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子会“缩水” 有这些苗头当心赔钱 买房千万当心这7个地方容易被“缩水”

作者&投稿:长兴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部分购房这都生怕在高房价上吃亏,其实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一样的房价,如果房屋各方面质量“缩水”,显然也是不划算的。钢筋水泥的房屋哪些方面可能会缩水呢?

1、层高

层高并不是大家理解中自家房屋从脚下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差,那是净高。所谓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

对于这个高度的问题很多人都不会去在意,因为就算普通的高度大家也都能接受,但是这一点确实也是可以要求赔偿的,比如房屋质量保证书上的高度和实际不符,那么就可以索要赔偿。

2、绿化景观

从沙盘上看,自己所购的房屋望出去,本应该有不错的景观才对,入住之后,发现小区的绿地面积与售楼部沙盘的绿地面积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窗外的绿地只有不到沙盘显示的1/3,绿化面积大幅缩水,与自己的预想有很大距离。

为了防止绿化景观“缩水”的情况出现,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一定要把开发商承诺写进合同中的补充协议里。如果开发商违约,购房者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要求开发商履行约定。

3、配套

许多购房者在签合同时很少约定规划、配套设施等事项,在出现问题时,往往维权失败,比如说好xxx学校,建好后却发现不是当初约定的那所;又比如缩小楼间距,增加楼栋,原先的景观用地,配套用地被占用,大大的影响了生活的质量。

所以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要对规划、物业配套设施作出明确详细的责任承担。

4、产权年限

虽然大家印象中住宅产权年限都是70年,但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不会是完整的70年产权的。因为从开发商拿地开始就已经开始计算产权年限了,所以在真正交房时,房屋产权年限也许只有65年甚至更短,要查询土地出让的具体日期。

因此,在签约前,购房者最好到相关部门就土地性质与房屋土地使用权起始年限做个详细了解。

5、房屋面积

一般来说,房屋的实际面积与合同中的面积是一定有误差的。注意合同细节的人会在合同中注明出现面积缩水时的处理方法,若没有约定,出现缩水情况时只能购房者自己吃哑巴亏了。

收房时一旦发现面积误差,如果面积误差绝对值小于3%,则按照面积差结算房款,若面积误差绝对值大于3%,则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2-1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当心!这七类房子买了就赔钱~

作为购房者,我们都想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且没有问题的好房子。但是,有些房子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可实际上却内藏玄。那么,究竟哪些房子不能买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类慎买的房子!
一、“打扮过”的房子
周先生通过中介花了100多万元从上家李某手中买了一套二手房。入住时,他发现天花板和地板上都有细微的裂纹,当时没太注意。
后来,周先生发现房子屋顶和地板的裂缝越来越大。刚开始物业公司还上门来维修,裂缝变成了“刀疤”后,就再也不上门了。经过询问,周先生发现小区其他房屋也有类似裂缝,周先生买的房子是经过上家粉刷过的,当初没发现。
于是,周先生和其他业主要求开发商就房屋裂缝给个明确说法。而开发商认为,天花板和地板 的裂缝属于温度裂缝,是目前国际上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也只能是在保修期内进行处理。数次协商无果后,周先生又找到卖方,要求退房。卖家以房屋过户已经半年,并声称当初不知道有裂缝,拒绝承担责任。
提醒:
实地看房时,应注意观察房子的装修是否新旧统一。为卖房粉刷房屋,不像为自住装修那样彻底,仔细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同时,合同中应增加“出现房屋质量瑕疵应该如何处理”的具体约定。
二、紧贴“垃圾房”
门口是垃圾房,顺手就能把垃圾丢掉,这多方便。看房时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忽悠”,但吴小姐的经历说明,与“垃圾房”为邻,苦不堪言。
吴小姐买房时,房子正对着小区的垃圾房。一开始她没在意,入住之后,才发现家里灰尘特别大,后来与楼下邻居闲聊,邻居告诉她,是垃圾房问题,每天来清理垃圾,扬灰厉害。吴小姐感受到了垃圾房的弊端。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垃圾清运车轰隆轰隆地开进小区,开始清运垃圾。不仅每天会被吵醒,垃圾的浓重异味还不时 袭来。
提醒:
购买二手房时,要注意房屋和配套设施的具体位置。垃圾站要分清是常规垃圾堆放处还是临时堆放点,会不会变成永久性的,要特别注意的是看看小区附近有没有垃圾中转处理站。
三、楼上邻居“不老实”
摊上一个“不老实”的邻居怎么办?会让你后悔得恨不得立刻搬出这套房子。
王先生的烦恼则是楼上的木匠邻居带来的。一开始,王先生发现楼上老头周末锯木头、钉钉子,吵得人不得安生。王先生上去找邻居交涉,说明周末不能装修。王先生以为装修很快会完工,半年过去了,楼上还是“装修”声音不断,问了楼组长才知道,楼上老头是个木匠。
提醒:
这种“瑕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住进去才能体会到,但给人带来的精神折磨和伤害却极大。想避免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很难,但可以多方打探,特别是要与周边邻居交流询问,这样可以减少“中彩”的概率。
四、楼下敲掉承重墙
韩先生的新居生活,最近多了一份不安。他偶然发现,楼下邻居把承重墙敲掉了。
从那天开始,韩先生一进家门就觉得不踏实,总觉得脚底下是空的,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担心会不会掉下去。韩先生特意去找了楼下邻居,告诉他这样装修会影响房屋质量,还会危害居住安全。对方却很笃定地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顶多就是出现裂缝而已。住在这么个“空架子”上,工作了一天下班回来,还不能安心休息,韩先生产生了卖房的念头。这一买一卖,交易税费实在太高,他一时间下不了决心。再说,如果告诉买房的人实情,房子会卖不出去;如果隐瞒,又于心不忍。
提醒:
装修敲承重墙,肆意破坏房屋结构的做法危害了公共利益。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有规定,业主、使用人有损坏房屋承重结构、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等行为,损害其他业主、使用人合法权利的,业主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制止;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这也加大了居住成本。
五、靠近高压线
随着楼房越造越多,高压线附近常可见居民小区。出于安全和健康方面的考虑,不少人认为,电磁辐射会对人体带来不利影响,高压线附近不宜居住。常见的通过居民小区的高压线是10千伏电压等级的,而一个10千伏的变电站周围的电场和磁场强度,通常比居民家中的电场和磁场还低。
提醒:
有资料显示,输电线5米至10米以外的磁场和电场水平只有一个开着的电吹风机产生磁场的1/7、电热毯的1/5。但如果电场和磁场强度很高,确实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购房者在选购房屋的时候需要仔细查看房屋的“外在环境”。
六、殡仪馆边上
由于担心风水不好,殡仪馆旁边的房源一直都是人们购买的禁忌。曾有人做过调查,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表示坚决不会考虑靠近殡仪馆的房子。但由于近年来房价的整体上涨,殡仪馆附近的低价房也被一部分人所接受。
提醒: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风水”的定义是指住宅基地、坟地学的地理形势,如山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一些购房者表示并不特别相信“风水说”,大多数购房者认为关键取决于自己心理。
七、“凶宅”
李女士通过某中介购买了某小区的一套二手房,入住不久即从邻居处得知该房屋半年前曾经发生过命案。也就是说,李女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一套民间所说的“凶宅”。
李女士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于是,她以上家故意隐瞒发生命案的重要事实而造成重大误解为由要求退房。但是卖方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生老病死属人之常情,下家没有询问,自己没有告知义务。李女士后来又找到中介要求退房,但是中介只是提供居间服务,事先也没有仔细调查,对此也不知情。无奈之下李女士将卖方告上了法庭。后虽经法院调解,李女士也没能将房退掉,只好接受卖主五万元的补偿款。
提醒:
按照我国民俗,所售房屋内发生命案,将足以影响购房人是否购买该房屋,即使卖主在出售时刻意隐瞒事实并将房屋售出,买主一旦知道此事,会与卖主产生争议。但是现存法规并不支持“凶宅”的说法。
以上七类房子提醒大家一定要慎买,否则买了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如今,在买房置业中“缩水”现象屡见不鲜。房屋面积、层高、规划配套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缩水现象。产生这些缩水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购房者对于购房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稍不小心就会掉进开发商设置的陷阱中,提醒大家买房千万当心以下这7个地方容易被“缩水”。

