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接触光线的时间称为什么? 照相机中的快门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衡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数码相机接受光线成像,包含以下具体过程:

1,数码相机镜头汇聚光线成光学实像。

相机拍照,镜头是基础。

数码相机要想拍出照片,首先需要镜头成像。

具体来说,镜头成像就是镜头汇聚光线形成光学实像的过程。……这个光学实像照射到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上感光成像,才能最终形成数码照片。

2,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光成像。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就是指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当镜头汇聚光线形成的光学实像照射到图像传感器上以后,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完成模数转换过程,最终经图像处理器处理之后形成数码照片。

在数码相机的各项参数指标当中,图像传感器接受光线感光的时间长短,被称之为“曝光时间”。

相应的,控制数码相机曝光时间的部件,被称之为“快门”。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快门有两种:

1,传统结构的机械快门。

机械快门,就是通过机械部件来控制相机曝光量的部件。

在机械快门的结构当中,快门帘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当快门帘打开的时候,图像传感器接受光线完成曝光,曝光结束,快门帘关闭。……这个过程,就是快门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快门速度。

2,没有机械部件的电子快门。

对于新型数码相机来说,已经开始摒弃传统的机械快门,而采用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有利于高速连拍的电子快门。

电子快门是通过电路通电、断电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部件。

电子快门释放时,图像传感器通电,完成曝光。……电子快门关闭时,图像传感器断电,曝光结束。

虽然数码相机当中图像传感器是最重要的传感器,但它却不是数码相机唯一的传感器。

1,测光传感器。

测光传感器,就是数码相机中非常重要的另一种传感器。

测光传感器接受光线以后,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进行计算,最终获得有关曝光度的数据。……数码相机就是以此为准来确定数码照片的曝光度。

2,对焦传感器。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能否拍出清晰的照片,对焦操作至关重要。

对焦传感器,就可以对相机拍摄时的对焦状态进行计算,并控制镜头的对焦机构完成对焦动作,从而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这两种传感器接触光线的时间,可以称之为测光时间与对焦时间,就不能用曝光时间来形容了……由于我们在半按快门时即可迅速完成测光和对焦,其时间长短,我们一般并不关注。

因此,数码相机当中不同性质的传感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正是这些传感器的协同动作,我们才能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出画质清晰的数码照片。



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接触光线的时间称为感光,也就是曝光时间。
这个功能由快门来实现,快门又分为机械快门与电子快门。
机械快门,顾名思义,是由机械结构的开合时间长短来控制感光时间。
电子快门,是虚拟快门,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快门,是通过传感器通电和断电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感光。

问几个数码相机的名词术语~

  光圈和光圈范围: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焦段:焦段,简单说就是变焦镜头焦距的变化范围。
  镜头焦段的划分
  首先是标头--就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度左右,这是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在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勒松。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近大远小的规律。在广角镜头下,近的更大,远的会更小,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传感器类型:我们常说的数码摄像头的传感器相当与传统相机的胶片,传感器是数码摄像头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它是一种用来接收通过镜头的光线,并且将这些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装置。目前数码摄像头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传感器尺寸:说到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如果分解CCD,你会发现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
  第一层“微型镜头”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展CCD的采光率,必须扩展单一像素的受光面积。但是提高采光率的办法也容易使画质下降。这一层“微型镜头”就等于在感光层前面加上一副眼镜。因此感光面积不再因为传感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而改由微型镜片的表面积来决定。
  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
  CCD的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蓝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再说CMYK,这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是青(C)、洋红(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第三层:感光层
  CD的第三层是“感光片”,这层主要是负责将穿过滤色层的光源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影像处理芯片,将影像还原。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对角长度,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最大分辨率:
  在了解最大分辨率之前应首先明确扫描仪的分辨率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由于最大分辨率相当于插值分辨率,并不代表扫描仪的真实分辨率,所以我们在选购扫描仪时应以光学分辨率为准。
  最大分辨率又称为插值分辨率或软件分辨率,是通过数学算法增大图像分辨率的方法,但我们在实际购买中要以光学分辨率为准,在光学分辨率相同的条件下,最大分辨率只能作为参考。目前最大分辨率的算法大致分为三种:
  补点法:就是说如果两个像素之间需要加一个点,就用第一个像素的数据作为这个点的值,这个算法的优点是运算量小,速度快,但效果差,容易造成马赛克现像。
  平均值法:就是说如果两个像素之间需要加一个点,就是用这两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这个点的值,这种算法的效果比补点法要好得多。
  二次乘方法:这个算法是各种算法中效果最好的算法,也是运算最复杂的算法,为了得到两个像素之间新增的点的数值,需要取该像素前后左右各两个点的数值,模拟出这四个点数据变化的规律的曲线,从而获得这个点的数值。
  目前限于技术水平和扫描速度限制,多数扫描仪在横向插值时采用平均算法,纵向插值时采用补点法,只有少数扫描仪在横向和纵向都采用平均值法。与之相比,目前的图像处理软件普遍采用二次乘方作为插值算法,因此生成的图像效果明显好于扫描仪自身插值的效果,因此无论从效果角度还是速度角度讲,扫描时,都不要使用超过扫描仪光学分辨率的精度进行扫描,如确实需要提高扫描精度,可以使用软件进行放大,以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
  白平衡模式:我们身边的“光”,有很多的种类。例如阳光,电灯灯光,白炽灯,水银灯。仅在阳光中,就还有早晨和傍晚红彤彤的太阳光,以及背阴出略带蓝色的阳光,是具备“光”和“色”两方面的性质的。人类的眼睛可以对类似的光的色彩进行了修正,无论在何种光源下都难以区分“颜色的偏差”。但是拍摄照片所要用的彩色底片和数码相机的 CCD图像,会把光线微妙的偏差如实地反映出来,从而还原出略带偏差的颜色。要拍摄出和人眼接近的,没有颜色偏差的照片,可以在使用胶片的照相机上添加滤光镜,在使用数码相机时,就可以使用叫做“自动白平衡”的自动颜色修正功能。“自动白平衡”功能可以让您无需进行像使用胶片照相机时添加滤光镜那样复杂的程序,就可以直接还原出和人眼看到的相同的颜色。因为它可以把白色的物体没有偏差的描绘出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白平衡。

