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江水和黄河水都白白流入大海,而不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储存?

作者&投稿:公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江年径流量9600多亿立方米,黄河574亿左右,这么多水白白流入大海,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存储起来呢,以解燃眉之急呢?

对于黄河而言,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存储,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控,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坝址多年平均径流有200亿,可它的库容就达到250亿,这意味可以把这段黄河水的径流全部装进水库,实现一滴不外流。正是由于黄河上游水库的存在,才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没有了洪水灾害,确保这里农业生产呈现丰收景象,让西部城市银川、包头焕发生机。

黄河中游还有一个万家寨水库,把出了河套平原的黄河水存储了下来,通过万家寨引水至桑干河,进入北京北面的官厅水库,再补给永定河,为北京生态补水。

我们还在黄河下游河南濮阳取水,引黄河水入白洋淀,每年引水10亿多立方米,白洋淀是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是国家正在千年设计规划的雄安所在地,是为了解决北京人口过多和环境污染进行的分流而建的新城,通过这项引水工程,即满足了雄安城市用水的需求,还实现了对黄河水的存储。

目前对黄河全流域的存储,通过上游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水库,中游万家寨水库,下游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把整个黄河的年径流量都装进水库,黄河入海口不见一滴水了。五千年的黄河治水,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真正地根除了水患。

目前黄河的每滴水都有其利用价值,并把它很好的存储起来。黄河入海口的水是我们人为地利用调水调沙、维系黄河不断流、下游生态补水等用水,“榨干黄河每一滴水”这就是目前黄河水利用现状。

黄河水用到了极限,长江呢?长江可不是象黄河那样”为所欲为“了,有的朋友说,我们有三峡水库,三峡坝址处径流4600多亿,接近长江一半的流量,长江库容也就是393亿立方,存储了1/13左右,它的调控能力并不是很强,远远不及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

从长江支流汉江南水北调每年也就是50亿立方,饱和引水93亿立方,引汉入渭河,解决关中平原各城市的用水,也就是20~30亿立方。二者之和存储了100亿立方。

南水北调东线,每年引走长江水也就是30多亿。

长江上游水电站也有很大的存储能力,目前规划水库总库容占年径流量的61%(三峡坝址处4600亿),吸储能力也就是2800亿(含三峡水库)。

长江中下游由于受地形影响,缺乏较好的水库选址条件,干流上无法建水库蓄水,即使在未来也没有什么后续开发,而每年长江1号洪峰多出现在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这么多水不仅仅白白流入大海,还会给下游两岸城市带来洪水灾害。

长江粗算起来,存储能力也就是2800+130(南水北调)=2930亿立方,接近长江总径流量的1/3,大约有2/3的水白白流入大海,目前来看主要是解决长江中下游河段怎么把水存储起来。

长江世界上第四大河,我们还是畏惧一些更好,毕竟这是9600多亿的流量,我们还无法一口把它吞进去,实现随心所欲的调控。这也好,还能保留河流基本属性,对维护长江流域内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长江、黄河是维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两条河流,如何解决好河流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是一项重大课题,一味地强调存储能力,势必对下游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只有兼顾二者之间关系,河流的生态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你提这个问题,有点好笑,本来长江中下游有好多湖泊和沼泽就是装水的,但现在土地这么珍贵,房价这么高,房地产可以创造出最高的价值,把那么多土地用来装水,这是最大的浪费和犯罪。只有填湖造房,把水尽最大可能排到大海,才能压榨出最大的土地价值。

流归大海 生成水汽 聚集成云 落于大地 汇入江河 感恩自然!!

自然界的河水即便存储,也只能是暂时性的,河流入海虽然只是大自然最简单的现象,但绝对属于不可人为改变的基础现象之一。另外我国长江和黄河的水量也完全不同。

首先看一下长江,长江水资源丰富,其实已经实现了大面积存储,典型的就是三峡水库,以往没有三峡库区时,这里仅仅是天然河道, 而当前三峡库区长600公里,宽达2公里,总面积有1万平方千米,最深的地方超过300米 ,平均水深是100米--150米之间,如此巨大的水资源体量,都属于人为存储。

再看一下黄河,黄河水量与长江就完全不一样了,本身干流水量就比较小,沿途的支流补给也很低,加上河水泥沙含量超高,所以黄河每年入海的水量相对很低。另外, 近些年黄河流域的降雨相对比较少,黄河河道出现大面积干枯断流 ,这种情况下蓄水一般只在上游,下游很多地方正常的径流都已经消失了。

