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度的价值论 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简答题)

作者&投稿:宠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管理的本质意义上来讲,管理就是服务,学校的制度管理尤其如此。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各种制度更应该体现“人本性”、“人文性”和“亲和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理念,使“服务管理”理念在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里得到强化,进而得到认同,最后内化到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去,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时刻避免冷漠的态度和盛气凌人的作风。同时,在制定制度时,要有一种服务心态,多使用那些富有人文性的语言,避免冰冷生硬,使制度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者时刻树立起一种服务的意识和服务的习惯。如果学校管理者没有把为教师服务当作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把服务管理当作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是很难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好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具有较高的服务技能,而服务技能主要体现在管理的指导水平上。学校的“管理服务”区别一般的其他服务,不能一提到“服务”,就是指“服务态度”,更多的则是指“服务的指导水平”。一个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没有深刻理解的学校管理者,是无法制定出具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样,在执行制度和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也无法进行指导性的服务管理。因此,加强学校管理,一方面需要把那些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提拔到学校管理岗位上来,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提升他们的管理指导水平。 规范是学校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校制度中的“规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制度的规范,二是规范的制度。所谓“制度的规范”,就是说,学校的各项制度要“健全”。所谓“规范的制度”,就是说,各种制度建立健全以后,还要做到“规范”。如果一个学校有了“制度的规范”和“规范的制度”,毫无疑问,它将会为这个学校的有序管理奠定一个初步的坚实基础。
建立健全和规范的学校制度,一则可以逐渐摆脱“人治”,使教师不再看领导的眼色行事,而是遵照制度行事。二则可以逐渐使学校的人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起来。三则可以使教师能够在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去进行各种活动,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
如果说,“制度的规范”和“规范的制度”是学校制度的立足点,那么“指导”则是其关键点。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指导,没有指导价值的制度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效能。这就要求,学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要具有指导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惟有如此,制度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制度最忌讳束缚和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会缺乏主动的创造空间。只有当学校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时候,才算达到了制度制定的预定目的。



学校规章制度的价值~

http://gongwen.eduboss.com/

找找看吧

 在现阶段,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秩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应追求的基本的价值目标,是设计现代学校制度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的指导原则。
  1.优化教育秩序
  可以大体上把教育秩序分为三等:
  ――没有教育秩序;
  ――有基本、正常的教育秩序,但未达到“优”的程度;
  ――有经过优化了的教育秩序。
  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秩序基本上处于第二类:有基本、正常的教育秩序。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秩序混乱。例如:部分地区和学校乱收费,部分学校领导班子乱开支,部分教材和教辅发行部门的管理混乱,部分学校随意删减智育以外的德、体、美等其他课程。在有些学校内部,权利高度集中,有关的民主制衡机构和民意机构(教代会、教育工会等)形同虚设。这些都表明:基本的民主决策的秩序尚未形成。
  我们要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逐步优化教育秩序。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最低要求。
  2.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制度的调整来促进教育公平,是世界近现代教育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普遍的重要原则。当今发达国家教育界比较认可的教育公平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其中包含了在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的基本均等。教育公平的价值观经历了从追求入学机会均等到追求享受较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均等。
  尽力缩小教育差距,应当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过程中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方面、决策之中和实践过程里找不到“公平”二字,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其时代性、民主性、公平性等特点也无从体现。
  3.提高学校效能
  对于学校效能的定义,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认识。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Peter Mortimore(1991)认为一所有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做预测所应该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学校效能基本上反映的是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程度,它以学生的进步程度(增加值、提高程度)而不是学生毕业时的学科成绩作为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同时探讨影响学生的进步程度的各类因素来评价学校的质量。

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答:因此学校在改善硬件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在校园文化中体现这一理念,并以此激励、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三) 强化学校管理行为中的校教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促成教育价值的尽快转变。 学校教育价值观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其功能,从而决定教师们的行为取向。学校制度文化应该显示“以...

新西兰的国家核心价值观
答:自1907年新西兰独立到二次大战期间,所有学校普遍实施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具有英国传统绅士风范和新西兰国家观念的公民,其中,毛利学校还注重传习毛利民族文化传统及其特有的价值观。 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导权向个体自我选择转移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西兰受价值相对主义理论的影响,认为学校价值观...

如何理解现代教育中的永恒主义教育
答:这种教育目的论是错误的:第一,在实践上,导致一种在内容上五花八门、枯燥无味的课程。第二,在实际上行不通,不能适应美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第三,人的使命是改造环境,而不是适应环境。第四,排斥任何价值标准的考虑,不管环境好坏,都要适应。这样,以适应环境为基础的教育制度最终成为一种不提价值问题的教育制度。

学校管理学的学科定位有什么价值?
答:理论意义: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不仅它自身需要发展和完善,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还原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由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而来的行为科学理论沿着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马斯洛把人看成是心智成熟的自我实现人, 麦格雷戈的超Y理论对经济人和社会人...

全人教育论的全人教育论主要内容
答:小原国芳认为,作为“全人”的内容是有其价值论的体系的。而从来的教育研究将此问题忽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因为只有确立了价值体系问题之后,才能够确立教育的理想,才能正确选择各种学科课程,才能正确规定各项教育作用应占有的位置。所以研究文化价值体系就是研究人的教育本身。他在介绍了几位西方教育家和日本...

校园文化建设有什么标准?
答:1、定期开展“校园文化”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是需要宣传的,定期开展“校园文化”主题班会,是一种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好方法。在班会上,学生能和老师、同学互动,直观地了解校园文化。2、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倡导学生爱护环境。想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很重要。如果学校环境很差,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答:回国后,他根据中国社会现状,开展了平民教育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创立了以生活教育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论。本文通过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比较,进一步分析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凸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推动学陶师陶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一、学校与社会对...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答: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立人之本。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道德观。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诚信教学。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等方式记录学生的诚信状况,并将其与评优、贷款、就业...

简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与重构
答: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人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社会文化和单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相比,...

什么是国际价值论
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世界经济学部分是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我们把国际价值论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第二基石。不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来看,或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来看,新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都应该包括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世界市场经济的世界经济学部分。 一、马克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