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作者&投稿:油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4.1 几点启示和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由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可获得以下几点启示和有待探索的问题。

1.4.1.1 关于高地应力

(1)高地应力的形成,首先取决于高地应力的来源,或是构造应力,或是自重应力,或是两者的叠加等,这是产生高地应力的必要条件。研究高地应力的形成,应从地应力环境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2)在同样的力源条件下,载体(岩体)储存地应力的能力与载体的性能有关,包括其材料的强度和弹性(变形)模量以及它的结构特征等。载体性能的差异和不均匀,将造成地应力储存量级的差别和分异。这是在研究高地应力发育分布规律时应特别注意的。

(3)从人类工程实践角度考虑,高地应力的界定应以它产生的特殊地质作用为标志,例如地震、断裂活化、基坑爆裂、地下硐室中的岩爆、大变形以及钻孔中的岩心裂饼等。否则,对它的界定就失去了实际的应用价值。

1.4.1.2 关于岩爆

(1)岩爆理论问题的核心是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它是岩爆定义界定和岩爆裂度划分的重要依据。对这一理论的深化,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岩爆现象的现场观察,它是1:1的原型模拟试验,丰富的现场资料,是确定岩爆力学机制的最重要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是岩石岩爆机制的室内力学试验研究,开展卸荷条件下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试验是岩爆室内物理模拟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它可揭示岩爆过程中变形破裂的演化过程。

(2)岩爆烈度分级在隧道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它不仅是隧道工程设计的依据,也是施工部门制定施工方案拟定防范对策的依据。从施工实践应用角度考虑,分级的依据应便于鉴别,便于操作,便于与防治措施对照,并且可用于作为预测预报的信息。

(3)岩爆(或大变形)的预测预报应将地质分析预报和监测信息预报两者结合起来。后者固然可以采用一些精密的仪器,但是隧道开挖施工的实际情况很难为仪器安装提供必要的条件,为了不影响施工进程,测试必须在放炮后钻眼之前完成,如果滞后开挖面进程时间太长,也就起不到及时预报的效果。因而采取更为简便易操作并能取得实效的监测手段,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原则

1.4.2.1 研究思路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二郎山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项目的如下研究思路。

(1)采用地应力常规测试和Kaiser效应测试,补充必要的地应力场的实测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全过程再现地应力场的形式演化过程,进而掌握隧道区高地应力的形成机制和地应力场的发育分布规律。

(2)以岩爆的现场调研为基础,配合室内岩爆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建立岩爆形成力学机制模型,制定更为合理实用的岩爆烈度分级和防治方案。

(3)以施工地质工作为基础,采取地质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便于操作、取得实效的岩爆(大变形)的预测预报方法。

这一套研究思路,可概括为“形成演化机制分析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1.4.2.2 研究原则

这是一项生产性科研,其中含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但必须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前提,保证研究能及时向生产单位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此制定了下列研究原则。

(1)采取现场施工跟踪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形破裂现场跟踪观察。在隧道贯通以前,始终有研究人员坚守在现场,掌握施工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分析判断,向生产施工部门报告。

(2)采用一些新的现场测试手段和方法,迅速准确获得围岩应力应变和变形破坏的新信息。研究中还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测试方法,如岩体结构测氡勘测、围岩变形跟踪监测预报系统(TMS)、围岩二次应力改进型(W型)门塞式应力恢复测试法等,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3)通过对已开挖硐段围岩变形破裂发育分布规律的认识以及监测、测试提供的信息,预测前进方向可能出现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从而指导施工单位事先采取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4)与隧道设计、施工、监理和主管部门紧密配合,及时互通情况,掌握工程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程进程的工作内容(见第11章)。

