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时间,原因 ,人物,目的,主要内容,意义和结果是? 商鞅变法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人物.影响如题 谢谢了

作者&投稿:芷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原因、背景:
(1)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地主阶级统治(主因);各国为实现富强的愿望。
(2)战国时期.
2.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3.在位国君:秦孝公
4.变法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鼓励发展农业,奖励生产(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
(3)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触犯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阶级统治最为关键的一项,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5)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6) 整顿秦国社会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度,并规定父子及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还不分家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7)实行二十等爵制度
(8)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5.影响:
积极影响:
(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天下人才汇集;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强盛。
消极影响:
(3)焚儒书,使大量儒家文化及其他名家学派著作被毁,禁锢世人思想。
(4)重农抑商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难以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5)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导致国家逐渐僵化,失去活力,难以进入民主社会。
资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6.性质:
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7.作用:
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和封建生产力的繁荣发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乃至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的利益;政治上使得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使得秦国基本上建立起稳固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综上所述,商鞅变法是一场全面彻底的封建化变法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8.变法成功的条件:
(1)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
(2)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
(3)危急的外部环境,秦国在春秋诸侯中是边缘弱小的国家。秦国的开国之君,只是周天子的养马马夫,所以秦国国君比较自卑,自觉僻陋。也常常被其他诸侯看不起。
(4)秦国国君对变法的支持,对商鞅的信任。
9.启示:
(1)改革要符合客观潮流。
(2)改革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保证。
(3)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
(4)改革家要法德并用,不应随意严峻刑法。
(5)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10.意义:
商鞅变法是一场全面彻底的封建化变法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变法时代:东周
所在国:秦国
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变法国君:秦孝公
变法人物:商鞅



这个百度一下就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