

要想像亚马逊河之壮阔,几乎跟理解“无限”同样困难。亚马逊河共有一万五千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澳洲。主流河水很深,整条河有一半可容巨轮航行。远洋巨轮由大西洋经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鲁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

亚马逊河在入海之前形成巨大的河汊网,并与南面的托坎廷斯河和帕拉河汇合,浩浩荡荡流入大西洋。河口宽三百二十公里,其中两条河汊由马拉若岛分隔,该岛面积与瑞士相若。河口年平均流量每秒210000立方米,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600立方公里以上,约占全世界河流每年注入大洋总水量的百分之十四。在远离河口320公里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亚马逊河的黄浊河水,河水将这一带海水冲淡,因此人们把这一带称为“淡水海”。亚马逊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达南美洲的三分之一,亚马逊河共有一万五千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澳洲。主流河水很深,整条河有一半可容巨轮航行。远洋巨轮由大西洋经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鲁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水从冰川融汇而成的湖泊流出,汹涌奔流,在东面山坡上冲刷出气势磅砖的峡谷。由于冲出大量沙泥,河水浑浊,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称为白水河。还有一些支流流经沼泽,冲出腐植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地势渐趋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流至山下广阔的亚马逊盆地。 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的两倍,海拔不超过二百公尺。图中蓝色为干流和主要支流,绿色为一般支流。从中不难看出亚马逊河水系的庞大。

【现状】

亚马逊部分雨林辟为保护区,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边的亚马逊国家公园,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

据巴西太空研究全国学院发布的初步数据,亚马逊森林面积每年的消失率已增至近15%,森林面积已减少了19386平方公里。该机构称这一数据是根据卫星图片的比较中得出的,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差。据估计,1998/99年度亚马逊河森林面积消失了16926平方公里,最后的统计数据表明,实际森林消失面积达17529平方公里。至1999年,亚马逊河森林的消失面积已达569268平方公里,占森林总面积的14%。巴西政府现将亚马逊部分雨林辟为保护区,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边的亚马逊国家公园,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然而,目前的伐林速度若不减慢,亚马逊这片占全球林木总面积三分之二的广大森林,将在二十一世纪消失。

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的安第斯山区、横贯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河,全长64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是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有1.5万多条支流,河水流经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的全部或部分领土,组成了一张巨大的河网,罩在南美大陆之上。它的流域面积达705万平方千米,居全世界第一位,是尼罗河的2.5倍,约占南美洲陆地面积的40%。

亚马孙河流经的地方大都是赤道雨林带,所以流量特别大,居世界之冠。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2万立方米/秒;到了洪水期,可以达到20万立方米/秒以上。每年从马拉若岛附近排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773立方千米,占世界所有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8%。在离河口300多千米远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浑浊的河水。

亚马孙河还是世界上通航最长的河流 。干流自河口至伊基托斯 ,长3 598千米,一路均可通行3000吨级的海轮。1969年,美国地理学会考察队自秘鲁的圣佛西斯科顺流而下航行,直至巴西的贝伦,航程长达6187千米。这是世界上任何河流都无法比拟的。

亚马孙河的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6世纪西班牙人奥列雅在亚马孙河探险时,受到了当地印第安女人的猛烈进攻。这些女人勇敢剽悍,像希腊神话中拉弓搭箭的“亚马孙”女战士。后来,亚马孙也就成了这条河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亚马孙河口呈喇叭形,河面宽阔,涨潮时,巨浪汹涌澎湃。当地人常常发出“亚马孙纳”的感叹,意思是“湍急的巨浪”。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波涛汹涌时,小船常常被打翻,河名就是地方语“毁舟者”的意思。

亚马孙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热带丛林,各种树木交错生长,大大小小的河流成了一条条林中狭道。森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仅红木、乌木等贵重林木就有数百种之多。这里人口稀少,农业用地很少。船是人们的住宅和活动场地,商店、学校都设在船上,连集会、婚礼和葬仪也都在船上举行。

亚马逊河又名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亚马逊河全长644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逊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立方千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远古时期亚马逊河曾经是由美洲东部流向西部,注入太平洋的,后来地质运动,安第斯山脉隆起,河的流向也就相反了