  但是,自动白平衡和自动曝光拍摄模式一样,并非在所有时候都能选择到最正确的色调和曝光值。特别是不能在正确的色调(希望的色调)下进行拍摄的时候,请使用白平衡选择模式,自己选择合适的白平衡。例如有的数码相机在自动白平衡以外,还可以切换“屋内”“户外”白平衡模式。“屋内”模式可以在电灯光的光源下,将白色被拍摄物的白色还原出来。“户外”模式可以在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将白色物体再现出它的白色。

  白平衡模式的选择,本来是为了把白色的物体忠实地还原成白色。但是也可以故意选择不适合的白平衡模式,突出特定场合的特别氛围,拍出别有意味的非现实色调的作品。例如在光源为电灯灯光的室内,故意选用相反的“户外”模式,就可以拍出桔色的暖色调照片。在户外选择“屋内”模式,就可以把画面整体描绘成偏蓝的色调。在拍摄夕阳或夜景时,选择“户外”模式,还可以再现与肉眼所见的景象最接近的夕阳的氛围。
  ISO感光度: 在数码相机中ISO代表感光度指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曝光模式: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运动曝光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镜头应该让多少光线通过才能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快门速度决定通光时间的长短,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的通光量。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讲专业知识很难在短时间里理解!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对这些繁琐的相机原理感到头疼!大家都希望眼前看见的美景能直接展现在照片上而不用去计算光圈和快门,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就是为了能让您轻松又方便的拍摄。
  所以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就可以采用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拿到一台不太熟悉的相机时,我们只要选择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如图3),拍摄的照片十有八九就不会有问题,因此这个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在各类数码相机上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要想真正用好它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曝光补偿:每一部单反数码相机,都会有“曝光补偿”的设定,曝光补偿,指的是当我们完成测光,设定光圈快门之后,因应环境光线的变化,对曝光作加减的额外设定。
  甚么样的情况会让相机的测光系统发生误判呢?我们在这里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当拍摄画面中有很多浅色系,环境中的光线反射程度很高,除了现场原本的光线外,额外反射出来的光线,让测光系统误判此环境的光线很强,因此相机的曝光组合会比正常情况下的光线值低,拍出来的相片会偏暗。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拍摄的画面中,有很多暗色系的物体或是光线反射程度很低的环境,因为光线被这些物体吸收,让相机在测光时以为现场光线不足,而设定了比正常还高的曝光值,拍出来的照片就会偏亮了。

  为了让拍摄者可以快速的对曝光量作调整,而不需要重新去设定光圈快门,于是就设计了「曝光补偿」这样的机能,只要简单的选择要「增加」或是「减少」曝光量就可以了。

  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都是以EV(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谈到的一级、一格的单位)作为单位,调整的格数有分为1/2级跟1/3级两种,目前大部分的数字单反相机都有正负2EV的曝光补偿能力。

  上面有提到让相机误判的状况,但是要设定多少的曝光补偿,才可以将曝光值调整回来呢?其实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曝光补偿,并没有一定的数值,在很多时候都必须靠我们的经验来判断。所以初学者在遇到复杂光源的环境时,可以利用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多拍几张不同的曝光组合,顺便学习判断要如何作曝光补偿。
  测光方式: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一般是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也称之为反射式测光。测光方式按测光元件的安放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两种方式。

