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是什么?地瓜又叫什么?地瓜=红薯?土豆又叫什么? 地瓜是红薯(马铃薯)吗?

作者&投稿:田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药是淮山,地瓜是蕃薯,土豆又叫马铃薯。广东叫法

山药:薯蓣科植物 薯蓣 的根茎;以河南怀庆府所产为质优,故名“怀山药”或“怀山”(不是淮山)。地瓜=红薯=白薯迹碰=山芋=番薯=甘薯=红苕:旋花科植物 甘薯 的块根。土豆=山药蛋=马铃败胡薯:茄科植物 马察州拦铃薯 的块茎。

红薯 地瓜 土豆 山药蛋的区别?~

红薯就是地瓜 土豆就是土豆 山药蛋就是山药蛋

  地瓜不是红薯!

  地瓜
  开放分类: 植物、红薯、地瓜

  地瓜(又名白薯、红薯、山芋、番菇、甘薯、沙奶奶)【异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
  北方地区主要指红苕(红薯,番薯);而南方部分地区指 豆薯(沙葛)是不同的物种。
  红薯: 旋花科,甘薯属的一个重要栽培种,又名甘薯、白薯、番薯、红苕、地瓜、山芋、土瓜、红土瓜。红薯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因其具有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栽培简便、高产稳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全世界有111个国家或地区种植红薯,其中有101个属于发展中国家。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其主要产区位于北纬40°以南。目前红薯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总产排列为第7位,预计21世纪它将上升为世界上第五大食物。 世界红薯总种植面积近年稳定在94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约为13000万吨。其中,亚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红薯产区,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世界的80%和90%以上。
  中国的红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红薯的栽培分布很广,南起南海诸岛,北至内蒙古,西北达陕西、陇南和新疆一带,东北经辽宁、吉林延展到黑龙江南部,西南抵藏南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淮海、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是我国红薯主产区。
  目前,我国的红薯总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亿吨以上,分别占全世界的70%和8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在全国的农作物主产中,红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位

  ,含多种维生素,每百克中含维生素B10.12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30毫克、含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O.4毫克、尼克酸0.5毫克、粗纤维0.5克、碳水化合物29. 5克、蛋白质1.8克、胡萝卜素1.31毫克。具有和中、利水、健脾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地瓜是一种利水、健脾的减肥食品。

  地瓜有滑肠作用,可减少脂肪吸收,而且食地瓜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欲望,从而达到减肥轻身的目的。
  马铃薯简介
  Solanum tuberosum;potato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国外对它的称谓主要有,意大利:地豆;法国:地苹果;德国:地梨;美国:爱尔兰豆薯;俄国:荷兰薯。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 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 , 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 ,全缘 。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世界各地马铃 薯 的栽培技术因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 (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 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 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地瓜又叫什么?
答:问题一:红薯又叫什么? 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浮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

地瓜是什么东西?
答:地瓜又叫红薯,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红薯又称为甘薯,地瓜,甘储,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现出的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的块根。

红薯又叫什么名字
答:红薯又叫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名字。红薯原产南美洲以及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如今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广泛栽培,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也被普遍栽培。

山药是红薯吗?
答:山药是红薯,山药是红薯的别称。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在云南称其为山药。红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

地瓜是什么植物?
答:地瓜(又名白薯、红薯、山芋、番菇、甘薯)【异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北方地区主要指 红苕(红薯,番薯);而南方部分地区指 豆薯(沙葛)是不同的物种。红薯: 旋花科,甘薯属的一个重要栽培种,又...

四川人叫地瓜,但不是红薯.那个学名是什么
答:地瓜的学名是豆薯。地瓜是豆科植物豆薯的别称之一,是豆科藤本植物豆薯的块根。豆薯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以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抗癌物质、大量食物性纤维。地瓜又称沙葛、土瓜、凉瓜、凉薯、薯瓜。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及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山药和地瓜有什么区别?
答:在美洲遇到过类似的块茎时习惯了非洲块茎的非洲奴隶给它起了相同的名字,并且在现代使用中得以幸存。如果您听到美国或加拿大使用的山药一词,可能是指地瓜不是真正的山药。为了避免混淆,USDA包装法规要求,如果食品销售商希望将红薯标记为山药,则“甜薯”一词也必须在标签上突出显示。山药不是番薯。番薯不...

红薯是什么
答:红薯又叫番薯、甜薯、甘薯、山芋等,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番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

地瓜又名叫什么?
答:红薯

红薯又叫什么
答:地瓜不是红薯。地瓜学名豆薯,又名地瓜、凉薯,属豆科植物,地瓜的表皮为淡黄色,它的果实一般呈白色,长相酷似大头蒜,多为扁球形,当地农民都称之为大地瓜,一般一个主根能挖出一个地瓜,但它的根茎是不能食用的。红薯学名番薯,属旋花科植物,表皮分红色和紫色等,现在我们所说的红薯也就是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