1.4.3 技术路线

根据拟定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原则,制定了如图1-4所示技术路线与程序框图。

图1-4 技术路线与程序框图

Fig.1-4 Research approach and Scheme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书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系统收集、归纳整理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东南地区的区域地质、专题、专项研究成果及论文和矿床勘探、物化探等方面的资料,重点收集早中生代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图、区域地质构造图和与早中生代花岗有关的矿产系列图、文字总结等资料。
(2)研究中采用重点区重点解剖、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点、线、面上工作并重、协调调查,以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野外与室内综合分析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选择早中生代花岗岩及其有关矿床出露的典型和重点地区(如伊春美溪—金山屯、汤旺河—新青、铁力兴安—鹿鸣—前进地区等)进行重点解剖,测制早中生代花岗岩代表性剖面,完善花岗岩类的划分和归属,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早中生代花岗岩演化的时空格架。同时在花岗岩岩石学、岩石-构造组合,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等研究基础上,讨论花岗岩岩石成因与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关系、花岗岩形成与古亚洲洋构造域闭合、碰撞、碰撞后垮塌等大陆动力学演化关系等,进而探讨古亚洲洋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演化历史,以及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超)大型矿床形成与碰撞后的大规模伸展体制下的大地构造背景关系等;进行与花岗岩有关矿床成因研究,如在矿体、矿化围岩等进行成矿元素、主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等样品的采集,来研究不同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赋矿构造、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特点,以及与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成矿地质背景、矿床赋存条件、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成矿时空演化等,进行区域成矿系列的对比;要在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本区与早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的成矿系列及其演化特征,利用矿床成矿系列上存在的成矿元素、成矿特征、矿床类型、矿化强度等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继承性、过渡性特征,来预测该地区找矿方向、矿床类型,使找矿工作多层位的飞跃;总结区域与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矿规律,根据控矿地质因素、物化遥因素、找矿标志分析来建立与早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找矿模型,划分成矿远景区等,从而进行找矿潜力分析。
(3)小兴安岭南部-张广才岭地区的部分早中生代花岗岩体,为高Sr低Y、低Yb花岗岩类,属于埃达克质岩(孙德有等,2001;张炯飞等,2005)。埃达克质岩与斑岩铜(钼)、金(银)矿之间具一定的成矿专属性(张旗等,2002,2003,2005,2009a,b;侯增谦,2004;芮宗瑶等,2006),那么,本选题的研究区是否存在“C”型埃达克岩?其代表的构造含义是什么?以及与斑岩型钼(金)或中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以及其时空分布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探讨小兴安岭东南地区花岗岩(包括含矿花岗岩)成因、成矿预测以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隐蔽油气藏理论、坡折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开展构造特征、储层展布、隐蔽圈闭识别以及关键坡折带的综合研究;以高分辨地震技术和层序地层技术为核心;开展高精度单井和联井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和模型;进行“三相”(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反演相)的反复验证和标定以建立沉积相模式;开展隐蔽圈闭的识别研究,分析隐蔽圈闭的时空分布规律,精细描述岩性、地层圈闭,进行隐蔽圈闭预测和有利区带优选。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答:储层沉积学和成岩作用理论为指导,通过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钻井、测井以及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详细研究了陡坡带沙河街组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层序地层特征。进而详细研究了层序格架内层序界面、体系域与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关系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图1.1)。图1.1 技术路线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答:2)开发专家系统与MRAS矿产资源GIS评价软件平台接口程序,实现专家系统与GIS技术融合;分析、研究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功能和用途,研制算法软件,用于成矿远景区级别优选,同时也用于专家系统中矿床类型判别。开发的神经网络模型包BP模型、Hopfield模型、Kohonen模型和ART1模型。 四、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建立数字矿床模型的...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怎么写
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

大学科研立项中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有什么区别?
答:思路是想的步骤,主要是理论依据,技术路线是做的步骤,主要是科研数据。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答:本书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系统收集、归纳整理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东南地区的区域地质、专题、专项研究成果及论文和矿床勘探、物化探等方面的资料,重点收集早中生代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图、区域地质构造图和与早中生代花岗有关的矿产系列图、文字总结等资料。(2)研究中采用重点区重点...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答:开展全区奥陶系野外、单井及井间沉积相及微相研究。研究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各层系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建立南华北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奥陶系古岩溶特征、期次、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而探讨古岩溶的油气地质意义(图 1.1)。图 1.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研究思路和方法怎么写
答:查阅相关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和非暴力沟通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统计资料等,给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研究提供借鉴。(三)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四)实施步骤 第...

研究思路与内容
答:四、技术路线 本书在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的基础上,回顾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总结取得的成效,结合国内外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践与经验与教训,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土地、矿产、水、草场与畜牧、旅游资源等5种国土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对比分析法、实证研究法、专家论证法等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答:二、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依据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见图1-1。图1-1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包含五个方面循序渐进的研究工作和过程:一是从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总体框架,进行课题的基础铺垫;二是...

开题报告研究思路怎么写模板?
答:开题报告研究思路范文如下。一、研究思路 1、我们将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对党员的评价。2、通过开展党员贯彻落实学校双主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示范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新一轮教学思想大解放活动。3、通过访问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了解和征求意见,研究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