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5到7点什么时辰呀

作者&投稿:傅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点到六点是寅时,七点是卯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卯时

古代时辰对照表~

古代时辰对照表参考如下: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无病法
1、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古人严格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从具体入睡时间来看,亥时被认为最佳。亥时自汉代被称为“人定”时分,人定即人静,也即21时-23时之间,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就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之语。
传统中医认为亥时三焦经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 具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此时睡觉,百脉可以得到休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如今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要在晚上21点就睡觉,难度恐怕相当大,但再晚也不能晚过23点。因为23点为子时,此时胆经旺。中医理论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即此时不睡觉,第二天就没得少阳之气升起,人就没有精神。
2、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3、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4、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5、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6、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7、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8、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9、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10、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11、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12、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辰

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时 、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扩展资料:
时辰是中国传统的计时单位,中国古代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古代还总结出了一首时辰养生歌,如下: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参考资料:时辰_百度百科

五点到七点什么时辰
答:五点到七点是卯时。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点至7点)。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下午5点是什么时辰?
答:按古代十二时辰划分,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是酉时。附: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子 (晚上11时至凌晨 1时)丑 (凌晨 1时至凌晨 3时)寅 (凌晨 3时至早上 5时)卯 (早上 5时至早上 7时)辰 (早上 7时至上午 9时)巳 (上午 9时至上午11时)午 (上午11时至下午 1时)未 (下午 1时至下午...

下午5点到7点是什么时辰?
答:下午5点到7点是酉时。在这个时段,鸡开始归巢。酉时是古代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15点到19点。古代的时辰是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与现代的两个小时相对应。子时指的是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丑时是一点到三点,...

中午13点04分是什么时辰?
答:你好,一天可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两个小时算一个时辰,分别是子(夜里23:00~1:00)、丑(1:00~3:00)、寅(3:00~5:00)、卯(5:00~7:00)、辰(7:00~9:00)、巳(9:00~11:00)、午(11:00~13:00)、未(13:00~15:00)、申(15:00~17:00)、酉(17:...

下午5点是什么时辰
答:酉时,即下午5点至7点,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这个时段也被称为日入、日沉或傍晚,象征着太阳即将落山。在农业社会,酉时是家禽如鸡回巢的时间,常在文学作品中提及,如“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的诗句。子时指的是深夜,从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段也被称为夜半、子夜或中夜,...

下午5点是什么时辰 不同时辰的别称叫什么?
答:子时,夜半,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从23点至1点,也称作子夜或中夜。丑时,鸡鸣,是第二个时辰,从1点至3点,也称作荒鸡。寅时,平旦,是第三个时辰,从3点至5点,黎明、早晨等都是它的别称。卯时,日出,是第四个时辰,从5点至7点,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辰时,食时,是第五个时辰,从...

十二时辰时间表
答:5、辰时是清晨7时到9时(07:00-09:00,不含09:00),辰正为8点(清晨8点)。6、巳时是上午9时到11时(09:00-11:00,不含11:00),巳正为10点(上午10点)。7、午时是上午11时到下午13时(11:00-13:00,不含13:00),午正为12点(中午12点)。8、未时是下午13时到15时(13:00-...

一天24个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答: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和十二时辰:1、子(鼠):午夜23时至1时。2、丑(牛):凌晨1时至3时。3、寅(虎):凌晨3时至5时。4、卯(兔):清晨5时至7时。5、辰(龙):清晨7时至9时。6、巳(蛇):上午9时至11时。7、午(马):中午11时至13时...

下午五点五十分是什么时辰
答:是酉时。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鸡开始归巢。如白天乐《醉歌》云:“黄鸡崔晓丑时鸣,白日催怿西前没。”故酉时又叫日入。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

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分别是几点到几点呢
答: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按天干地支: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