此外,长江和黄河其实都含有大量的泥沙,只不过长江没那么明显,河流的蓄水可不像家里水缸蓄水那样简单, 河流每拦截蓄水一段时间后,河底都会产生大量泥沙 ,不及时排放就会造成大面积淤积,洞庭湖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所以人为存水,只是暂时性的。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长江水黄河水,浩浩荡荡,川流不息,日夜不停歇,向东奔腾入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长江和黄河,江河里怎么有那么多的水呢?难道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别说,水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江河源头上,有雪山融冰之水,这个占少数。多数是沿途的雨雪之水,还有小部分的山泉水,通过支流,汇入长江黄河。长江黄河所过之地,滋润了平原,灌溉了桑田,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大贡献。水满则溢,水多了也会产生水患。为了治理水患,我们中国在江河上,修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坝电站,三峡大坝世界第一,小浪底蔚蔚壮观,其它的也有名气,这里我不再赘言。为什么江河水都白白流入大海,而不在流域储存呢?我们修坝修电站,已经储存了。我们储存够了,多余的水就没有用了。我质疑,水为什么要流入大海呢?多余的水总得有地方流,不流入大海,难道流入我你家里呀?哈哈,最后跟我开个玩笑啊!

为什么长江水和黄河水都白白流入大海,而不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储存?

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就跟钱一样,谁不想攒起来慢慢用,但是谈何容易!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年径流量分别达到9600多亿立方米和574亿立方米,这么多水白白流向大海,听起来很浪费,但是想要都存起来又谈何容易!

首先来说黄河,黄河的年净流量仅有长江的二十分之一,理论上要把黄河的水都存起来要容易很多,我国在这方面也确实做得很好。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坝址多年平均径流达到200亿立方米,而它的库容达到250亿立方米, 理论上这一个水库就可以把上游所有的来水都控制得死死的,要怎么用就怎么用。而正正因为它的存在,才有了宁夏塞北江南的美誉!

再来说长江,长江年径流量达到了9600多亿立方米,目前对长江水可以起到调节作用的水库或者湖泊主要是上游的三峡大坝、中下游的洞庭湖以及鄱阳湖。 三峡大坝上游年径流量大约4600多亿立方米,接近长江年径流量的一半,但是三峡水库的蓄水能力只有393亿立方,仅占上游来水量的十三分之一,远远不及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

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是天然湖泊,虽然蓄水能力很强,但是人为控制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实现水量的控制。 粗算起来,目前长江人为可控的存储能力不超过3000亿立方,不到长江总径流量的1/3,大约有2/3的水白白流入大海。

当然,即便我们修建更多的大坝,实现对长江和黄河水流的全控制,理论上也很难实现把所有水资源都利用起来的能力。 因为水库、湖泊兼具了防控、抗旱、航运、调沙等多种功能,不可能为了存储水资源就不顾及防洪、航运、调沙等其它功能。最简单的例子,天气预报提示未来长江上游有一轮持续的强降雨过程,来水量将超越三峡水库的承受能力,我们只能提前腾空库容,消减洪峰,毕竟防洪才是三峡大坝的最大功能。

综上:把长江和黄河水的存起来,不是不想存,是硬件条件不满足,即便硬件条件满足了,也不可能全存起来!

(点击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都是向东流,你说的这个问题不准确,长江流域不是有鄱阳湖和洞庭湖吗?它们的水就是长江和其他河流一起聚集的大湖。初中的学生应该都会知道的。

亲,没有这么大的空间用来存储,这是一。一滴水都不流入大海下游的供水怎么办?这是二。下游与河流入海口等地的生态需要维持,所以不仅不能一滴水都不能流入大海,而且必须有一定量的水流入大海才能维持相应的生态需求。建议你多学习,思维才能合格。

长江和黄河,自古并称为我国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我国上下五千年 历史 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我国 社会 发展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并称为我国七大水系,属太平洋水系,总流域面积430多万平方公里,年水量154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年水量的60%,养活了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其中长江年径流量为9600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占我国太平洋水系年径流量的66.1% ,这么多水资源白白流入太平洋,为什么我们不把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储存起来呢?用来缓解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呢?其实我们想到的,早就有人想到了。不然在长江和黄河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水电站和水库,也不会有那么多引水工程出现。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做到对黄河“游刃有余”的控制利用,但对长江的控制尚有困难存在,不是那么顺利。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对两条河流水源的利用存储情况。


