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人 中国还称为什么?中国人又还称为什么?

作者&投稿:祖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夏文明五千年 什么是“中国人”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来创新和延续的。即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我们这个栏目的嘉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文昭。

主持人:文昭您好!

文昭:主持人好,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前面几期的内容我们都是在谈华夏文明的“衣冠之美,礼义之大”。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中国人”。我记得你在我们节目的第一集说过,“中国”是一个文化和心理的概念,不是一个血统的概念,今天可不可以详细解释一下?

文昭:好的。其实中国跟华夏都不是血统和民族的概念,而是文化和心理的概念。当然我们现在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为“中华民族”、称自己是“华夏儿女”或“炎黄子孙”。但这种民族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基本上是十九世纪中后期以后,由于中国和欧美国家有了频繁的交往,整个地理和世界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到自己在地理上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在文化上也开始怀疑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这之后将中国人视为世界上诸民族当中的一个。又由于国家的贫弱、在对外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凝聚人心以振兴国家,一些知识分子非常强调中华民族的概念,于是民众中的民族意识也渐渐形成了。

主持人:那你的意思是说,在更早的古代,古人其实是没有今天人这种民族观念的,那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呢?

文昭:应该说在清朝中期以前,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对自己的认知方式都没有什么改变。华夏族人就是拥有一套完备的礼乐文化、并且遵遁这些文化所指出的道德伦理的人。其实也没有“华夏族”这一说,用孔子的话讲,这群人就叫做“诸夏”,因为当时是东周时期,中原由许多诸侯小国组成,它们都奉行这套礼乐的规范,所以叫“诸夏”,而在此范围之外则统称为“夷”,但具体的讲,东方以渔猎为主的部族叫做“东夷”,陕西、甘肃一代的游牧部落称为“西戎”;江汉平原以南,今天的湘江、珠江流域、直至岭南的广大地区的部落被称为“南蛮”;而今天的长城以北的游牧部落则被称为“北狄”。所谓戎狄蛮夷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历朝历代的版图都在变化,上面所说的地区陆续也并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但是以礼乐文化推行的地区才叫“中国”的认识没有变。也就是“中国”的内涵没有变、地理范围在不断地变。古人并没有今天人所认识的“中国”的概念,“国”的本意是指有城墙的城市;而今天所说的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古人那里叫“天下”

主持人:“蛮夷”听起来好象是句骂人话,是说人野蛮、不开化、文明程度很低。一直都是么理解的么?

文昭:文明形式上的不发达,不完备,生活状态很原始,有一部分这样的意思。但内涵的核心还不是说文明的形态落后。今天人理解的文明概念,主要是看物质和技术成就。你住的是结构很完备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他住的山洞、窝棚;你穿的是丝绸、他穿的兽皮麻布。于是你很文明、他很野蛮原始。今天的人是这样看,但中国古人从根子上还不是这样看,他所说的“蛮夷”主要是指人性上的残忍、放纵、贪婪、争夺、为利益驱动而不辨是非,主要说的是这个。

主持人:那就是说,古人认为有礼乐文化教化的地区人们更多的体现出善,而没有这种文化推行的地区,人们行为则更多的表现出恶,是这样吗?

文昭:在中国古人的眼中是这么看待的,所以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就是说在没有礼乐教化的地区,就算是有国君来管理老百姓;也不如华夏诸国里面有礼乐教化,但没有国君管理来得好。后面这种社会,要更安定、更和谐。所谓礼乐、是个形式,是文明的外在形态,有华美的冠服、有动听的音乐、恢宏的建筑、庄严的礼仪,关键是要用这些外在的形式来启发和加强人性中善的部分。孟子曾说人性中有四种最基本的善的部分,他称其为“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就是说同情心、羞耻心、礼让之心和分辨是非之心,分别对应着儒家推崇的仁、义、礼、智四种品格,所谓的教化,就是加强人性中这些善的成为,让它们支配人的行为。去抑制相反的残忍之心、无羞耻之心、争斗之心和为利益驱动而不辨是非之心。

主持人:中国古人这些想法是非常好,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会不会在文化显得有些狭隘呢?因为当今世界推崇的多元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前要沟通和互相理解。即使是在古代,在中原地区之外居住的人,生活状态虽然原始,可能十分淳朴。而且在当时的中原文明之外生活的人,同样有许多人具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之心这种品德,一概称之为蛮夷,会不会不够公平?

