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昭慧的人物生平

作者&投稿:滑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昭慧法师,女,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1957年生于缅甸仰光,父亲卢晃名,母亲梁壬云,为家中四个小孩中的老二。十岁时因缅甸尼温政权排华,全家搬回到台湾,8岁随父母定居台湾。台北市立中山女子中学毕业,19岁升人台湾师范大学文学系学习。1978年,已21岁的她在大学三年级暑假期间于板桥祥光精舍礼祥云法师出家。次年以师大文学系文学士毕业,分配至桃园县观音乡草漯国中任教。1980年受具足戒于台湾高雄龙泉寺。此后以培育僧才为职志,1984年在新竹福严佛学院教授中文与佛学,继而历任福严佛学院高级部主任、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华严专宗学院及佛教弘誓学院讲席。1993年至1999年,担任台湾关怀生命协会 创会理事长,推动动物福利之立法,在其任内促使台湾立法院通过了“野生动物保育法”与“动物保护法”,为台湾动物保育运动的一大里程碑。1994年起在辅仁大学讲学,1997年9月起于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研究所任教,并为佛教弘誓学院指导法师,2000年8月升任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



急需昭帝和宣帝的生平简介~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武帝少子,母赵婕即(即钩弋夫人)。幼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辅国政,继续实行武帝时期政策,曾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加强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因武帝时期官营盐酒铁及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遭到“贤良、文学”的批评,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不久与匈奴和亲。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更改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与民休息。
史称刘弗陵自幼聪明多知,又长得身高体壮,很受武帝宠爱。原太子刘据被杀,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武帝想立刘弗陵为太子,为免吕氏之乱重演,便于公元前88年将其母赵婕妤赐死。第二年,汉武帝临死之前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
公元前87年二月戊辰,武帝死后第三天,刘弗陵继位称帝,明年改年号为"始元",后又改用"元凤"、"元平"等年号,前后在位共13年。
昭帝即位时,年仅8岁,朝政大权由霍光执掌。但据史书记载,少年的汉昭帝也颇具非常之才,熟知军国大事。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结燕王刘旦,诬陷辅政大臣霍光,结果被14岁的昭帝识破阴谋。不久,刘旦等阴谋政变,昭帝在霍光辅助下,诛杀了桑弘羊、上官桀,逼刘旦自杀,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政变。史称"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霍光辅佐下,汉昭帝继承武帝末年的富民政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则与匈奴和亲。因此,昭帝之世,"百姓充实,四夷宾服"。若天假其年,汉昭帝将大有一番作为。可惜,昭帝还没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便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逝于长安,年仅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13里处),尊谥孝昭皇帝。 昭帝无子,后以戾太子刘据孙刘病已(汉宣帝)为嗣。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即位后改名刘询,西汉第七位皇帝(前73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曾孙,废太子刘据的孙子。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刘病已的祖父、当时的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史皇孙刘进均因此被杀,刚刚出生不久的刘病已也被投入大牢。因为有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处死所有犯人,廷尉监邴吉据理力争,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第二天武帝就撤销了这道命令。由于他还是个婴儿,邴吉在狱中挑选两位女囚做他的奶娘。刘据一案平反后,刘病已寄居在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前75年娶许平君为妻。
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其侄子昌邑王刘贺被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拥立为帝。刘贺在即位的27天内就做了1127件不该做的荒唐事,被废。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于是霍光立时年19岁的刘病己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宣帝初即位,政事一决于光。朝臣和上官太皇太后都认为应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但宣帝顾念旧情,“诏求微时故剑”,于是群臣议决立许平君为后。霍光的夫人显非常恼怒,于本始三年派人鸠杀许皇后(谥号“恭哀皇后”),霍光授意宣帝不追查此事;次年,霍成君如愿以偿成为皇后。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逝,宣帝开始亲政,逐步开始剥夺霍家的权力,霍家人开始感到恐惧。地节四年霍家试图发动政变,事情败露,遭族灭,霍皇后也同年被废。

由于宣帝长期在民间生活,深知民间疾苦,所以他在位时期,勤俭治国,进一步确定儒家地位,而且还很放松人民的思想,对大臣要求严格,特别是宣帝亲政以后,汉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在亲政的二十年中,他着重于整肃吏治,加强皇权。他不但族灭了腐败的霍氏家族,而且诛杀了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设置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重视民命之余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外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其余如废除一些苛法,屡次蠲免田租、算赋,招抚流亡,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霍光的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则软硬皆施。他击灭西羌,袭破车师。时匈奴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前51年)亲至五原塞上请求入朝称臣,成了汉朝的藩属,宣帝又得以完成武帝倾全国之力用兵而未竟的功业。
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应该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因此史书对宣帝大为赞赏,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他与前任汉昭帝刘弗陵的统治被并称为昭宣中兴。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在位25年,享年44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 ,逝后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杜陵。