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中的诗句,描述了古黄河河口四周绿植覆盖,静谧而安祥的景象。黄河,古称中国长河、河水、浊河、德水等,世界第五长河,我国第三大河,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的河流。呈“几”字形,其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其中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最后经山东的东营流入渤海湾。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的巴颜喀拉山脉的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黄河从发源地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从内蒙古的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河南的桃花峪到山东东营入海口为下游。黄河水系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水量较少,为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

黄河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但这些年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不是说黄河没水了,而是我们把黄河水存储起来了。截止到2020年初,黄河支流上一共有24个水电站,3个水库,7个水利枢纽。三个水库包括:陆浑水库、故县水库、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七个水利枢纽包括:小浪底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万家寨水利枢纽、三盛公水利枢纽、青铜峡水利枢纽、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二十四个水电站包括:天桥水电站、乌金峡水电站、大峡水电站、小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黄丰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炳灵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苏只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康扬水电站、直岗拉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尼那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班多水电站等等。其中正在建设的有:宁木特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尔多水电站、茨哈峡水电站等四座;规划中的有:特合木水电站、门堂水电站、塞纳水电站、大柳树水电站等十座;原来的黄河源水电站已被拆除。而这些水利工程承担着向电网供电以及防洪、防凌、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任务。

在黄河三十多个水利工程中,蓄水量排名前九位的是:其中龙羊峡水电站蓄水量为247亿立方米,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量为162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量为126亿立方米,刘家峡水电站蓄水量为57亿立方米,李家峡水电站蓄水量为16.5亿立方米,羊曲水电站蓄水量为14.72亿立方米,陆浑水库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故县水库蓄水量为11.75亿立方米,拉西瓦水电站蓄水量为10.79亿立方米,这九个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为658.96亿立方米。而正在建设的玛尔挡水电站蓄水量为13亿立方米,茨哈峡水电站蓄水量为41.07亿立方米;规划中的大柳树水电站蓄水量为110亿立方米。从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征服”了黄河。
黄河流经地区皆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沿途水量损失大,补给少,所以水量最大的反而是上游。黄河总水量的49%,来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也就是黄河上游占年径流量的一半,为290亿立方米。而龙羊峡水电站蓄水量为247亿立方米、刘家峡水电站蓄水量为57亿立方米,李家峡水电站蓄水量为16.5亿立方米,三大水电站蓄水量为318.5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把黄河半数年径流量装下,完全存储。中游的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量为162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量为126亿立方米,再加上下游的“引黄济青”工程,年引水总量2.43亿立方米,“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年引水量7.2亿立方米;中游的“引黄入晋”工程,年引水量6.4亿立方米,总计为304.03亿立方米,也可以把黄河中下游年径流量为290亿立方米的水“消耗掉”,完全存储,点水不漏。其它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蓄水量我们还没有计算在内。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把黄河水完全存储了,没有浪费一点水,对黄河做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是唐代诗人杜莆,在《登高》中的诗句,描述的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长江,古称江、大江、江水等,世界第三大河,第三长河,我国第一大河,第一长河。长江,呈“V+W”字形,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长江流经11个省、市,主要的地形包括: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洞庭湖、鄱阳湖、东南丘陵等等,最后注入我国的东海。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的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源头被称为沱沱河;长江支流众多,有700多条,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沅江、赣江等在内的49条支流;长江从源头至湖北宜昌为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江西湖口至上海入海口为下游。长江水系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水量平稳,为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对长江而言,我们控制利用存储水量就不如黄河那么轻松自如了,难度较大。长江落差6600米,年径流量为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年径流量的17倍。长江总水量的25%,来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自源头至宜宾为上游,长江河段长约3500千米,落差约6200米。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这一河,这一河段峡谷多,其中最著名、险峻的是虎跳峡等,也就是我是所说的:宜昌至宜宾的川江段、宜宾到玉树的金沙江段。长江干流规划、在建及建成水电站总计27座,其中,成10座,在建2座,规划中15座。已经建成的水电站有:梨园水电站、 阿海水电站、 金安桥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 鲁地拉水电站、 观音岩水电站、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电站等等。

长江存储水源无非也就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峡大坝等存储水量为708.8亿立方米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长2335米,形成总面积达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三峡水库最大蓄水量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而长江的总径流量接近一万亿立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水量集中在雨季,因此“三峡工程防洪能力有限,不能包打天下。”而葛洲坝水电站,最大坝高47米,坝顶长度2561 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后,总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近300亿立方米。当然还有其它上百个水电站和水库,我们不在一一列举。

