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月烟雨下扬州”的意思是什么?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斗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意思是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原句为“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原文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如下: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词句注释如下: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三月烟雨蒙蒙的时候去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是指什么~

1.雾霭中的花。
南朝梁沈约《伤春》诗:年芳被禁籞,烟花绕层曲。”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其四序云:‘ 葛氏侄女子告归,作《少女游》送之:“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清魏宪《西湖春晓》诗:“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2.泛指绮丽的春景。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唐杜甫《清明》诗之二:“ 秦城楼阁烟花里, 汉主山河锦绣中。”

白话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
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全诗内容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扩展资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为什么经常有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话是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扬州自古多垂柳,那时正是柳絮纷纷如似烟,繁花盛开似景来的大好时光,同时也暗指古代扬州是个烟花风尘之地。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景象
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是去扬州旅游的最佳季节,烟雨蒙蒙,杨柳吐丝,琼花绽开,古老名城散发无穷魅力。烟雨中逛古街小巷、游瘦西湖、品淮扬小吃,你可领略到扬州独有的风韵。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其实此句上面还有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后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为什么说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而这里的“烟花”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可以将“烟”与“花”分开理解,单字一个“烟”形容的是春天扬州的天气情况,烟雨蒙蒙造出一种意境美。而与“花”字所组成在一起,更加烘托出扬州春天的景象。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浪漫蕴藏在他的诗作中。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是指什么
答:三月时节正是柳絮纷飞之季,因为白色柳絮飘于天际,轻飘飘如烟似花,所以作者称其“烟花”。更增加诗的美学意境。

古话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烟花指的是什么意思?
答:地处江南的扬州,三月春意阑珊,繁花似锦。烟花是指烟雨笼罩下迷人景色的泛称,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景,没有具体指是什么花。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烟花应该指的是...

描写扬州的诗句
答: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意思: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2、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唐】李绅《宿扬州》诗句意思:叫声凄清的塞北大雁飞过楚地湖泽,深深浅浅的红树中间望到了扬州城。3、二十四桥明月夜,...

梦扬州·晚云收赏析
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苏诗集成》在《於潜僧绿筠轩》诗注中也引《殷芸小说》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而秦观故乡属扬州,他对扬州的感情无怪乎更为深切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3~4 月的江南有何独特之美?
答:无与怜穷独。鼓棹前溪非兴尽,寒怯水栖岩宿。咫尺君家,瑶田无径,冰柱排银屋。瓮头春到,唤回晚梦清熟。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花三月下扬州里的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吗,相当于阳历几月几日
答:“烟花三月下扬州”来自于李白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指每年的春季扬州迎来旅游旺季,也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间。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

谁能告诉我一下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烟花二字的用途与意义?
答:烟雨花柳,烟花三月,是点出江南的美景的,美景送别,相映衬,更反映出送别的真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