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是如何体现合适的山林感觉

作者&投稿:邰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自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中国古典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些构景要素进行改造、调整、加工等艺术化的处理,构建出一个精练概括、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这种艺术再现的特点在构建园林山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般不过八~九米,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都是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与提炼。这种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充分展现了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发现手法。
  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做出湾港、水口或堆筑岛、堤、架设桥梁等,以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追求的是“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立意,这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都是常用的手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在构园中常常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植物配置都以树木为主调,不讲究成行成列,但随意参差,运用少量树木概括表现出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
  园林中的建筑为了适应主人居住、游憩等多方面的需要,不论其性质功能、造型结构如何,都能与园内山水花木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在用料上,园内建筑物充分利用木框架结构的内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在布局上化整为零,通过完全自由随意、因山就水、高低错落的变化,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把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达到造园者追求的天人谐和的境界。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建造时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许多园林是在文人的直接参与下建造的,这使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文学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首先表现为造园者的人生态度,造园者通过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的排列,把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凝聚其中,隐喻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即“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如苏州古典园林,往往是通过模仿和想象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间里达到咫尺山林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这种意境的营造,是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它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反应出文人气息的园林艺术。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者大多为文人雅士,一般在文学、绘画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和诗词书画上一脉相承,它接受了传统艺术的普遍规律,中国古典园林的“以景写情”,正是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画理。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与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这种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象征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借助文学语言手法创造出的画面和意境,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从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在园林中,大量运用匾额、碑刻、对联、题咏等手法进行造景,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直接影响了古典园林的建造目的、总体布局和设计手法。
  首先,从建园目的上来说,禅宗所产生的影响最深远。禅宗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完全平静安详的精神境界,因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虚幻的。另一方面禅宗信仰者又置身于现实社会之中,这与他们“心既是佛”的与世无争“空”的信仰相矛盾,这是建园者的心态真实反应。这种矛盾在园林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园林提供了寂静冥想的场所,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
  其次,儒家思想在园林总体布局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儒家讲究的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反应出来的是实用主义的,古典园林的建造者多是理想主义者,而非政.治家,他们饱读诗书,但受制于儒家君臣思想,辞官归隐几乎是他们一贯的模式,但隐居只是他们无奈的一种表现,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中国古典园林很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的。
  道家美学哲学原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道法自然——中国园林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之上。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按自然布局,建筑物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点染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3世俗风水学说
  世俗风水说源于易学的阴阳学说,其核心就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中国古典园林建造者对园林内外环境的重视远重于建筑物本身,依照风水说的总原则是为了居住舒适,借以各种手段保证建筑环境的清洁和宁静。如一般认为建筑周围林木茂盛为吉,并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种“风水林”以聚气。这些源于人们生活经验的风俗习惯,构成了一整套关于园林风水的学说,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添上一抹生动奇丽的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从构建要素到建园的手法,多层次的体现出自然式山水式的风貌,这种带有诗情画意般浓厚感情.色彩园林直接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和风俗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和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充分表达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
  虽然中国古代园林营造的历史悠久,但关于园林艺术和技术的总结并不充分。对于古代园林文献详加鉴别、梳理,力求除去其中的浮泛文句,扒剔出对研究古代园林有益的内容,并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整理出中国造园文化、风格和技术发展的线索、脉络,并用以指导和正确评价中国园林的艺术价值、历史地位,是当代园林理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园林理论研究相对于古典建筑研究而言,显得极不充分,理论体系的空白较多,大体由于以下原因。
  (1)中国古代园林实物保存较少,现存遗迹的原真性较差。
  我国园林实践早在汉代就渐趋成熟,但是由于缺少实物资料,理论界对此一直难下结论。现存明清园林作品大都经过后世不同程度的改建和后续叠加。从现存情况看,对清代中期以前作品的改造大多不成功,续貂之作占主要部分。北京现存皇家园林大都经过同光、民国等时期的改建,多风格叠加的园林现状给中国古代园林的深入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2)有针对性的造园文献较少。
  就中国古代园林的理论总结而言,直到明代末期《园冶》问世,中国园林始终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造园理论专著或技术总结。而且早期园林文献不足,内容过于空泛。古代造园文献大多以品赏性的文人随笔、笔记为主,缺乏具体技术性陈述。有关造园的具体材料、造型手法,基本技术的介绍较少,基本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可靠性较差。正如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指出,这些园林文论“率皆嗜好使然,发为议论,非自身之经验。与技法无涉。”即便有涉及,而于精妙处,则如隔靴搔痒。这些都造成早期园林研究的难度加大。由于史料文献等方面原因,近代以来对造园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明清以后,且多以江南园林为中心,对北方园林的研究明显不足。尤其对清代皇家大型园林工程的工匠、材料管理、施工统筹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园林理论研究者大多疏于探讨具体的技术研究或回避技术细节,往往造成理论空泛和空白。这些都导致了对园林的风格鉴定和技术评价基本无标准可言,往往因一家之喜好,决定作品之优劣,这些都给传统造园艺术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3)理论与工匠技术实践长期脱节。
  中国造园实践既然是由来已久而且传承有序,那么2000多年来,涌现出的名匠、大师和技艺、手法也必定是灿若星辰,丰富多彩的。然而,真正能流传至今的工匠和技术却寥寥无几。以《哲匠录》为例,整个中国园林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工匠只有三十余人,其中还包括多位皇帝、宦官和爱搜寻峰石的官僚,真正精通造园技艺的工匠并不多见。而且,许多民间匠师的事迹记载不详,有的掺杂着传说,甚至想象。这样的园林记载与长达两千多年,蔚为大观的中国园林实践显然是不相称的。由于缺乏理论总结和文献记载,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和他们的技艺都不幸失传了。

