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国军真实状况是什么样 抗战期间国军的真实伙食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边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抗战后期国军真实状况是什么样?

这是当时中国空运至印度集训的中国军队士兵,多数是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身体单薄得让今天的我们看到后心里特别心酸,当时,我们抗战的胜利,靠的就是他们舍命的拼搏。

1

美国记者哈勃斯塔姆当时曾这样报道:从理论上来讲,蒋介石的军队是强大的,他自己称有300个师的兵力;但能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中国通、时任中印缅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则估计蒋介石的实际兵力不足其宣称的60%,另外40%的兵力,只不过是登记在册而莫须有的“鬼士兵”。

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当官的把这些多余人头的薪水转入自己的腰包;是时,部分部队为改善生活,胆子大的军官甚至还干起了武装走私的勾当。

1944年6月,军统局局长戴笠到东南一带视察部队时这样说:在东南走私经商的,不是党政机关就是军队,而纯粹的商人走私已经不容易了。

2

以当时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被后人誉为王牌军的5支部队来说,也是当时国民党引以为豪的五大主力,分别是新编第1军(新1军)、新编第6军(新6军)、第5军、第74军、第18军;其中,建军最早的是第18军,建军最晚的是新1军和新6军。

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孙立人、潘裕昆继任)、新6军(军长廖耀湘、李涛继任)当时由美国供给相应物资,吃“空饷”问题可以排除,但在国内的三支部队中,第5、18、74军军官组成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其5军军长杜聿明、18军陈诚、74军王耀武都是早期黄埔毕业生,见到蒋介石言必称校长,自己也以学生自居,关系非同一般,即便如此,吃“空饷”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为解决和根除这个吃“空饷”问题,18军军长陈诚明着对部下讲,吃“空饷”可以,但你得报实际人数给我;而74军军长、小商贩家庭出身的王耀武,则自掏腰包补贴部队,即便在抗战最艰苦阶段,他还在办着纺纱厂,经营各类商、企业,目的就是保持自己的部队实兵足额,上前线能够保持齐装满员。

吃“空饷”,成了当时国民党军队的一种顽疾,一旦有战事,后果可想而知。

3

王牌、嫡系部队尚且如此,其他部队情况更甚!吃“空饷”的危害就是:在排兵布阵时上峰以为是12000人的一个师,岂知只有8000人?一个缺口被日军撕开,乘下的就只有国军的夺路而逃。

当时中国军队中非嫡系部队(地方杂牌部队)的境况从大量向汪伪政权投降就可见一斑;“豫湘桂战役”开战前,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因抗战持久已捉襟见肘:1943年一个少校的月薪是135块,加上津贴50块,但由于通货膨胀,每月还要家里倒贴2千多块才够开销,而士兵的军饷则起码拖欠了几个月,一个开小差的士兵曾这样说:我五、六月份的军饷还没有发,能叫我们打七月份的仗吗?

由于下层官兵常拿不到军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943年,中国曾空运1800名士兵到印度兰姆迦军营集训,结果一大半士兵因体质不合格被淘汰,可见当时因持久抗战,国力潺弱至何种地步。

而国军中高级将领的贪污腐化则进一步将这种困境推向绝地,经常出现“喝兵血”、“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荒唐事情,中国飞行员龙启明一次随机组运送远征军士兵到印度,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惨况:那时,飞机没有暖气,士兵们穿的军服都很单薄,当飞机飞临喜马拉雅山上空时,我发现飞机左右摇晃,急忙打开驾驶舱门向后看,发现冻僵了的士兵们正在点燃报纸、草纸等在飞机里烤火,我连忙大吼,你们不要命,我还要命呢!他们说,我们已经3天没吃东西了。

龙启明后来才知道,士兵们从昆明上飞机时,中国驻印军司令罗卓英认为:反正这些士兵到印度后,会从美国人手上领到新军装,在中国给他们也是浪费,于是除了单衣短裤和预防呕吐的纸袋外,什么也没发给士兵们。

这些准备上前线拼命的将士处境尚且如此,后方普通百姓过着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不屈的意志----一个80后看当年的抗战》之14.1



装备残破,士兵作战能力低下。大量吃空额。士兵一天两餐还都是稀饭,尽管有美援但却全给了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国内等于没有。己无力与鬼子作战。并非是保存实力,能宁住实际控制区己相当不易。反击能力几乎没有。