1、建筑用材偷工减料
购房前,宣传册页上美轮美奂的建筑瞬间吸引了你的眼球,交房后,却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子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观。
原因在于开发商为了节约建筑成本,在建筑的外立面和公共区域偷工减料,用劣质或者用另一类不太昂贵的材料代替先前宣传的高大上材料,比如用涂料代替瓷砖,用大白墙装饰公共区域,一下子LOW了很多,不仅不美观,质量还差的很,动不动就墙面脱落。
这种缩水现象引起的维权行为已经不在少数。所以购房者应该提高警惕,在合同中重点提及约束该行为,并提出具体的违约赔偿责任。
2、房屋面积
一般来说,房屋的面积都会在合同中约定,而为了避免面积出现误差,注意合同细节的人也会在合同中注明出现面积缩水时的处理方法,若没有约定,出现缩水情况时只能购房者自己吃哑巴亏了。正常处理方法是,如果面积误差绝对值小于3%,则按照面积差结算房款,若面积误差绝对值大于3%,则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
3、配套缩水
社区里的生活配套是业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是公共休闲设施,还是商业配套,甚至是社区自建学校资源都是社区配套的一部分,也是购房之初,开发商承诺给客户的,这些在后期交房时如果出现问题,那绝对会引起业主们的不满的。
4、变更规划
整个楼盘内所有的规划都是提前定好的,然后宣传的时候也会将楼盘自身和后期规划一块儿告知购房者,作为吸引购房者的亮点所在。但是实际施工建设中,有些开发商可能会利益熏心,私自变更规划,比如缩小楼间距,增加楼栋,原先的景观用地,配套用地被占用,影响了生活的质量。面对这种缩水现象,还是要靠合同约束最有效。
5、房高不够,影响产权和生活
房高包括两部分,一是居住的房屋的高度,二是地下车库的高度。前者造成面积不足,高度不够,影响生活,欺骗业主,后者可能会受高度不够的影响,导致该部分面积无法计入产权中。该部分的缩水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有合同约束,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6、景观标准降低
现在人们的生活讲究一个水准,很多开发商也拿着五重立体景观,七重立体景观,甚至是中式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等高标准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项目,但总有一些设计不尽如人意,景观好不好看还是次要,重要的是传说中的多重景观被缩水,最后只剩下一片一片的草坪。
高房价、高房款换回的是劣质的生活环境,业主的居住体验感顿时下降了好几个层次。
7、产权年限不足
关于产权年限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不会是完整的70年产权或者是40年、50年产权,但是购房时,开发商给的答案却是模糊的70年、50年和40年。这里的产权年限主要是指土地使用产权年限,一个项目从拿地到交房,中间至少要经历两三年的时间,房屋年限是绝对不会足值的。
该部分不足时,也没有什么好争议的,毕竟盖房需要时间,只是购房者心里要明白,这个年限绝对不是你想象中的年限。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1-3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