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br>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br>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br>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br>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br>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br>  <br>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br>  一、人体基础数据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br>  1、人体构造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br>  2、人体尺度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br>  3、人体动作域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br>  园林景观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br>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构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br>  二、人体生理计测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br>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br>  1、肌电图方法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br>  2、能量代谢率方法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br>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能量代谢率(RMR)<br>  基础代谢率耗量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br>  三、人体心理计测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br>  2、尺度法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br>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br>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br>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园林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br>  二、确定公共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公共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公园游乐设施、休息场所的设计。<br>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外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外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外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园林景观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br>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外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外光照设计、室外景观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br>  环境心理学与园林景观设计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宽阔、清静、有序的休息游乐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玩乐、休息。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p>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gojfdjf | 2010-01-02 13:18:50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br>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br>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br>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br>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br>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br>  <br>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br>  一、人体基础数据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br>  1、人体构造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br>  2、人体尺度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br>  3、人体动作域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br>  园林景观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br>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构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br>  二、人体生理计测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br>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br>  1、肌电图方法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br>  2、能量代谢率方法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br>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能量代谢率(RMR)<br>  基础代谢率耗量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br>  三、人体心理计测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br>  2、尺度法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br>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br>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br>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园林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br>  二、确定公共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公共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公园游乐设施、休息场所的设计。<br>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外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外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外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园林景观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br>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外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外光照设计、室外景观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br>  环境心理学与园林景观设计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宽阔、清静、有序的休息游乐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玩乐、休息。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p>

中式景观以再现自然为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欲求达到“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中国设计师本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表现出“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这些表现特点。善于根据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来造园,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在中式园林中,必有山石与流水。除了石与水本身的趣味,更表现出人们的理想与情怀。这种类似与文人画写意的表现手法,既让人寄情于山水之中,又使生活环境安逸与舒适。中式园林就是一种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完美结合。所以叠山理水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中式园林里建筑物之间所产生的微妙的虚实联系,园中山水在其中起了非常的作用。借助山水把园内空间进行分割,产生曲径通幽,虚实相叠,层次鲜明,富有情趣的特点。而“水”更是给园林景观带来生气勃勃的景象,犹如血管一般分布在园林之中。在园林中,涓涓溪流是对自然界溪流的艺术摹写,它一般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还应该宽窄对比,求得变化,产生忽开忽合、时收时放的节奏感。特别是与山石结合,更能营建深邃藏幽的情趣。

