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管理有啥关系

作者&投稿:双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乾泉教授认为,“国学” 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其基本结构按照河图洛书、易经哲学传统,也分为“八卦九宫”之型,即为“易学道家(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乾卦)、佛家墨家(兑卦)、法家(离卦)、兵家(震卦)、儒家(巽卦)、纵横家(坎卦)、名家(艮卦)、杂家农家(坤卦)”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中国文化已驱成熟。

因此,中国社会是一个主要靠中国文化要素之间彼此消长和相互协同,来驱动文明发展的理性文明社会。

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有其自然生态突变等诸多原因,不能因为此就一味否定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也随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逐渐恢复了自信,“国学”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乾泉教授认为“国学”在今天应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即“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是中华6000年文明的代名词,实乃为“立国之本”也。

二、国学与管理的关系

在中国做好企业,管理好企业,你首先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群体——中国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命的感悟,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那你就成功了一半。

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财富灵与肉、体与能、心与血的结晶,财富是一种责任,财富是义与利的统一体,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身存智慧与财富哲学。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应该是一个高尚道德的实践家!一个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人,一个不掌握这个民族生存智慧的人,一定会缺少对这个伟大民族的认识,一定缺少对这个民族情感的认知,不管你是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还是大陆人、香港人、台湾人、澳门人,在中国做企业或与中国企业打交道,很难成功。

希望大家能够反思自己民族的文化,带着自身现实问题,以科学的精神和虔诚的态度,结合现代文明的成果与人类历史上的梦魇,分析比较研究华夏6000年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任何主观地、臆造地、功利地、浮躁地、感性地曲解中国古代的文明与人文价值,即便是善意地,这种治学态度都是不严谨的、愚昧的、荒唐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历史的亵渎。

对历史和自己民族文化不敬畏得人,终将被历史所不屑或嘲弄。

有人认为,"国学"是"国学","管理"是"管理",历史背景不同,目标不同,主体不同,将二者撤在一起很荒谬;有人认为二者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忽悠人;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大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繁荣是因为开放和包容,中华民族的悲剧是因为当时的当局以封闭的心态面对世界.历史已经再三地教训了所有没有包容心与爱心得人!

在资源紧缺,自然环境加剧恶化,企业过度竞争,人文精神沦落,市场经主义至上的今天,管理科学需要中华民族的智慧--《国学》来拯救!“生生不息”、“经世致用”、“厚德载物”是国学的精神与灵魂。

国学不能回避管理学,国学不仅是文化符号,用国学的精神与方法来完善管理理论,恰恰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历史使命!

中国经济的崛起还不足于支撑和诠释中国和平崛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中国文化的崛起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

用中国管理哲学重塑中国商道文化,让我们共同思考和理清我们国学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因,共同探索和矫正我们的目标与行为方式,共同承担和履行我们的责任与伦理道德,共同面对和挑战我们的未来和发展机遇......

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是被这时代的海,被这历史的风,簇拥起的一朵浪花,炫目而美丽。

我们希望、呼吁并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治家和社会工作者,关注中国易经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关注中国管理哲学的建构与实践,因为这关乎于我们民族的壮大与存续,关乎于我们中国人今天的价值和未来……

三、国学与企业文化

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性格,决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文明传承。

从伏羲到三皇五帝,再经过西周、东周,历数几千年,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以易学为起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提出的“九流十家”之说。

“九流”是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

从管理哲学上讲,百家之中主要是五家,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

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蕴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易理之道。

先秦以后的历代政治家和哲学家,秉承易学和五家思想传统,在他们的“文集”中进一步阐释和总结出了中国的治国管理之道。

中国历代文人学者浩瀚的作品中,有深邃而睿智光芒的说理深邃的政论、奏议、书信、杂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管理思想。

系辞中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无不闪耀着易学和合人文精神与可大可久的生命哲学智慧。

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道统、宋元理学、明清贤达,到 *** 思想、 *** 理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系统了解中国哲学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脉络,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和哲学智慧,以中国先哲们睿智的思辩传统,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考和解决在事业、命运和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遇到的诸多困惑和矛盾,提高哲学思维能力,倡导和谐管理,创新思维,理智、科学和勇敢面对挑战。

如何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国学精粹与人文素养,融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如何科学地总结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管理之路,自主创新,顺利实现企业战略转型,提升中国企业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培育中国优势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很多专家和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

按照系统科学原理,结构决定功能,易学的结构决定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

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变革,更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大背景。

只有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塑造起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国学与管理变革创新

