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山不周山为什么叫做“不周山”? 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怒触不周山"是哪位人物?

作者&投稿:象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神话传说不周山,是因为共工发怒时触碰到了这座山,从而不完整了,于是这个山就叫做不周山了。不周山就是象征的不完整。这个神话里的不周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现在没人知道。

传说不周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它本来是人间的天柱子,后来被共工在一怒之下给撞断了,因此天也就崩塌了,后来就有了女娲补天的传说。根据《山海经》里的记载“在西北三百多里的地方就是不周山。”而《大荒西经》里记载的是“在西北的海外,有一座山不合,所以叫做不周山。”从这里看这座山是本来就有问题的。

经过对《离骚》和《淮南子》的考究,考虑到不周山应该实在昆仑山的西北处。相传不周山可是从人界去往天界的唯一一条路。不过不周山是常年下雪,寒冷无比的,一般的凡人是根本就走不到去的。不周山的具体位置,是有很多种说法的,最常说的一种就是在帕米尔高原。

有一个传说,曾经有人见过一个人为了想要见一见神仙,就一个人上山了,可是呢从那之后,从来没有人见他回来过。后来人们都想办法锻炼自己的身体,强健自己的骨骼,都希望自己有那个实力去登上不周山。据说后来天条给人们放宽了,人们就都学习修行,盼着自己能够早日修成正果,很多的人也开始争着去挑战不周山。



因为这个名字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并没有任何改变。

他只是一座山的名字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这是流传下来的叫法,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吧。

我感觉应该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吧,所以会有这么个称呼

《山海经》中的“不周山”,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山海经》中的“不周山”指的是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
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意思是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座山断裂而合不拢,名叫不周山,有两头黄色的野兽守护着它。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意思是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我的目的地已指定西海。
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琐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意思是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首领,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

扩展资料:
“不周山”相关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
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水神共工恼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里倾去。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
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可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
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他全速追击。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了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
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
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共工怒触不周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己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前边讲的儿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古人对仙境的雅称
答:【蓬莱】:神话传说中的神山。相传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诗文中借以比喻仙境。 “功名付公等,归路在蓬莱。”——宋·陈师道《晁无咎张文潜见过》 【不周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日不周。”_―《山海经·大荒西经》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中国古代神话中出现的地名?
答: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5、蓬莱 蓬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名。常泛指仙境。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钎...

时隔128年“不周山”回归我国,并带回宝藏,我国的什么做法赢得称赞?_百度...
答:所以一直以来不周山都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神山”,那么这座“神山”究竟在哪里呢?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再结合现代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确定“不周山”就是现在所说的帕米尔高原。过去又被称为葱岭 二、帕米尔高原被抢走 早在汉朝时期,帕米尔高原就出现...

中国神话中的四大仙山是哪四座?
答: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仙山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道教中的仙山主要有昆仑山、蓬莱三神山。其中,蓬莱三神山又分为蓬莱、方丈和瀛洲,他们一起组成了四大仙山。昆仑山是源于中国神话的神圣之山,据诸书所记,昆仑山的位置应该在常人难至的西方内陆,传说昆仑山上有不死树、不死水及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以...

共工触怒不周山是什么故事?
答:共工触怒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故事。据传说,共工是上古时期的一位水神,他有着强大的力量和野心,想要统治整个世界。然而,他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想要挑战天神的权力。有一天,共工决定挑战不周山,这是一座连接天界和人间的神山。共工认为,如果他能够摧毁不周山,那么他就能够进入天界,...

不周山营地公园有着什么样的景色?
答:此外,公园内还有各种珍稀动物栖息,如松鼠、野兔、山鸡等,为游客带来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不周山营地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据史书记载,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园内有诸多古迹遗址,如古代石刻、摩崖石刻等,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此外,公园内还有许多民间传说...

伍山石窟(伍山海滨石窟)位于哪儿
答:伍山石窟叶显瑾石室潜泉清沁骨,石扉掩竹护温凉。谁开山馆仙源里,可胜韩家昼锦堂?伍山石窟景区位于浙东沿海中部的三门湾畔,宁海县长街镇,距宁海城区约30公里。景区周围地形属滨海丘陵平原,地势平坦,其间排列着海拔不足百米的低矮山岗五座,自北向南分别为松岙山、道士岩、不周山(原名三“角塘山...

不周神山在哪儿
答:不周神山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不周神山景区为石窟园林观光区,洞窟景观奇特壮美,造型各异的大小石窟错落有致,构成精彩纷呈的石文化长廊。

山海经故事
答: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河。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4.刑天争神 简介:北方有个奇肱国...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仙岛
答:2、昆仑山: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祖,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据诸书所记,昆仑山的位置应该在常人难至的西方内陆,传说昆仑山上有不死树、不死水及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以不死,凉风山上有悬圃山,攀上悬圃山就可以获得呼风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