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在文言文里有什么意思呢?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李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①<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1代词(学而时习之:它,指学到的东西)
2到(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
3音节助词(赤壁赋-扣舷而歌之)
4取消句子独立性——在主谓之间,此主谓短语做句子中的一个成分(多为主语或宾语)时(兰亭集序-不知老之将至)
5宾语前置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6定语后置标志(离骚-长余佩之陆离)
7助词,的(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
8和(抱歉,没找到例子)

的,这是最常见的

文言文里的 袁 是什么意思~

袁 yuán
1、形容词,长衣的样子。
袁,长衣貌。从衣,叀省声。——《说文》
2、名词,姓。如袁纥:我国古代部族。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之往[zhī wǎng]
去;到。
2、假之[jiǎ zhī]
假若。
3、劳之[láo zhī]
慰问他们。
4、为之[wéi zhī]
经穴别名。即长强。
5、之官[zhī guān]
上任;前往任所。

在文言文里字的意思是什么
答:这个“是”字兼有名词“是”的本意“正、则”,可以解为“规律、事实”,同时有动词“是”的本意“以……为是,以……为准”,可以解为“判定、判别、判断”。 19句“是”更为典型,连词“而”字连接的后文是谓词性质的成份,那么“是”必为谓词,只是又有名词本意“正、则”之意罢了。 三、区别“是”字兼词...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答:176.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77. 足:1、脚(蛇固无足) 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178. 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 ...

子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答:有 第二人称“你”的意思。 下面是“子”的全部意思:子zǐ【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 “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同本义〖baby;infant〗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 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

古时名与字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答:古人取字,常在字前(或字后)加“伯、仲、叔、季”等表示排行次第。如: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宰相留正,永春人,字仲至,字冠以“仲”,表示其排行;曾公亮,宋楚国公曾会的次子,字“明”后加“仲”,表其排行居次;王审(?,兄潮,弟审知,排行第二,故在字“都”前冠以“次”。有时,男子还在字后加 “夫...

文言文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you] 陈亢问于 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论语》。 2. 子是什么意思在文言文里 1.古人表字 如孔子又如司马迁:字子长 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子...

文言文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答:“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

于字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答:6. “等”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děng 在文言文中有以下意思: 1. 做名词: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

文言文有字的意思是什么
答:1. 文言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是“我”汉语里,我的表示法太多了。除了“我”以外,从古到今,用过的,正在用的有:台(yi)、吾、余、予、俺、咱、小人、小子、小可、不才、在下、本人、仆、愚、洒家、们、阿拉、老子、爷、爷爷、你爷爷、老爷、你老爷、偶……...

“息”字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答:“息”字在文言文里的意思如下:①<名>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动>呼吸;喘气。《柳毅传》:“当闭目,数息可达矣。”③<动>叹息;叹气。《愚公移山》:“北山愚公长息曰。”④<动>休息。《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⑤<动>止息...

“违”字在文言文中一般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1、离开;背离。2、避开。3、违背;违反。4、改变 。5、恨。6、妨碍;阻碍。7、邪行;不正。违法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出处:《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上》:“而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事与愿违[ shì y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