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肯成功自信的故事 自信的名人事例

作者&投稿:雀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线上曾于2005年举办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林肯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中的第二位。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名。最新版5美元纸币正面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的照片。

       1809年,林肯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1826年,17岁,已经什么农活都能干了,经常帮人打零工。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1831年,22岁,经商失败。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但进不去。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1835年,26岁,定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1848年,39岁,寻求议员,失败了。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1860年,51岁,当选。

  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十一次竞选八次失败。为此也曾经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之极,担心自己会不会再爬起来。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他就是林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的伟人。



亚伯拉罕·林肯 ( Abraham Lincoln ) (1809-1865)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 1809年 2月12日黎明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霍尔以南 3 英里的小木屋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9 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这对林肯来说是一个残酷的打击。幸而继母对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读书、学习,他和继母的关系很融洽。后来,长大的林肯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关于林肯的故事~

林肯当选总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悲催的人生也会有绚烂的一刻,虽然可能并不长久,但是努力坚持就有希望!
林肯搬石头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
林肯成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用一句很有名的英语谚语来说最合适了: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心之所诚,无所不能。
林肯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林肯的遇到了很多的打击,可他从不退缩.就像他说的名言:我这个人很慢,但从不后退.林肯面对打击和嘲笑,从不退缩,而是把这些都当成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正如书上所说的林肯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任爱之心、宽容大度的胸怀、正直善良永不忘本懂得感恩的言行、提倡人人平等的理念,将参议员们的批评、诽谤、嘲笑和羞辱都化为了赞叹的掌声.其实,有时批评、嘲笑和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林肯,一名有明确政治抱负的人道主义者,一位满怀仁慈的美国政治家,翻看林肯的所有事迹,畅游林肯的曲折一生,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其神情忧郁、百折不挠的绝佳形象,还有他传奇般的成功秘诀带来的绝对震撼,更多的是“一个人无论出身多么低微,只要努力,都可以拥有非凡人生”的绝好信仰.
林肯的一生只成功过两三次,无数次的失败与不幸铸就了林肯百折不挠的精神,正如林肯所说:“你们可以把我的头颅烧成灰,把灰撒到风中,也可以把我的灵魂放逐到黑暗和绝望中去,让它永远受苦。然而,你们却无法强迫我同意我认为不对的事情,因为我一生只为正义和真理而战”。  林肯无数次跌倒,然后又无数将地爬起来,每次,他都能从失败中汲取到比成功可能更多的足够的营养,使其能够从失败中得到足够的实力,都敢勇敢地去挑战更有意义的更大的目标,这位让他的对手都非常尊敬与推崇的人,他最让人称道的不是他的能力,因为他在总统以前的经历不足以证明,也不是他的学识,因为他上了也就半年学,但通过他的人性所散发出的那种大智大勇大德大善足以证明他确实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曾经有过的人中最优秀成员之一。  他不光百折不挠,他不仅知人善任,他不仅虚怀若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能够理解、同情和宽恕任何人和任何群体。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细节看出:、  细节一:以美国的充分民主,23岁的林肯第一次参选州议员时,得到了他所居住的小镇纽萨利姆二百零八票中的二百零五票,虽然落选了,但我们能够借以知道他的为人。  细节二:竞选州议员失败后,林肯和人合伙经营了一家商店,以破产告终。欠下的债,林肯在很长时间里才还清,但给林肯带来了“诚实的亚伯”的名声。  林肯能够成为甚至比华盛顿更为令美国人怀念的总统绝不是偶然,仔细地去研究,我们能够从其中获得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谁能简单评价一下林肯?(他一生的光辉事迹,或者他在政治上的贡献或...
答: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事例
答: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他年青时当过农民、伐木人、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

林肯这一生
答: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热衷于读书,并对演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利用一切机会,在各种场合演说、讲故事、评论时事,有时还会加上一些滑稽的奇谈怪论,常常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他发现自己凭演说影响他人的能力高人一筹,这份自知带给了他空前的勇气和自信,也激发了他的雄心。1832年他首次开始参与竞选州议员,但遭到...

读林肯的故事有感500字作文
答:我读了这篇故事后,对林肯发出于出自内心的敬佩。从这些事情上,你就可以感觉到一个伟人的坚持不懈,幽默,淳朴和富有正义感。林肯小时候是农民出身,非常贫穷。他和他父亲托马斯·林肯一样,不善言谈。可是,为了家庭的生活,林肯当上了一家店的店员。在这里,他和陌生人交谈的次数多了,胆子,口才,...

林肯的资料
答:4、1867年,内布拉斯加州的兰开斯特郡的郡治改名为林肯市,并成为该州首府,以纪念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5、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坐落于国家广场,是全国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之一。6、拉什莫尔国家公园中的四位总统巨型雕像,林肯在最右侧。4林肯遇刺林肯的举动虽让美国在200多年内没有打过一次仗,但...

古今中外名人成功励志故事(50字)
答:2、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

信心带来成功800字精彩作文
答:事后,有一位记者问他成功的密决,林肯不紧不慢地说:“自信。”从此之后,这则故事成了我人生的启迪:自信。 经历了这么多因自信而快乐,因自信而成功的事后,我归纳了一条结论:自信之人乃成功之人。 信心带来成功800字(五)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只青蛙被人抓进了瓶子里,把瓶子盖上,青蛙一次又一次地跳...

林肯的台阶 读后感 (100字左右)
答:罗斯福总统说:“每当我感到绝望时,我就看看墙上的林肯画像,想想他这时会怎么做。”同样,每当你感到意志就要崩溃的时候,听听林肯的故事吧,你便会觉得,原来你一直都生活在可贵的幸福之中。自信力,坚毅,忠诚,把事情搞定的能力。我突然发现我忽略了一件东西,一件和自信力一样,仅属于人间伟大的领袖们的东西,那就是...

自信演讲稿
答:雄鹰之所以能主宰蓝天,是因为它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浪花之所以能拍击礁石,是因为它有战胜恐惧的勇气;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美国历史上,林肯总统有很多故事被人们铭记。做为硅匠的儿子,林肯的自信是使他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林肯竞选总统时富有激情的演说,被记者刁难后...

《林肯传》读后感
答:十分艰苦,多次经营商铺倒闭,多次竞选职位失败,但他每次都勇敢的站了起来,这是我最佩服林肯的地方,林肯他从来都不气馁,每一次都重新经营,重新竞选,直到成功...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书,里面的记载的内容翔实,精彩,每一个故事都充分展现了林肯伟大的一生。 在林肯小的时候,他家里很穷,只读过仅仅一年的书,虽然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