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抗战胜利)简介?

作者&投稿:封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兴 起,给予列强沉重打击,使八国联军看到了 中国人的力量。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 中 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 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 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在 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 略,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胁迫清政府承 诺镇压反帝斗争。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给予列强沉重打击,使八国联军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 统率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也使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你好。
是义和团运动。
因为义和团运动显示出中国人民不甘于亡国灭种,奋起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野心。八国联军统率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列强于是采用了“以华制华”的策略侵略中国。

以华制华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如果真要找的话应该是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全国各地的爆发的顽强的反抗,让列强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中国实行完全的殖民统治,只能在华扶植代理人,作为他们利益的代言人,也就是以华制华。如八国联军侵华时的统帅瓦德西就深刻认识得到了。

签订《辛丑条约》,确认清政府为其统治中国工具。扶植袁世凯,日本炮制伪满政权,伪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什么时候结束的~

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开始算起,1949年结束的。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扩展资料
1、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
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2、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
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等,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辛丑条约》签订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救亡图存)。
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发生重大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整体而言,请注意民族矛盾是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3、第三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1-1912年)
阶段特征:一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深化;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袁世凯等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此时突出体现为国内阶级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
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既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辛亥革命虽然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导致失败,但却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可以视为中国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
4、第四阶段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阶段特征:北洋军阀是近代由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扶植下崛起的特殊政治军事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它的反动统治使辛亥革命带给人们希望迅速破灭,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起来。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日益成熟,因此这一时代特征是充满了进步与反动之间的激烈搏斗,而进步终将战胜反动。
5、第五阶段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又称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阶段特征: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围剿“红军”;同时采取一系列整理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促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十年”,并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序幕。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6、第六阶段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阶段特征:这一阶段历史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为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7、第七阶段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年)(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阶段特征: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的过渡时期。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经过战略反攻阶段和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统治崩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以一敌N——输了!

抗战——1V1——胜利老!

中国近代史
答:中国近现代(公元1840-1949年) 1840年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

...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殖民掠夺的开始,由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
答: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

近代西方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答:第二,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动力革命后蒸汽动力在航海上的应用,西方殖民者的足迹已经遍步世界各大洲,中国许多周边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已经相继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已经在整个亚洲蔓延开来,资本主义列强的触角即将伸向长期封闭的中国,无论中国自己是否...

谁来帮我解解历史与社会的题?
答: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藉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此,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各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入侵略、掠夺中国的行列,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19世纪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答: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日、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经济上的侵略也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侵略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制华”;列强之间的关系日趋尖锐,争夺多于勾结。辛亥革命后,日本利用“一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这一...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
答: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1、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英法发动(美俄趁火打劫)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3、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4、1900年英...

1. 简答题 一、请论述自1840年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
答:1840年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840一1842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展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一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一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以哪些方式侵略中国
答:3 文化上渐趋西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转化。我们的共识是: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介绍,完整
答: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第三段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被鸦片战争惊醒了的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再一个是鸦片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终于...

中国近代史(具体点)
答: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