中国式园林类型:北方园林、巴蜀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运用植物同其它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壶中天地, 才能产生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 使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引起观赏者视觉变化, 从而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 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在一条稍有弯曲的园路旁, 分段配置不同的花木; 也可结合山石、池水、房屋、亭廊等, 用花木或衬托、或掩映; 或是芳香袭人的兰桂, 或用晶莹碧透的蕉叶等随势配置。观者稍一变换位置, 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观和植物与相应的山池建筑组合的景观,这便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它的形成,就是依赖植物的烘托和掩映。于是, 空间感觉由此而得到扩大。景虽小而天地自宽, 使园林有限空间范围, 引伸到宽广的多维空间中。正因园林植物景观具备了这种空间艺术效果, 从而引发出欣赏者的无限空间意趣和联想。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 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造的艺术空间体形环境。配置风格和特色由于造园时, 受不同的审美精神、情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具体地处理和安排山、水、植物及建筑等要素上, 会体现和追求不同的审美效果, 这样就导致了园林风格与特色的区别同样也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艺术特色。中国园林因地域差异, 从而导致它风格上的差异。也造成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和特色的不同:皇家园林体现了皇家园林气派,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私家园林追求的是朴素淡雅的城市山林野趣。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 创作出“咫尺山林, 多方胜景”的园林艺术, 依仗于植物的配置。

怎样理解“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

园林,又称城市山林,城市山林一词,颇有意味:城市是繁华的,却往往又是嘈杂的,如同人世的逐求可能同时亦意味着作茧自缚一般;而山林二字,却勾勒出了一种超乎功利之外的宇宙间和人性中本真的淡泊、自在与阔大。城市和山林两个词所构成的这样一个二律悖反式短语意味着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几乎是信手拈来的结合、融合,并最终达到真实的和谐的状态,这种轻松自然的、和而不同的方式及其所营造的自在的和谐状态正是刘向华的“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向人们所展现的。
在美术院校一直从事着中国传统园林及民族环境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刘向华亦身处嘈杂的城市,并怀着一份城市山林的梦想。中国造园一脉相承的出发点也可谓核心观念就是促使人与自然的亲和,即中华文化传统的“合和”观。文化传统决定着传统文化(具体样态和形式),刘向华的“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样态和内容)的重新审视和诠释,更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深入疑辨与反思的结果,这个结果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
其一,“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向早在中国魏晋时就已彰显的超逸放达的人文精神致意。这种致意体现在其率性而富有灵气的构造方式、狂放张扬的“全金属外壳”和直接表达结构的真实自然的形式及其所蕴涵的放达的内在观念和气质上。这种可以上溯至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由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彰显于中国漫长而压抑的思想史。“蔑礼法而崇放达,越名教而任自然”,“放达”是超越算计而返还纯真,“自然”是抛弃压抑而回归人性,这种生命内省和自在的功夫是一门深渊的学问,是中国文化传统真正的价值所在:深深地进入自己,了解自己,而能够对自己这样一个生命真有办法,才可避免和超越了不智与下等。这种生命觉醒后的超逸和放达在刘向华的“城市山林”系列中以一种出人意料的近乎于超现实的方式呈现出其沉静而犀利的面容。
其二,“城市山林”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在于对“合和”的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对“和谐”的中国社会现实的发问,其装置作品中那些穿透书本的凶狠利刃以及“濠濮观鱼”的生命个体乐趣又透露了历史进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徘徊于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文化宿命。“合和”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而不同”,在刘向华的“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中,这种悠久而深刻的观念和智慧以一种机智并略带反讽的后现代表情打破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及新的文化建构过程中由一系列既定的(显在的和潜在的)逻辑、程式、规则、默契等构成的理性计算所规定的这个由僵化刻板并趋同的日常生活所充斥的世界,而向刚刚能够丰衣足食并想找点乐子的中国人开拓并展现了一片植根于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不是传统文化)的世界:不锈钢水龙头所构成的椅子扶手,淋浴器所构成的椅子靠背,而同时由洗菜盆构成的椅子坐面又是个鱼缸;厨房里的锅盖做的荷叶,浴室里淋浴花洒做的荷花和莲蓬;水暖管件和洗菜盆制造的罗汉床及其上内置电脑的炕桌;以及那两个怪模怪样的锅炉液面指示计和波纹补偿器构造的翘头书案等等。各种在人们日常思维定势里不相同不相干的东西“和”在一起生成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延续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文脉。这种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对现代工业批量复制产品的信手取用提示了真的“和”的观念和智慧是“和而不同”;装置作品中发着寒光的利刃无情地穿透了书本和文字、体统和斯文、历史和现实,一个民族人性光辉的一面长期被压抑与扭曲时,人性本身连同其社会、历史、哲学、艺术、文化都可以成为幌子、摆设、手段、工具、说辞乃至这个民族自残的利刃。中国园林艺术中一再被提及的源自《庄子·秋水》“濠濮观鱼”的典故在“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中被续写,而“鱼”不在“濠濮间”,却是身处钢铁玻璃所构成的冰冷压抑的现实。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应当置身于传统之中进行思考,“城市山林”系列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现实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声音诉说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宿命。
此外,就造物方式和手法而言,我们注意到“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基于当下城市的环境现实,其作为人口、生产力、物质资源同时也是污染源和废弃物高度集中的一种环境现实,并将这种环境现实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种种随处可见的金属洁具、厨具、阀门机械设备等现代工业批量复制产品进行主动错置和误读式的创造和再生。这种基于当下日常生活“就地取材”的主动错置和误读的方式表面上类似于后现代思维亦或解构主义,但它其实演绎了漫长的人类造物文明中的一个潜在规律,刘向华在其撰写的《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一书中将其解释为人类造物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所展现的文化根性,并认为这种人类造物的文化根性源于生态学中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