  (l)外测光:在外测光方式中,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是各自独立的。这种测光方式广泛应用于平视取景镜头快门照相机中,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使用这种测光方式。

  (2)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行自动校正。目前几乎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采用这种测光方式。

  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中,测光元件的放置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放置在取景光路中目镜附近,如图中A、B、C所示,这种测光方式称为TTL一般测光;二是放置在摄影光路中,光线从辅助反光镜或由胶片平面、焦平面快门的叶片表面反射到测光元件上进行测光,如图中D、E所示,这种测光方式称为TTL直接测光。


  目前相机所采取的测光方式根据测光元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的区域范围不同主要包括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模式、多区测光等。

  点测光模式: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 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
  中央部分测光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这种模式的测光重点放在画面中央(约占画面的60%), 同时兼顾画面边缘。它可大大减少画面曝光不佳的现象,是目前单镜头反光照相 机主要的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模式:它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光亮度,适合于画面光强差别不 大的情况。
  多区测光模式:它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 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


  阿!累死我了!!!

快门是照相机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开启,光线进入到胶片,快门关闭,光线就被阻止到进到胶片。

不会叭?快门速度你还不会这样吗?
答: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照相机的传感器暴露在光 线中的时间长短,单位为“秒”快门速度 可以控制照片中的动态效果, 快门按键 , 快门帘 曝光:按下快门按钮,相机完成一次快门帘从开启到关 闭这个过程,就叫做一次曝光,而快门帘从开启到关闭的 时间,就是快门速度 1/250,表示当前快门速度为 1/250秒,等于0.004秒改变 ...

关于快门知识
答:快门是相机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相机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可以把快门理解成一道门,门开启,光线进入相机。门关闭,光线停止进入相机。门开启,关闭的时间(快门速度)影响相机进光量,从而控制照片曝光。 曝光 指在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按下快门按钮,相机完成一次快门帘从开启到关闭这个过程,就叫做一次...

曝光三要素是指什么意思
答:1. 光圈:光圈是镜头中的一个圆形开口,它控制着光线进入相机传感器的数量。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数值来表示,如F1.8、F8等。光圈数值越小,开口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数值越大,开口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照片的曝光程度和景深。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传感器暴露在...

在摄影中如何正确使用快门速度?
答:大约 1/250 秒或以下的值可以被认为是快速的。分母越大,曝光量越低,快门速度越快。按照这个逻辑,分母中任何大于 250 的数字也比 1/250 快。在快门速度下,你的相机会冻结运动,记录运动并使其静止。由于光线照射图像传感器的时间很短,它不会“看到”整个运动,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快门...

照相机中的快门是什么意思
答:Shutter是快门的英文名称。快门是摄像器材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

我学广编专业的,需要一个相机。但我一点都不懂,请教一下需要看哪些参数...
答:在焦平面上影像就越亮。通光孔径与光通量成正比关系,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就越少,照片就越暗。反之亦然。快门速度的多少就是指的传感器暴露在光线中的时间长短。为了能成像,相机的传感器需要暴露在光线中 一个正确的曝光需要在光圈、快门、ISO三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如果想要曝光量不变,...

怎样设置数码相机测光时间?
答:1、该选项用于控制测光感应器的动作时间,通俗地说,就是相机测光的工作时间。2、该选项用于设定曝光锁的时间,也就是当测光完成之后,按下曝光锁定按钮(*),相机会把当前曝光锁定相同的时间。测光定时器的设置如下:1、选择“实时显示功能设置”按下菜单按钮,在“设置菜单2”中选择“实时显示功能设置”...

单反拍的视频出现闪频,闪屏应该调什么,快门,是慢还是快。
答:调快门速度,调慢一点。这是因为快门速度太快,如果在家庭荧光灯下,把快门速度设置的越慢越看不出。如果在婚礼追光灯下,快门速度保持在1/100。如果仍旧出现频闪现象,适当的调整快门速度。而视频的明亮程度则可以通过光圈和ISO来调整,视频是用M档来拍摄的。

相机的快门时间有什么用
答:快门是控制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接收光线时间长短的部件。快门时间越短,曝光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少;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多……当然了,这还需要与光圈结合考量。

快门速度快慢对拍照有哪些影响?
答:快门速度表示光线通过快门单元照射图像感应器的时间长短,即曝光时间长短,光线在底片上停留的时间。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相机中1/100这种数字就代表快门速度),1/100表示快门速度为1/100秒,2则表示快门速度为2秒。可以知道,1/100秒快门速度比2秒快门速度更快,曝光时间也越短。当快门速度过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