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文学作品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

作者&投稿:戚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鉴赏文学作品包括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鉴赏文学作品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来展开,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容易导致思路胡乱,不得要领,乱说一气,甚至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具体来说,按照三个层次来展开回答。

首先,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入手来鉴赏。语言主要包括: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指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双关等)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作品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

其次,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选择材料、安排情节、刻画人物等方面的特色;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创造性。高考常考查的表达技巧主要有:情景交融、反衬、烘托、运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等。
  以杜甫的《蜀相》这首诗歌为例,来具体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初次接触这首诗,我们首先要通过语言来感知它。所以,鉴赏文学作品,抓语言是关键,这叫纲举目张。因为是诗歌,语言的要求就更严格。诗歌语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含蓄性,精练性。古代诗歌属于和乐歌唱的一种艺术样式,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性。我们要有这种语感的常识,要敏锐感知到这种艺术样式的特点。只要我们通读一遍全诗,就能明显感觉到这一点。
  杜甫在这首诗里,运用“何处寻”、“柏森森”点明丞相祠堂的具体位置,告诉我们那里一派优雅静谧的气氛;然后缓步来到祠堂,祠堂里面的环境与景色映入眼帘,“碧草”、“黄鹂”采取极具视觉冲击的色彩告诉读者,诗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来拜谒祠堂的。难道仅单纯地写了环境吗?当然不是,因为还有“自”、“空”这两个修意味深长的饰语词。既然祠堂里景色如此绚烂,诸葛亮建立了如此的功绩,理该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前来拜谒才是,但祠堂台阶上遍生杂草,一片茂盛,想来此地人迹罕至呀!春来秋去,衰草萋萋,陪伴着祠堂,令人黯然神伤;树上的黄鹂鸟婉转悠扬悦耳的鸣叫声无人来聆听,一片萧瑟冷清的景象。这两句诗写景,但韵味深长,传递出诗人对丞相身后落寞的叹息。我们若再进一步思考,杜甫为什么到人迹罕至的祠堂里来了,这不正是他落寞心情的写照吗。试想,一个春风得意之人,怎么会想起到这样的地方散步呢?“天下计”、“老臣心”概括地勾勒出诸葛亮一生主要的丰功伟业。“身先死”、“泪满襟”暗寓鞠躬尽瘁的品格,也为他未竟的事业深表惋惜。从语言上分析,诗人通过这些极富传神的句子,委婉表达出对诸葛亮的仰慕,对自己失意人生的感慨。
  其次,我们通过作品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及其作用与效果。律诗的对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内涵。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逃难,流落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过着寄人篱下的凄苦生活。严武死后,杜甫生活没有着落,回想自己年轻之时,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一番贡献,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然而,自己终身失意,空有一腔抱负而付之东流,现在老大无成,无所建树。怎么不能感慨万端!想起成都郊外的武侯祠,缅怀诸葛亮功业的同时,对他能够遇到刘备这样的明君无限羡慕,正因为有刘备而让诸葛亮建功立业,扬名后世。自己怎么就不能像诸葛亮那么幸运呢!所以,诗人羡慕诸葛亮,其实是羡慕诸葛亮的运气好。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含蓄地批判李唐王朝不能任用贤才。这个情感十分委婉,要通过仔细涵咏玩味才能体会到。所以,这个情感隐藏得很深的,这样,诗的风格就沉郁顿挫了。
  艺术手法上,主要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上下结合,抒发自己浓郁的情思。
  所以。鉴赏诗歌,一般按照这个方法来回答问题,就全面了,也就深刻了,得高分是比较容易的。

艺术鉴赏并非少数人的专利,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艺术能在任何人身上产生作用,不管他的文明程度和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不管他处在某种进化的阶段上。”文学也不是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鉴赏,但读者应该有一定的鉴赏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为了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必须打好文学作品鉴赏的基础,克服文学鉴赏中的心理误区,必须在实践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先在引导下做一些鉴赏训练,然后发挥主体作用,在积极的鉴赏实践活动中,使自己的鉴赏能力越来越强。首先要多看书,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要多看名著,名著之所以称之为名著,是有其内在道理的,看多了,你就会体会到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名著你都会喜欢,不同的阶段,你会产生不同的爱好,所以尽管挑你喜欢的看,名著何其多啊,千万别勉强自己~其次是要多看书评,尤其是对你来说心有戚戚的书,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欣赏角度不同,你会发现,某些你没有想到的感想,而在别人的评论中有了一种启发,慢慢的你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鉴赏力了~

从它的结构,内容啊

要从很多方面进行的。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的基本途径

感受、体验与分析、阐释。

文学作品的双重结构:情感、心灵层面与事实、思想层面。情感、心灵层面的接受途径是感受、体验,事实、思想层面的接受途径是。

感受、体验是文学欣赏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中那些活的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感受、体验是指以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作品,拥抱作品,心灵与心灵相对话,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在这里,欣赏者心理中没有概念的干扰,没有逻辑的介入,一切都是感性的、直觉的。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那活泼流动的生命信息,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全身心处于愉快陶醉之中(马斯洛心理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精神的盛宴,是心灵的狂欢,这是最大的艺术享受。