从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垃圾债券”,日本的黑大米事件,再到中国的“三鹿奶粉”、“襄汾溃坝事件”,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秘密”和根源,中西方政经高层不约而同的认识到,其中的“元凶”就是没有高尚文化、文明道德、价值伦理和规范制度约束的“资本的贪婪”。

这些仅仅是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冲突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作为社会组织主体的现代企业,其所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信息环境等均在其不断恶化。

资源与环境、发展与竞争、市场与技术、经营与法制、效益与责任、管理与人性等矛盾问题越来越难以调和,甚至逐渐成为制约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组织生涯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冲突,企业官僚只注重过程细节的本位主义,忽视企业运作的整体性,部门间互相制肘,管理者常常越位、缺位、错位,过度管理与管理盲点并存,企业创新管理缺失,组织变革乏力;管理原则、管理理论、管理行为往往与管理目标和结果相背离。

信用、信任、信誉的危机就像病毒一样侵袭着企业的肌体,产业发展周期、产品市场周期、技术变革周期成为决定着企业生长周期的宿命;当代西方管理文化和管理行为模式正面临着文化“移植”和文明冲突带来的严重的“排异反应”。

中国企业的管理之殇是人文之殇,中国管理之痛是人文之痛。

大国崛起,国学岂能寄希望于封闭的、狭隘的、民粹的、傲慢的、甚或于小人的心态来振兴?国学需要面对现实需求,需要牵手管理,需要理性和创新!中国企业只有插上“国学”与“管理”这两个翅膀,才能自由翱翔于世界市场,“国学”也只有通过与“管理”联姻,才能获得新生,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和谐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中国企业不能满足于只是输出“廉价的”中国商品。

中国人、中国企业家,应该摒弃自卑、盲目和不自信,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在输出中国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能够输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生活方式与和谐价值观。

鲁迅先生讲过,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大道自然。

我们倡导以《易经》国学等中国管理思想价值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管理实践,整合和突破西方管理哲学的历史局限,通过对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社会实践,进行系统的科学反思、哲学反思、文化反思,认真探索和思考企业和人类的终极价值,探索自然管理法则,解析和重建普适性组织基因和理论模型,初步建立起全息的中国管理哲学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法则、方法工具、实践应用;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人本管理、情商管理、文化管理、和谐管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理论平台;为个人事业、企业组织的成长、变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普适化的简单易行、科学实用的诊断和管理模型,为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和战略管理工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与和谐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为全球化文化融合与和谐世界构建,做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



~

国学与管理有什么关系?
答:有人认为,"国学"是"国学","管理"是"管理",历史背景不同,目标不同,主体不同,将二者撤在一起很荒谬;有人认为二者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忽悠人;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繁荣是因为开放和包容,中华民族的悲剧是因为当时的...

请谈谈时间管理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答:1、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减轻学习的压力。作为万千学子中的一个,可想而知在过独木桥的时候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但有了时间这个好帮手,我们就能学习堆积如山,问题千头万绪所带来的压力一一化解,提前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还会感受到学习成就带来的愉悦 ;2、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促成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有效的学...

心理学和管理有联系吗?
答:管理学,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引导人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管理的对象是人,每个人要么成为管理者,要么成为被管理者;而心理学也是以人为对象,同样也是对人进行心理引导;所以,如果对心理学有基本的了解,会对管理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往往不会硬搬规章制度或法规条款,而是巧妙的...

简述护理管理学与管理的关系
答:护理管理学是属于护理学的一个学科。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人文社会...

时间管理与学习的关系
答: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想要做好时间管理那就得看看哪些因素会造成时间的浪费:1、没有目标,盲目学习;2、今日之事,明日做,拖拖拉拉;3、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4、学习没有条理性;5、只为学而学,不走心,不思考。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将时间更多的耗费在有...

教育和管理的关系是
答:教育和管理是互补关系,彼此相辅相成。教育为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教育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工作能力和创造力,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管理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管理来规范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五、拓展知识:教育管理是指在教育...

管理学和管理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2、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3、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

管理学与领导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答:联系主要体现为:第一,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第二,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区别:第一,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

管理学与领导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答:管理学与领导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化与融合: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领域,但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2. 目标与策略: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和监督计划实施来确保目标的达成。而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开发未来前景,制定达成前景...

组织行为学产生与管理学发展有何关系
答:关系:组织行为学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与管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有着历史渊源。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特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规律。而管理学呢是侧重研究者管理者这一个角色,去研究该怎么去管理一个组织去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行为学研究介绍:组织行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