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在奥比杜斯(Obidos)峡谷,河水受到限制,亚马逊河宽仅1.6公里(1哩)多。在中等水位以下河道的平均深度为61公尺(200呎)馀,在巴西境内大部分河段深度超过46公尺(150呎)。从贝伦溯流而上有几处水深的记录达到91公尺(300呎)以上。但在秘鲁的边界距大西洋约3,219公里(2,000哩)处的海拔高度不足91公尺(300呎)。在欣古(Xingu)河口的上游,无河心岛屿的永久河床的最大宽度为13.6公里(8.5哩);在洪峰期间,当蓄洪区蓄满洪水时的河面宽度扩大到56公里(35哩)或更多。亚马逊河每小时的平均流速约2.4公里(1.5哩),在河水氾滥时流速大为增加。 由於在整个流域内全年雨季的时间不一致,亚马逊河的上游每年有两次汛期,并交替受到发源於秘鲁安地斯山脉的支流和发源於厄瓜多尔安地斯山脉的支流的影响,前者的雨季为10∼1月,后者的雨季为3∼7月。这种交替影响到下游很远的河段方才消失,两次汛期逐渐融合为单一的汛期。因此,从11∼7月下游的河水缓慢上涨,达到高峰,然后回落,直到10月末为止。有的地方汛期的水位比枯水季节的水位高12∼15公尺(40∼50呎)。以4个大致等距离的地点为例,在伊基托斯高6公尺(20呎),特费(Tefe)高14公尺(45呎),奥比杜斯高11公尺(35呎),贝伦高4公尺(12呎)。内格罗河水在2或3月雨季开始后上涨,6月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与亚马逊河一同回落。 上千年来亚马逊河不受限制地蜿蜒於辽阔的洪氾区,出现一系列河曲瘢痕、牛轭湖和近来废弃的故道。当淤泥和沉积物一旦足以降低河道主流的流速时,在洪峰期河水将溢出现在的天然河堤,冲刷出一条新河道。同样,新河道在几年或几十年内不断淤积,河流又会再次改道。尽管如此,大部分河段内河水是沿著笔直的河道而流的。但在每一次洪水季节仍不断有沉积物再次充填由河水冲刷出的宽阔河谷,并有大量的淤泥淤积於沉降盆地内。与河水的流量相比,洪氾区的范围不算很大。淤积区一般宽19∼48公里(12∼30哩),周围为陡峭的悬崖。这些悬崖受到河水猛烈冲刷的地方,产生「陷落的土地」(terra caida)。 亚马逊河的所谓黑水诸支流——包括欣古河、塔帕若斯(Tapajos)河、内格罗河、特费河及特龙贝塔斯(Trombetas)河——很少或者没有淤泥,部分原因是发源地的土质为白沙土。塔帕若斯河及欣古河的河水呈浅碧玉色,因为它们同内格罗河一样不能大量溶解腐殖物。在这些支流注入主流处因河水受到阻塞形成淡水湖,其形状、宽度和深度类似海上溺湾(漏斗形河口湾)。 海潮涨落的影响通常抵达距入海口约966公里(600哩)的奥比杜斯峡谷。一种称为波罗罗卡(pororoca)的激潮有时於春潮之前出现在河口湾,来势汹涌,水位不断上升,以每小时16∼24公里(10∼15哩)的速度向上游涌进,一面1.5∼4.5公尺(5∼15呎)高的势不可当的水墙展开在主流及支流的浅水面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河不可能形成三角洲。河流每天注入海洋的沉积物估计有1,500万吨,大部分被沿岸洋流向北冲走,沉淀在圭亚那地区的沿海。一群时隐时现的岛屿和浅沙滩已在从北角(Cape Norte)稍北处向南并向内陆到沿亚马逊河口湾的北缘为止的长160公里(100哩)沿海地带出现。 亚马逊河流域均处在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5~27℃,年均降水量多在1500~2500mm。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地区。流域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均匀,亚马逊热带雨林干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均得到补偿,终年丰沛,季节变化较小。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9300亿m3,为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11。河口平均流量为17.5万m3/s,洪水期最大流量在22万m3/s以上,枯水期最小流量也大于2万m3/s。河道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幅超过20m。由于亚马孙河的干流和右岸支流均位于赤道以南,所以河水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右岸支流,赤道以北的左岸支流只对于巍洪水期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对枯水期的水量起补偿作用。因赤道南北雨季不同,所以亚马孙河流域每年有两次大洪水,高洪期发生于3~6月,最高水位发生在6月,其洪峰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40%,次洪期出现于10~11月;而6~9月则为枯水期,枯水期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14%。 亚马逊河流域地势低平,河流比降较小(约为1cm/km),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可高出平均水位10~15m,大水淹没中下游洪泛区(面积大约5万km2)两岸80~250km宽的平地,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呈现一片汪洋。平水时,中游马瑙斯附近的河宽也在5km以上,下游宽20km,河口段宽80km。因此,亚马孙河又有“河海”之称。 亚马逊河河口地区,由于近期下沉作用的影响,河水带人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冲走,所以未出现三角洲,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达320km,为海潮上溯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当大西洋海潮入侵时,海水逆流而上,堵截了顺流而下的河水,形成1.5~2.44m(有时高达4m)的潮头,潮水之大有时还能深入距河口965.6km的奥比多斯。大潮时,常形成5m高的水墙逆流而上,其声传至数公里之外,气势磅礴,景色壮观,当地人称之为“亚马奴”。 亚马逊河本身及其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大多数支流,由于河水挟带着大量的泥沙,且泥土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营养物,故河水呈白色略带淡黄。