文昭:这就是我们如何在今天的条件下去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因为我们今天居住的世界使我们有比古人更广阔的眼界、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两三千年前的古人一生的活动范围都非常之小,也没有现代化的传媒,能获得的信息非常少。而我们今天可能很轻易地接触到各种不同文化。文明的表现形态确实是千差万别,比如服装的样式、音乐的风格、建筑的风格不同地区差别各异,不能说某一种形态的文明就唯一地代表了人性中的善。善良和美好可以有许许多多种方式的呈现。但是我们要体会的是祖先的用心、他们广阔的胸怀。在那个时代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人类的眼光还非常狭隘,人性中善恶的两部分表现得十分明显、对立性也很强。你是本部落的人,就把你作为亲人看待,对你非常的好;如果你不是本部落的人,基本就不当作人看待,就可以去杀戮、抢夺、或者把别人变为奴隶。而我们的祖先是一种世界主义者的宽广眼光,并不是狭隘的居住地或是血缘来区分敌友。所谓恻隐之心就是普遍的,对任何人都要有同情心,包括敌人。只要你认可以这些基本的伦理和价值观,你就是我们华夏族的一份子,并不看你的出身和血缘。

主持人: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华夏族并不真正是一个“族”,而是包括了各个族裔的,接受一套共同的道德伦理的人群。

文昭:对,这么说是比较准确的。孔子说: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就是,你即使是中国人,到了夷狄的地方去,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事,你就是夷狄;你即使是蛮夷部落出生的人,来到中国,按照礼乐的要求去做事,你就是中国人。子夏曾说:“一个人如果能尊敬贤者而又不好色,事奉父母能竭尽心力;事奉国君能舍身忘私;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尽管不识字,也没有正式接受过儒家的教育,我也必定说他是学成了的”。就是说,所谓礼乐、文明、教化,最终都是看个人内心行为是不是达到了要求。而其他一切外在的东西是不看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判定是否是华夏族人,是看个人的,不是看群体的。不是说某一群人因为具备了某种血统,他们就都是华夏儿女。而是要看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你的内心和行为是不是照华夏文明的要求去身体力行的。

文昭:所以这和今天的人理解的“民族概念”差的很大。近代的“民族”概念是个群体特征,你在人种、血缘、风俗上归为某一类,你就是某一个民族,这个身份是与生俱来,你自己没法改变的。而我们古人的“华夏子孙”这个概念并不是这样,是看你的内心和行为,是针对每一个个体的。有个故事,唐宣宗大中二年,有一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取名李彦升。他在中国居住久了,汉语十分流畅,而且熟读四书五经,于是也要报名考进士。还得到了宣武节度使卢昀的推荐。这件事在当时的朝庭还引起了辩论。那会儿还没有“永久居民身份”这一说。一个外国人,可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应不应该有公平的机会,考中了是不是也要做官呢?最后辩论的结果是,他既然读了四书五经,内心接受了圣人之道,那就是中华儿女,既然是中华儿女,当然就能参加科举考试,就能做中国的官,就和其他士子完全平等。最后这个李彦升最后真的是考取了进士。到底什么叫做“中国人”,这个故事能说明得十分透彻。

主持人:这样看中华文明真的是有十分广博的胸怀,可能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兼容并蓄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传统,延续了五千年吧。像李(lǐ)彦(yan)升(shēng)的这种事,即使在当今的社会、在比较开明的国家也不容易出现呢!

文昭:中华文明就是这个传统,不管你是哪一个族裔,来自于哪一个地方。就算是以战争的方式入主中原的,只要你认可这里的伦理和价值,就把你视作我们的一份子。也是因为如此,许多军事上的征服者,最后被中华文明所征服,今天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你要问中华民族的血缘构成是怎样的,要从血缘上和别的民族区分,实在是分不出来,各种来源都有。但说我们的伦理和价值观,也不是泛泛而论,还是有一个具体的代表,就是延续了数千年的以儒家为代表的文明的“道统”,它是中国政治文明、社会伦理的正统代表。孔子曾经写过一本史书,叫《春秋》,后人反复说“春秋大义”,也就是说最最重要的原则、最最重要的道理。是通过“春秋”这部史书体现出来的。“春秋大义”是什么呢,用四个字可以概括,就叫“华夷之辨”,也叫“夷夏之辨”。就是华夏和夷狄的区别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原则。这是构成我们民族文化基因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你如果在传承中都失去这个基因了,当然也就不再是这种人了。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什么叫“华夷之辨”这个顶重要的问题,我们下集来说,谢谢文昭。