必须通过感受体验才能把握的艺术因素,也不应排斥和拒绝“过程”之外的分析、阐释。分析、阐释可以使感受体验更明确更稳定更深刻。文学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对于要表达的东西往往不直说,而是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深地寓于形象背后,如果仅凭感受往往很难把握它。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理性分析,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炼和阐释。而且,愈是优秀的作品愈需要分析,愈有分析探索的价值——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二、作品的构成因素
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古今中外的说法各不相同。西方结构主义美学将作品分为符号层、形象层、深层结构层;现象学美学将作品分为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图式化观相层。中国人一般把作品分为言、象、意三层。笔者认为言、象、意三层次说最切合文学作品实际,简单明快,易于理解,易于把握。这里我们就这一分法略作一些解说。

言——语言层

1、 音韵、节奏的意味;

2、 字词的暗含意;

3、 语气与文体。

言——语言,相当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音乐艺术中的声音、旋律,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媒介、材料。文学由语言组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作品的外形式,因而也是读者接受作品的中介、桥梁和通道。

(一)有音和义两方面。

这两方面都参与了文学的艺术建构,成为文学的艺术性的构成因素。

1、 美包括音韵和节奏两方面。
2、 文学中字词除了字面直接意义外,往往还有暗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联想义等)

3、 在语言层面,还应该注意把握的是语气(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叙事语调)和文体。语气能传达发言者或叙述人的情感态度,文体能体现作者的创作个性,创造特殊的意味。

象——形象层

运用语言的直接任务在于描绘、创造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

1、 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意境、氛围;

2、 在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背景)、景物等。

意——意蕴层

1、 表层意蕴,

2、 深层意蕴。
言、象、意的抽象,是人们对文学作品人为的拆解,是运用理性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其结果是将整体化为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如七宝楼台的雕梁画栋,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然而合在一起却通体皆活,俨然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这个活的生命不是诸具体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所以当诸因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超越各具体因素之外的系统质、综合质。正如人的生命体由各器官组成,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又远远超越各生理器官的具体功能。

系统质、综合质主要表现为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等等。(中国式的整体、直觉、模糊)

艺术因素的组合不是自发的,艺术整体的建构不是自动的,而是人为的,是作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获得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使用,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手段,是艺术效果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西方式的分解到最小的部分,各个因素的功能分析。)要透彻地理解作品,还要注意了解作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

作家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时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感受力(过敏叫神经质,轻则称多愁善感),对人生有深刻的悟性、有洞察能力、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并善于构思,会融思想感情于形象、声音等感官对象中,最后,是具备过人的语言塑造能力,熟悉特定体裁的妙处。
文学创作过程,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积累成为记忆中的表象,再将生活积累的表象,生成能够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巧妙转换成文学语言的过程,以传达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思想情感。

欣赏的过程,是读者将语言解码编辑,根据作品的蓝图,调用自己的生活储备(包括语词记忆、表象记忆、情绪记忆),在自己心中重构审美意象,并进行二度审美体验,将作品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而感受、释放与作家同构的情感的过程。
希望你能用的上啦!

感受、体验是文学欣赏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中那些活的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感受、体验是指以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作品,拥抱作品,心灵与心灵相对话,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在这里,欣赏者心理中没有概念的干扰,没有逻辑的介入,一切都是感性的、直觉的。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那活泼流动的生命信息,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全身心处于愉快陶醉之中(马斯洛心理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精神的盛宴,是心灵的狂欢,这是最大的艺术享受。

关于诗歌鉴赏
答: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

文学欣赏的角度
答:在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也要尝试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只有透过字里行间的"表象",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更深层次的意境,进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熏陶和感染。文学欣赏对作品语言符号的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分为感知、体味、领悟三个阶段,具有差异性和...

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
答:对于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要进行到什么程度,往往取决于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作品的风格、时代的要求等。一般说来,我们要遵循文本,避免自由联想无限上纲,把文本读成政治教科书一般。当然也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对写作特点等方面的鉴赏评价同样需要实事求是。如2006天津卷第19...

如何通过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感情色彩鉴赏其主题思想
答: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总是以生动感人的语言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特点 塑造艺术形象, 总是熔铸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 鲜明地表现在作品语言上。从语义和句式的特点入手,鉴赏作品的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运用的技巧:一、要懂得语言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二、要了解不同句式的不 同作用,三、要结合文章具...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答: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

如何做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
答: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是新《考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热点考题是关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而现代诗歌的鉴赏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来鉴赏现代诗歌呢? 从高考的命题实际来看,现代诗歌的测试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对艾青诗 《我爱这土地》的赏析等。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

语文高中古诗鉴赏怎么回答?给个大体的脉络
答:1.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

浅谈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_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答:高考中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了解诗歌的妙处,简单表态,作出判断,还要求考生从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考查。这一类型题学生答题较差,得分较低,怎样才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答题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

中考语文赏析题解法?
答:考题在鉴赏作品的语言时,常常涉及以下内容:⑴分析作品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⑵理解作品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⑶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含:⑴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⑵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

语文做诗歌鉴赏题有什么方法?
答: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是E。二、考查方式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