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知识--有哪些经典的、著名的战役

作者&投稿:宰父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苏联军队在卫国战争中对德国军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苏军在这场保卫战中所取得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形势,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德国法西斯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同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作战目标。7月17日,德军开始猛攻斯大林格勒,企图侵占该城,切断伏尔加河,控制高加索地区,然后北攻莫斯科。经过3天激战,德军很快控制了斯大林格勒以南和以北的伏尔加河流域。德军在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和第4坦克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的指挥下,多次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均因遭到苏军的顽强阻击,一直未能攻下这座城市。在这次战役中,德军先后投入150多万兵力。

德军9月抵达斯大林格勒市郊区和工厂区,但他们遭到工人战斗队的英勇抵抗。10月中旬,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苏联防御部队几乎被逼到伏尔加河畔。随着冬天的来临,德国军队的供应开始接济不上,他们的坦克在巷战中也没有用武之地。11月19日,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同时转入反攻,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德军22个师33万人,并于12月粉碎了德军的突围企图。

到1943年2月2日,苏军全歼被围德军。斯大林格勒军民毙敌约23万人,俘虏了德军元帅保卢斯、24名将军及官兵共9.1万人。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一次异常激烈和残酷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斯大林格勒全城的建筑均毁于战火。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国集中77个师约200万兵力,14000多门大炮,17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败苏联,以此向全世界显示其“闪击战”的威力和德国武装力量的“不可战胜”。

莫斯科的防御战役在长约1000公里的地带上展开,由于当时苏军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只及进攻敌军的一半,所以德军曾一度推进到离莫斯科市区仅25公里的地方。苏联军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军浴血鏖战。莫斯科的工人和居民组织了几十个工人营和民兵师,数百个打坦克班。全市出动50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11月7日,在敌军距莫斯科仅70公里的最艰苦的时刻,红场上举行了意义非凡的盛大阅兵式,斯大林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军后撤100公里至250公里,解放了1万多个居民点。为扩大成果,苏联9个方面军从1月8日到4月下半月向敌人发起全线反攻,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

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及全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1年7月至9月,希特勒的北方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突破苏军抵抗,进抵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加湖一带,距市区只有5公里,切断了列宁格勒同苏联内地的联系,妄图迫使列宁格勒不战而降。但列宁格勒人民英勇不屈,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忍饥挨饿,坚持生产,很多工人和居民自动拿起武器到前线作战。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的872天里,苏联政府和人民通过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成功地组织了对城市和军队的供应。列宁格勒前线部队、波罗的海舰队击退了敌人不断的进攻,终于在1944年1月彻底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3月苏军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200多公里。

在伟大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共有60多万居民和苏军官兵献出了生命。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著名的历史和文化大区,它北临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遥遥相望,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600公里。连绵数百里的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比较平缓的5个滩头。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次历史性的战役。1944年初夏,苏联军队在东线战胜德军已成定局,盟军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在西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协议,决定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向纳粹德国的军队发起反击。

6月6日凌晨,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从朴茨茅斯启航,横渡英吉利海峡,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这次登陆作战,盟军出动1200艘战舰、1万架飞机、4126艘登陆艇、804艘运输舰、数以百计的坦克和15.6万名官兵(7.3万名美军,8.3万名英国和加拿大军),分五路向诺曼底海滩发起猛烈的攻击并开始登陆。登陆的海滩从奥恩河的河口湾延伸到科唐坦半岛东南部。12日,盟军的登陆点已连成一片。7月5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人员已达100万。7月24日战役结束时,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13700多架战机。德军投入的兵力达51万人。战役中,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方面有12.2万将士献身疆场。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3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盟军的胜利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这场战役也被称为“霸王”战役。诺曼底登陆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

西西里岛登陆战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位于亚平宁半岛和北非之间,是意大利南部的重要屏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盟军为保证地中海海运安全并最终战胜意大利,于1943年7月至8月间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成功夺取西西里岛。

1943年5月,盟军在把德意军队逐出非洲大陆后,将意大利西西里岛定为下一个进攻目标。1943年夏,盟军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兵力,准备在西西里岛登陆。这次作战的代号为“哈斯基”,由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负责实施。该集团军群下辖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第8集团军和巴顿指挥的美军第7集团军,共有13个师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达47.8万人,拥有作战飞机4000余架,各种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约3200艘。