而发源于亚马孙河流域北部地质年代十分古老的内格罗河,其水色呈黑里透红(微红),并显强酸性(pH值为5.1)。当内格罗河在马瑙斯附近汇人亚马孙河后,一白、一黑的两支水流并排下流约80km,黑白分明,互不掺混。发源于巴西高原上远古岩层中的支流(如塔帕若斯河、欣古河),河水则是清澈的。 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河流,其悬移质浓度最高(一般大于0.2kg/m3),说明这些河流容易受冲刷的影响,被称为白水河。发源于高原地区和大陆冲积层的黑水河和清水河,其悬移质泥沙含量最低(小于0.02kg/m3,如内格罗河)。主要发源于安第斯冲积层的河流以及上游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的河流,其悬移质浓度为中等(0.05—0.1kg/m3,如普鲁斯河、雅普那河)。亚马孙河的悬移质分布季节性特别强,其原因在于亚马孙河各支流中泥沙的沉积与重新移动和周期不同。亚马孙河每年携带人海的泥沙量约3.62亿t,在远离河口300km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黄浊的水流。 每年亚马逊河流域降水总量149000亿m3(或降雨深度2150mm),其中111500亿m3为来自流域外部(主要来自大西洋一侧)的水汽;来自流域内的水蒸汽(即局部水循环)占23%(34000亿m3)。降水量中大约一半(73300亿m3,占49.2%)通过蒸发又回到大气之中;约69300亿m3(占46.5%)的径流流入大西洋,其余的6400亿m3(占4.3%)则包括渗漏损失(地下水补给)以及决定水量平衡诸要素的误差。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约6400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河。在南美洲北部。据估计,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动的水约有20-25%在亚马孙河。河口宽达240公里,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公里内的海水变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条,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公里。20条超过1000公里。
亚马孙河
亚马孙平原位于亚马孙河的中下游,南美洲北部,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有特征;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地形
亚马孙平原的地形总体特征是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亚马孙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米~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亚马孙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由于近代沉降的作用,在亚马孙下游的河口附近并没有形成三角洲。
气候
亚马孙平原的全部地区的气候分布都是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赤道多雨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2500毫米之间。
水文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就是位于亚马孙河流域的马孙河。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为世界第二长河。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布,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不良。河口宽达240千米,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千米内的海水变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条,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千米。亚马孙河的流域面积约是705万平方公里,河流沉积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公里地区。
自然资源
亚马孙平原植被茂密,种类繁多,其中特有物种占1/3。据估计,林海中大约积蓄着8亿立方米木材,约占世界木材蓄积总量的1/5。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巴西樱桃果、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巴西樱桃果树可长到80米高,樱桃果的含油量为73%,可以食用,比芝麻和花生的含油量要高很多,同时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而且数量庞大。热带雨林中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亚马孙河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孙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10米,重达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5米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两2.5米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此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76厘米。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食人鲳、海伦娜闪蝶、勐仑王莲等都是亚马孙平原的原产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