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伍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
  《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失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极为震惊。咸丰帝走投无路,遂于当天立即下令以载垣、穆荫办理和局不善,撤去钦差大臣职务,另派他的六弟恭亲王奕䜣为全权大臣继续求和。他自己则于初八清晨带着后妃、皇子和一批王公大臣,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热河行宫)。咸丰帝逃走后,北京陷于极端混乱之中。官眷商民人等,十有七八纷纷出城逃避;薪米诸物皆骤贵数倍;清廷六部九卿无能入署办事者,人心涣散,呼应不灵,各处办公人员多半星散。

  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的都城,经过历朝特别是明清两朝的不断修建,已成为一座坚城,当时城上安设大小火炮数千门,外城、内城均挖有较为宽深的护城河。城内外守军约15万人。同时内地诸省的勤王之师在陆续赶来。尽管事先缺乏防御准备,但只要文武大员具有誓死坚守的决心,认真策划战守之策,激扬士气,稳定人心,足以据城一战。

  侵略军指挥官孟斗班(1796—1878))也承认:“对这样的城市进行围困,特别是全然没有攻城火炮的情况下,就很可能旷日持久。”可惜,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均以为“城不可守”,完全丧失了抵抗的信心,根本不进行抗击准备。

  恭亲王奕䜣(1833—1898,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弟,隶镶白旗)畏敌如虎,认为形势危殆,战守两难,如“倘有一线可为,不惜委曲迁就”,即除了屈膝求和,别无出路。他照会英、法公使要求停战谈判。

  英法联军经过张家湾、八里桥之战,伤亡惨重,部队疲惫,急需从天津调来兵员枪弹补充,因此同意恢复通州破裂的谈判,借以做好进攻北京的准备。谈判近半月,自然毫无结果。

  八月二十一日,经过休整后的英法联军万余人进犯北京。由于东郊数10里之内,无一兵一官防守,很快兵临城下。英法联军根据伊格那提也夫提供的情报:清守军集中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点

折叠中英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 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 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 中英北京条约中割让的九龙半岛部分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问这个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王奕䜣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
主要影响
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答:1、中英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承认天津条约并赔款增至800万两等。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开放大连为商埠,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批准中法天津条约并赔款增为800万两等。中俄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并...

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三、《北京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各自的内容有谁...
答:2、《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3、《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

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答:《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天津开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司、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英、法侵略者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做奴隶、当马牛;军费赔款...

《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
答: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

中英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答:《中英北京条约》共9款,主要内容有:1.1858年秋大学士桂良等与英专使额尔金所达成的英公使暂不驻京的谅解无效,英公使是否驻京由英国决定。2.赔偿英国军费600万两和英商的损失200万两。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军,赔款交清时方才撤离。3.凡有情愿出国做工之华民,“俱准与英民立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
答:一、天津条约主要内容:1、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2、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4、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二、北京条约主要内容: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侵略的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求学霸指点!
答:1.1858<<天津条约>>内容 (1):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4)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车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产损失200万两白银 2.1860<<北京条约>>内容:(1)清...

鸦片战争的几个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英国签订的,割让香港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英国、法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1.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2.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3.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4.允许西方传教士...

北京条约签的内容
答:北京条约签的内容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失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极为震惊。咸丰帝走投无路,遂于当天立即下令以载垣、穆荫办理和局不善,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