有中国国籍的都是中国人。

华人指的是什么人?~

华人就是所有属于中华民族的人民的简称,包括国内、海外的。

“中华民族”实际上应该包括:
一、 汉族(也无论是居于国内还是国外)。
二、 居于国内的各个少数民族。
三、 海外华人(包括未入外国籍的华侨与已入外国籍的华裔)。

中华民族其实是近代社会才正式出现、使用的一个泛称。中国现在提倡的是大一统,所以这形势下,有“中国血统”的人指的不单汉族血统,就是说56个民族都是。

如果一个中国朝鲜族人加入外国籍那他算是华裔,比如加入美国籍,那他就是所谓的“美籍华人”。

至于金发碧眼者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觉得应该不可以算是华人,只能叫“中国籍X人”。

1、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
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2、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是中国人的自称。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常引以为豪。
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与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上有不少民族消亡了,其中不乏有为人类作过杰出贡献的民族。
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虽然经历了和自然及敌人的严酷斗争而不解体,并日益繁荣,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光辉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龙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中国称为华夏
先秦的华夏仅仅用来代指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 ,再加上行周礼与臣服于周朝 的宋、陈等异姓诸侯。不守周礼又称王的吴国虽是“周之胄裔” ,也被视为蛮夷。
作为轩辕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郯国一时被视为“中国” ,一时被视为“四夷” ;陆终的后裔邾国 及轩辕黄帝的后裔莒国 也曾经被鲁国视为“蛮夷”,而与鲁国同属姬姓王族的晋国则可以被视为“兄弟”。
4、中国称为神州,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中国) ,是属于黄种人汉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
5、中国称为九州
九州,又名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又称为“汉地九州” 。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
汉代以后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 ,九州等同于汉地 。又有“东夏” 、“南夏” 、“西夏” 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1912年后,“中国”是指代含有汉地、藏区等各个民族地区在内,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英语问别人“你是中国人吗?”应该怎么说?
答:你是中国人吗?英文:Are you Chinese?中国人 英文:Chinese; Chinaman; Chinee;

日语问你是中国人么的三种回答
答:はい、中国人です。はい、そうです。はい、出身地は中国です。

中国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答:这个不好说。即便作为中国人的中国人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去概括。中国人与中国文化、是互相包含的。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创造了中国人。只能从几个点切入、去想办法了解、但不一定就能了解透彻。首先、中国人很勤劳。古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国人似乎先天的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在...

中国人跟中国公民是一个概念么?
答:1、中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居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受中国法律的保护和制裁 2、中国公民也是中国居民,但是中国居民不一定是中国公民,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中国居民。3、中国公民拥有中国国籍,中国居民不一定有中国国籍,持有他国国籍的人也可能是中国居民 中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国国籍,...

中国人在国内通常叫外国人“老外”,而外国人在他们国家叫中国人又叫...
答:越南是一个例外,在古代的时候,越南只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小国,越南人会习惯的称呼中国人为北朝。 在俄罗斯,他们主要称呼中国人为契丹人。这主要是因为,契丹人建立起来的辽国,而辽国对于当时的俄罗斯也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欧洲称呼我么的叫法 外国称呼中国人的称呼,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自称中国人?
答:1、现在的中国人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称呼。恐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才能算中国人!但是这里面有很多人或许又不说自己是中国人!很多概念:中国人、华人、中华民族、汉族、香港人、澳门人、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这个概念不好界定!2、查二十四史 中国人出现过很多次,但都不是现在的中国人的意思。

什么使你成为中国人,你自己身上具有的中国文化标志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明明从来都不是中国国籍,李小龙凭什么被认为是中国人?
答:1,以血统主义和文化传承为依归来认定中国人。依据这一条,李小龙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因为李小龙的血统是中国人血统。同时,李小龙是在香港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之下接受教育并长大成人(李小龙18岁以后才离开香港)。一个人的血统,是永不可变的,是与生俱来的。(注:由血缘而结成的亲戚系统,我们...

中国人是怎么样的?
答:中国人怎么样的?这是要看在哪个角度来看,在外国人眼里,是中国人特别的勤劳,能干,能吃苦,对金钱很有强烈的欲望,在全球来说,华人都是别国人里很有钱的人,因为在中国人心中,总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因而通过金钱来弥补自己的内心。还有中国人特别喜欢存钱,尤其是老一辈的,他们是经过了物质匮乏...

“你是中国人吗”的韩语怎么写?
答:이예요(사람입니까?发音是(饿的 那拉 撒拉米也幼)我是中国人 : 저는(나는) 중국 사람입니다.发音“则嫩(那嫩) 中古 撒拉米么呢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