汉宣帝在位时进一步加强中国对西域的影响,前60年,匈奴归汉,结束了自汉高祖白田之围以来,汉匈奴两族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争战状态,从而转入了和平时期。史称汉宣帝「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宣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宣帝改名“询”的理由是“病”、“已”两字太过常用,臣民避讳不易。
宣帝与许皇后和霍皇后的感情纠葛是越剧《汉宫怨》的主题。
作为政治家的宣帝在训斥太子刘奭时讲出一句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宣帝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之一。

昭慈皇后(12世纪?-1246年)名脱列哥那,又译朵列格捏,姓乃马真氏,又称乃马真后。她是窝阔台的第六皇后,贵由的母亲。
乃马真后想让自己的长子贵由成为继承人。但窝阔台更喜欢三子阔出。阔出于1236年战死后,窝阔台有意让阔出的长子失烈门继承。窝阔台在1241年底去世后,失烈门年幼,有声望的拔都又因与贵由有旧怨而拒绝出席推举大汗的忽里台大会。因此乃马真后从1242年春开始临朝称制。
乃马真后摄政后,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任命了一批不学无术的人担任朝廷内部的命官。法提玛本是波斯徒思人,被俘虏到哈剌和林后,不务正业,但经常接近乃马真后的寝宫。所以,当乃马真后摄政后,他权倾一时,曾与脱烈哥那合谋逮捕中书右丞相镇海和燕京行台断事官牙老瓦赤。镇海、牙老瓦赤得知后,逃奔到阔端斡尔朵,寻求其庇护。中书令 耶律楚材也含怨而死。大商人 奥都剌合蛮却被派往中原,接替牙老瓦赤的职务。
乃马真后的摄政,使成吉思汗《札撒》遭到废弃,造成法度不一。诸王"人人都向四方派遣使臣,滥发诏旨牌符;他们四下结党,各自为政",使蒙古帝国濒于崩溃境地。
1245年,她命令察罕、张柔等将领攻打南宋的淮西、扬州等地。在称制期间,乃马真后逐步提拔支持贵由的势力。1246年8月24日,贵由被推举为大汗,乃马真后还政。同时她命令麻速忽伯格管理河中城市。她于贵由即位数月后去世。至元二年(1265年),追谥昭慈皇后。

安倍昭惠为什么无法生育 一生无子、还酗酒,安倍为何独宠她35年?_百度...
答:安倍昭惠是日本森永制株式会社家族的千金,她的父亲松崎昭雄是日本著名制造商,这个家族在日本的地位有目共睹,不仅权利滔天,而且富甲一方,是名副其实的上层贵族。安倍昭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她不仅出落得亭亭玉立,连思想也较为独立超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昭慧,她的婚姻注定不同寻常。1984年,安倍...

释昭慧点评
答:昭慧法师作为印顺法师的得意门生,其影响力与导师如出一辙。坐在您面前的,仿佛是印顺法师的化身,体现了法师深厚的教学传承。在当今佛教界,昭慧法师的学术造诣无人能及。他涉猎广泛,涵盖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保育、法律、人权、逻辑、心理、宗教、哲学等多个领域,如同十个领域的专家坐于一堂...

释昭慧的评价
答:昭慧法师是当今佛教人物中深入世间学术最深、最广的一位出家人,他所研究涉猎的范围涵盖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保育、护生、法律、人权、逻辑、心理、宗教、哲学等等学术领域。他坐在这里,等于有十个教授学者坐在你前面。昭慧法师富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勇气,十年来凡遇有不公不平不法不义的事...

甄嬛传小说人物介绍~不要电视剧的
答:(美人-恂贵人) 昭成太后(朱成璧 先帝琳妃 玄凌生母 昭成康颐闵敬仁哲太后 死后上谥号昭成孝肃和睿徽仁裕圣皇后 相伴先帝同葬献陵)颐宁宫昭宪太后(隆庆帝嫡母)昭慧太后(先帝生母) 钦仁太妃(先帝宜妃 岐山王玄洵之母 钦仁淑太妃 居后宫太妃之首)玉厄夫人(博陵侯幼妹 襄城王玄济之母 思肃贤太妃)舒贵太妃...

昭慧广场-李晟碑地址在哪里?
答:李晟碑是为了纪念李晟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而设立的。李晟可能是当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可能为地方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或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碑文可能记载了李晟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品德,是后人了解和研究他的重要历史资料。昭慧广场-李晟碑可能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吸引了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29岁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 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 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 30岁 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 32岁 南唐大饥. 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 ...

对李煜的介绍
答: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29岁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 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 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 30岁 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 32岁 南唐大饥. 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 十一...

法海事件的思凡事件
答:以佛门人物作为戏谑调侃对象,在中国由来已久,文艺作品中的这些负面形象和轻薄言论,一方面反映了佛教衰颓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佛教的观感和误解,另一方面也与当时佛教抱残守缺、一盘散沙、处于社会边缘的状况相关。 昭慧法师记叙20多年前台湾佛教护法组的文章,对于大陆佛教走出围墙困境,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供...

南唐李煜的详情资料!!
答: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29岁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 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 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 30岁 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 32岁 南唐大饥. 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有关李煜和宋徽宗的论文,参考文献!急!
答:·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28岁,三月,始行铁钱.十一,次子仲宣卒.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29岁,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30岁,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