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是什么?

作者&投稿:敛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有平仄音之分,简单说,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可以根据上下联最后 一个字读音来判断,上联是仄声,下联是平声。
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例如:“千好万好年年好,一顺百顺事事顺”前句为上联,后句为下联! 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扩展资料:

对联怎样运用平仄   

一、律诗对偶格律型——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或长联中这种短句),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律诗对偶格律型,格式是固定的。

二、非律诗对偶的格律型——也有称“联律型”的,它没有不变格式可仿。一般包含两个内涵:①句子中的语意单位(即词组、短语、名词),突破双音节(含双音节),有三个四个至多个字不同为音步(节奏点)的。

创作时,从严要求应该做到“句中音步平仄要交替,句间音步平仄要互对”;放宽一点来讲,句中、句间音步可不计平仄,句脚一定要计平仄,如果力争句脚按“马蹄格”乃上乘。这类型对联包括“押韵、拆词”等有关修辞形式之“句脚连平或连厌”古今所公认的格律形式。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

对联的平仄要求平仄是什么意思
答:这问题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

怎样写好对联,对联中的仄、平是什么意思啊?
答:2. 平仄,上下联的每一字都平仄相对,仄就是3.4声,平就是1.2声,这样的联念起来舒畅上口。3,上联尾字仄,下联尾字平,上仄下平,这是约定俗成的。现在不那么严格,上平下仄也行。但必须相对。4,有时为了意境可以牺牲一些平仄和对仗,意境是第一的。5,只有多多练习,才能有灵感和提高。

对联的平仄要求是什么?
答:(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

怎么判断对联平仄
答:四是看zhidao空间,一般是先说小的,后说大的,先说近的,后说远的。总之要意思联贯才为正确 上联最后一字是第3声或第4声(仄声)下联最后一字是第1声或第2声(平声)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毕竟不是法律。但凡事有常规,我的意见:不管“书”上如何,你按国语念念,自然就品出点什么了。另外,...

对联平仄规则
答:一、什么是平仄?平仄是指汉字的音调。在汉语中,每个汉字都有一个音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平声又称轻声,声调平稳,不上扬不下降;上声又称阳声,声调上扬;去声又称阴声,声调下降;入声又称入声,声调短促。平仄的区分对于汉字的发音和韵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二、对联的平仄规则 对联...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
答: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规则: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
答:对联句中平仄规则:同一联句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出律:当出句为标准韵律,对句也必须使用标准韵律。无论对句哪个位置的平仄发生错误,都是出律。马蹄韵:也称 “马蹄格”,是汉语“仄顶仄,平顶平,”即“平平仄仄平平”这样平仄两两交替交替的。七字对联...

什么是平仄?
答:5、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一般最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6、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常用对联 1、...

对联平仄规则
答:对联运用平仄的方法:1、律诗对偶格律型 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2、非律诗对偶...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区分??
答: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例如:“千好万好年年好,一顺百顺事事顺”前句为上联,后句为下联!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