为保证西西里岛登陆战的胜利,盟军在战役前曾实施代号为“肉馅”的误导行动,发出盟军将在撒丁岛和希腊登陆的错误信息,致使希特勒下令分散了西西里岛上的德军兵力。

1943年7月9日深夜,盟军按计划以空降登陆打响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0日凌晨,盟军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在西西里岛强行登陆。面对盟军的突然袭击,德意军队猝不及防,海岸防线很快被摧毁。战役进行到第3天,英军便占领了西西里岛的东南部。7月22日,美军又攻克西西里岛首府巴勒摩。8月5日,英军占领卡塔尼亚。8月17日,盟军先后进入西西里岛东北角通向大陆的咽喉重镇墨西拿,随即占领全岛。至此,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以盟军获胜宣告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德意军共投入兵力约27万人,总计损失近17万人,盟军损失3万余人。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的胜利为盟军打开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大门,也加深了墨索里尼政权所面临的危机,为最终迫使意大利投降创造了条件。

攻克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年3月底,德国法西斯已处在最终灭亡的前夕。除了日本,德国在世界上已没有任何盟国。面对国内经济完全破产、人民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及军事上接连失败的严酷现实,德国法西斯政权已是四面楚歌,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苏联军队在东欧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通过匈牙利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西里西亚战役以及东波莫瑞战役,消灭了德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波兰、匈牙利、奥地利东部及维也纳、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攻占了德国东部地区,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条件。

1945年3月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束后,苏军集结了250万兵力、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6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及7500架作战飞机,完成了柏林战役的准备工作。德军此时虽然已成强弩之末,但希特勒仍然企图负隅顽抗。他集中了近100万兵力,组织起近20万人的守备队,在柏林以东设立了三道防线,并环绕柏林城筑起了三层防御圈,准备与苏军最后一搏。

4月16日,苏军从奥得河、尼斯河同时向柏林发起攻击。经过4个昼夜的激战,苏军突破了德军的三道防线,逼近柏林防御圈。4月25日,苏军形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并与英美联军在易北河会师。4月27日,苏军攻进柏林市。4月30日,苏军攻占了象征着德国最高权力机构的国会大厦。5月2日下午3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宣告结束。苏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歼灭和俘虏德军40多万。5月8日午夜,德军统帅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欧洲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阿莱曼战役

阿莱曼位于埃及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英国军队在此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史称阿莱曼战役。这次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东非英军。1941年1月,英军对意军发动进攻,收复了东非的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2月,德国隆美尔将军率德国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地区增援意大利军队。在德意联军的攻势下,英军开始从利比亚败退。1942年7月,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莱曼地区。但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与此同时,英国在美国的支援下不断加强其在北非的军事力量,积极备战。经过周密的准备,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决定于10月下旬发动代号为“捷足”的反攻,在突破德意军的防御地域后,迅速向西挺进,占领利比亚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全境,配合即将在北非登陆的英美联军,将德意军全部逐出北非。

1942年10月,德意军队在北非共驻军12个师,10万余人。他们防守在阿莱曼西南从地中海沿岸至卡塔拉盆地之间的地带。而英军此时在北非已拥有11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达23万。

10月23日夜,英军向德意军阵地南北两翼发起进攻。25日,英军在战线北部突破敌军防御阵地。28日,英军调集主力在北部战线继续猛攻,迫使南线德军增援。德军北上增援后,英军立即集中兵力于11月2日凌晨在南线发动代号为“增压”的战斗,攻击德意军结合部,并突破敌方防区,向西挺进。11月4日,隆美尔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命令向西撤退,4个师的意大利军队随即向英军投降。

至此,阿莱曼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英军阵亡将士达7000多人,而德意军伤亡及被俘人数近6万。

阿莱曼战役是北非战局的转折点。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本版稿件、图片均据新华社

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右)、杜鲁门(中)和丘吉尔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谋求解决同盟国之间在如何分享战争的胜利果实及战后和平安排等问题上出现的一系列矛盾。7月26日,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英勇奋战的苏联红军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盟军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押解被俘虏的德国纳粹分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007cn/blog/category/%B0%D9%D5%BD%BE%AD%B5%E4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一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二 乾坤逆转--敦刻尔克大撤退
三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四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五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六 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七 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八 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九 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十 破门之战--冲绳岛战役

库尔斯克大会战——历史上第一次坦克大会战 是苏德双方的坦克和战术的对抗 也是两大名将朱可夫和曼斯坦因的打对抗

百团大战 地中海海战 中途岛海战 西西里岛登陆战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保卫战 波兰闪击战