拿数据来说:2014年, 我国北方六区,共有水库工程19 818 座, 总库容3 042.85 亿领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水库数量和总库容的20.2%和32.6%;南方四区,共有水库工程78 184 座, 总库容6 280.27 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水库数量和总库容的79.8%和67.4%。全国共建水库98000个,蓄水量为9323.12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全国水库总容量也成不下长江一年的年径流量水量,还少差那么一点点。更何况区区一个三峡大坝、一个丹江口水库,加上上百个水电站了。

二、“南水北调”工程存储水量为448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缓解旱情为目的。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段,预计总调水量为448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4.35亿。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

三、鄱阳湖和洞庭湖存储水量为454亿立方米

我国五大淡水湖基本分布在长江流域,而鄱阳湖和洞庭湖是天然的蓄水“容器”。 鄱阳湖面积为4125平方公里,储水量为276亿立方米;洞庭湖面积为2789平方公里,储水量为178亿立方米,合计储水量为454亿立方米,但也是“杯水车薪”。

四、其它方面存储水量

其它方面:比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量蒸发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存储长江水的总量为:三峡大坝等存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存储水量+鄱阳湖和洞庭湖存储水量+其它方面存储水量 等于708.8亿立方米+448亿立方米+454亿立方米+其它 =1610.8亿立方米+其它 约等于长江三分之一左右的年径流量=3200亿立方米左右。(保守估计)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数字,长江上百个水电站存储水量加沿岸居民用水,我们都无法统计,数据复杂,只能大概估一个数字而已。

以上只是为了说明,我们对长江的控制还做不到游刃有余,现在只能开发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随着人类 科技 水平提高,我们对长江的开发利用会变的越来越多,越来越轻松,其它事情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也是无法抗拒的,我国在解放初期,就大规模的对长江,黄河进行了改造治理,并且收益很大,近年三峡大坝就是例子。你想改变自然规律,那是痴人说梦,明天早上你再说太阳永不落那才现实。



~

我国那么缺水,长江和黄河都白白流入大海,为何不筑坝彻底利用?
答:我国缺水缺的是淡水,当然只有淡水才能饮用,才能更好地做更多的事情,但是黄河和长江的水都不是淡水,用处不大,再说筑坝代价也不小自然就没必要了。

长江、黄河水白白地流入了大海,为什么不存起来利用呢?
答:长江、黄河的水是源源不断的,根本就没有那样大的工程可以存得起来那么多水,总是有很多水必须注入大海,否则这些流域就会被水淹没了。

为什么像黄河、长江这样的河流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向大海?
答: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原因,无法形成山地雨,那时候就靠天然的降雨去供给水源。这样就会形成季节性的河流。由于长江和黄河横跨中国的大半个地区,不仅可以通过山脉的水流之外,也可以通过降雨降雪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流。三、水陆间循环长江和黄河的水流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汇入大海,这些汇入大海的河水主要是通过全...

长江和黄河是向什么方向流入大海。
答:长江和黄河自西向东方向流入大海。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

长江水和黄河水都流入了大海,会不会造成淡水资源紧缺?
答: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是一个少水的我国,尽管总产量非常大,可是如果有诸多的人口数量,平均水源拥有量仅有全球人均的四分之一。既然这样,长江,黄河等江河的水,每一年都白白的注入了大海,大家是否能够采用一些方式,把这种水存起来渐渐地利用吗?实际上 简言之我们在长江,黄河上建造的各种各样水库,...

长江和黄河都是从哪个方向流入大海?
答:长江和黄河都是从西向东的方向流入大海的。我国的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数河流,尤其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中国最大的河流,都是发源于西部的青藏高原,蜿蜒向东,一直流入海洋。其中长江的河道十分稳定,数千年(可能上万年)没有变过,一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但黄河的河道只是在上中游相对稳定...

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
答:水由高处流向低处。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西部的青藏高原,而且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本着水往低处流的一般规律,长江和黄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就不奇怪了。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

我国淡水资源如此紧张,为何没有拦截长江黄河不让它入海?
答:如果我们能够将长江和黄河的淡水资源储存下来,可以大大缓解水源匮乏地区对淡水的需求,但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而是让长江和黄河水都白白流入大海呢?为了生存,人类文明早期就开始思考如何治理水患,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长江黄河的水资源了。吴王夫差为了运输方便,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

长江,黄河注入什么海
答:黄河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长江源出青海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在上海吴淞口和江苏启东注入东海。 其实最终都是太平洋。

长江和黄河都是从哪个方向流入大海?
答:由西向东 长江[cháng jiāng]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