组织了大量的会战,只是大多被打得很惨

真实的国军是什么样子~

国军尤其是黄埔系打仗还是很勇敢的,不过抗战一开始时,武器落后,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差。所有打不过日本军队。
有时我们会觉得国军2个师打不过日本一个旅,其实:
日寇侵华战争的1937年,日师团指1师团2旅团4联队制的常备师团,不考虑实际战斗力情况下对应国军:
师团长----军(中将) 旅团长----师(少将) 联队长----旅(上校~大左) 大队长----团(中校~中左)
师团(满编分24000人、28000人两种)旅团(编制5000人-7000人)
日寇是随抗日战争进程,师、旅团规模越来越小,缩编后1945年的师团不超过14000人
PS:国军一般军辖2-3师,2师居多。1936年改编后的甲种调整师(14000人)和乙种整理师(11000人),只有大概20个师达到上述标准,其他的正规师5-6000人左右规模,地方杂牌师就别说了

伙食很差,很多士兵严重营养不良,挪动很短一段距离都很困难,行军时有的士兵走着走着倒地下就死了。

二战期间的国军战斗力真的很差吗?
答:总的来说战斗力较差,偶有亮点,整体不行。

抗日战争中的南京保卫战,国军的总人数要比小鬼子多好几倍,为何却以惨败...
答:由此可见,南京保卫战的失败,原因有三点:一是两军实力的差距;二是国军的作战思想有偏差;三是将领带头逃跑,导致军心溃散。

真实的国军是什么样子
答:国军尤其是黄埔系打仗还是很勇敢的,不过抗战一开始时,武器落后,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差。所有打不过日本军队。有时我们会觉得国军2个师打不过日本一个旅,其实:日寇侵华战争的1937年,日师团指1师团2旅团4联队制的常备师团,不考虑实际战斗力情况下对应国军:师团长---军(中将) 旅团长---师(...

内战战败后的国民党军入缅甸后的历史
答:11月以后,李弥总部及第8军、第26军部分兵力共5400余人撤往台湾。在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强大政治攻势下,留缅国民党军残部3000余人回国投诚。至1957年6月,逃缅国民党军仅剩3800余人,而且内部混乱,对云南边境的武装窜扰有所收敛。1958年8月,逃缅国民党军500余人窜至滇南孟连县至勐腊县附近,进行小股袭扰...

二战时规模最大的白刃战的伤亡情况如何?3小时1500名国军战死
答:特别是在真实的战场上,如果要依靠拼刺刀消灭一个日军士兵,中国军队可能会牺牲4个人乃至于更多人。而且更为无奈的是,当时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如果加上刺刀,可是比中正式步枪要长10公分,大家要知道的是。在刺刀拼杀中,10公分会让中国军队处于严重的劣势,据资料揭露,在石牌要塞保卫战中,高家岭上3...

台儿庄大捷的真实情况:29万国军对5万日军,最后战果惨不忍睹
答:在抗战初期,我军的战斗力和日军是不能比的,那时候日军装备精良,从一开始的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会战等日军基本都是战无不胜的,那时候我军连连战败,根本就没有赢过一场战役。但是为了能够抵抗侵略,中国军人从来没有放弃抵抗,在1938年3月16号,为期一个月的台儿庄战役打响了,这次国军动用了29...

南京保卫战是更大的血肉磨坊,国军真的没有尽责吗
答:淞沪会战结束后,包括精锐的徳械种子师36,87,88师也已经伤亡过半。中国当时还没能像世界强国一样建立预备役制度,所有部队根本就没能得到补充。守南京的部队并不是番号上应有的15万人,而是只有8万余人。日军进攻部队是8个师团24万之众,坦克装甲车300多辆,各种口径火炮数量远超国军。日军无论是人数...

抗战时期,国军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答:我们可以看到,国军其实相对善守。抗日战争中打得比较好的台儿庄战役、衡阳保卫战等其实都是发挥了这个长处。在黄桥被新四军狠狠教做人的韩德勤部,到了曹甸也就不那么菜鸡了。其原因就是防守固定据点的时候上面提到那些问题比较简单易行。国军其实控制不了主力队列步枪射程以外的地域。他们总是出现对近在咫尺...

一组70年前朝鲜战争彩色照片!几百万人死亡,还原当年真实场景
答:事实上在最初的空中作战中,苏联飞行员主要负责与美军空战,掩护志愿军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打击地面目标。到了后期,中国志愿军飞行员积累了作战经验,也加入到空战中,一共击落“联合国军”飞机330架,志愿军飞机被击落231架,116名飞行员阵亡。美军称在朝鲜战场的空战中一共击落484架米格-15战斗机,己...

中条山战役被日军俘的国军后来怎么样
答: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被日军俘虏后基本有两种出路:一是直接被日军屠杀掉,因为日军行军迅速,基本没有处理战俘的功夫,加上日军残暴,对待俘虏大部分都不按照日内瓦国际公约对待。二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本土大量缺少劳动力,所以很多战俘不直接屠杀,改为送到日本,作为廉价劳工,进行开采矿产等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