二战著名战役有哪些?~

一、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3、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4、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5、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6、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7、乾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8、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9、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10、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苏联军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对德国军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欧洲东线战场的转折。苏军在这场保卫战中所取得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形势,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参战成员国:
1、主要法西斯国家: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2、主要反法西斯国家: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二战中主要的著名战役有:波兰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珍珠港战役、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等。
  波兰战役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红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实施武装力量的动员与展开措施中,采取了先机制敌的方针。德意志第三帝国武装力量对波兰的军事行动说明,预先组建的陆军和空军集团出其不意的实施密集突击,有着显著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 Battle of Dunkirk;法语 Bataille de Dunkerque)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中,英国在十分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可谓是是举世震惊的奇迹。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西欧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历时九天,实际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个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个全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珍珠港战役
  珍珠港战役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声称12月8日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后来成为了该国的纪念日。
  美国损失:美国在1941年12月太平洋舰队原有12艘主力舰,其中有9艘战斗舰和3艘航空母舰,在被攻击时珍珠港共有96艘船只,共被瘫痪了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辅助性船只,合计共30万吨。而飞机则是全部390架中,被摧毁188架(有92架属于海军战机,96架属于陆军航空军机),受损155架(126架陆军机和31架海军机),以卡内奥赫和埃瓦机场受损最为严重,2机场共82架飞机仅有1架在攻击后保有升空能力。而美国人员伤亡则有:共2403人死亡,受伤1178人;海军:2008人阵亡,710人受伤(死亡人数近半数自亚利桑纳号)、陆战队:109人阵亡,69人受伤、陆军:215人阵亡,360人受伤、平民:68人死亡,35人受伤。
  日本损失:飞机29架(第一波:零战3,97舰攻5,99舰爆1;第二波:零战6,99舰爆14),5艘袖珍潜艇。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也称中途岛海战。中途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美国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约克城”),1艘驱逐舰(“哈曼”),147架飞机(多为被击落),307人阵亡。日本则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1艘重巡洋舰(“三隈”),332架飞机(包括备用机,被炸毁于航母约280架,仅被击落42架),3500人阵亡。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称斯大林格勒会战(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对争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超出了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此战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德意志第三帝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起,成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二天,英军获胜,德、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境。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及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也是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伤亡、被俘,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3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世界十大军事著作是那几部?
答:“兵学圣典”——孙武《孙子兵法》西文军事经典——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改变世界的书”——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当代东方军事理论巨著——毛泽东《论持久战》间接路线战略之源——利德尔·哈特《战略论》西方军官必修教材——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一部震惊世界的书——索科洛夫斯基《军事战略》开创...

中国历史上共有几次著名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分别是哪些?
答: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而以少胜多的战役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哪些著名的或经典的战役啊?
答:二战十大著名战役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波兰闪击战——1939年9月1日始,1939年10月终 敦刻尔克战——1940年5月19日始,1940年6月8日终 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晨7时58分始,1941年12月7日9时许终(夏威夷时间)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始,1940年10月终 莫斯科之战——1941年9月始,1941年...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答: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主要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灭亡帕提亚帝国之战、蒙古帝国西征、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开始了东征之旅。他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叙利亚等地,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场战役不仅...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战战役
答:1、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

古代罗马帝国最经典的十次战役有哪些?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古代经典战争II2008-03-29 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於其一生事业...

历史上有哪些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答:没有钢盔,穿着胶鞋拉肚子的中国志愿军以装备精良、机械化世界第一的美军压在地上摩擦志愿军的顽强斗志彻底制服了美军。从此,美军再也没有发动过大队以上规模的进攻,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记住这38个名字。他们是和敌人一起死去的英雄——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役。郑平战中3万人...

历史中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战役其中都有哪些?
答:这次战役刘备兵力几乎全部损失了,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人,仅仅刘备活了下来,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夷陵之战后的40年的时间使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同时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淝水之战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

关于战争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答:1、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 亚伯拉罕·林肯 2、战争的真相从不出现在书本中。——沃尔特·怀特曼 3、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4、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5、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

解放战争的十大经典战役,我军都有哪些将帅参与指挥?
答:这是初期的战役,粟裕直接打懵了国民党军,通过大规模试探性进攻,发现可以打,最终歼敌5.3万,为后面的战役积累了经验。鲁西南战役。这是刘邓大军与国民党军的大战,指挥者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创造了15个旅歼敌6万的战绩,我军胜利。宜川战役。这是帅才彭德怀彭老总指挥的,著名的“围点打援”战,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