中国没有六大园林一说,倒是有六大园林假山一说。
一、苏州狮子林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面积约15亩;园内湖石假山出神入化、奇秀幽趣,被世人誉为“假山王国”。 清代学者俞樾赞誉狮子林“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当代园林专家童俊评述狮子林假山“盘环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转,迷似回文”。 狮子林假山是目前中国尚存园最大规模古代假山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苏州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因假山得名,园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此山为清代著名叠山大师戈裕良所作;占地仅0.033公顷,高不足7米,但蕴含了群山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之气势,表现了岭之平迤,峰之峻峭,峦之圆浑,崖之突兀,涧之潜折谷之深壑等山形胜景,为崇山峻岭名山大川之缩影。
三、上海豫园“玉玲珑”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隅,占地面积2公顷,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万历年间,园主潘允端经20余年经营始成。取“愉悦老亲”之意,名豫园。 豫园内假山“玉玲珑”为著名的江南三大太湖石名峰之一;被著名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推崇为“豫园之精华,首推大假山,此为江南现存明代黄石山之最。”
四、扬州个园


扬州个园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时两淮盐业商黄至筠的私人园林。园内多种竹,园主人又特别爱竹,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竹叶形状类似“个”字,故取名“个”。
个园是个以假山堆叠精巧而闻名,园林叠石工匠选用褐黄石、太湖石雪石和状如竹笋的笋石,叠成表现四季景色的四组假山,被称为四季假山。
五、南京瞻园


瞻园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原为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给明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园中至今珍存着镇宅之宝——虎字碑,堪称“百年古碑,天下第一”,相传它是朱元璋称帝后御赐给功高盖世的虎将徐达的清代,中山王府改成江宁布政司衙门,瞻园由私家花园变成行署园林。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曾作东王杨秀清的东王府。
瞻园是著名的假山园,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瞻园分为南石山、北石山和西西石山三组,全部太湖石堆叠而成,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
六、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
北海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而静心斋作为北海中著名的园中之园,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静心斋中的假山石,讲究“瘦、透、漏、皱”,其形态不可谓不怪,不可谓不丑。但正是这些“如虬如凤,如鬼如兽,将翔将踊,若行若骤”的太湖石,经过园林艺术家、建筑家的巧妙安排、精心堆叠,却变得“矗如峰峦,列如屏障”,使它们成为园林立体画卷中充满自然情调而倍受喜爱的审美对象。建筑艺术的“丑”表现为对其“美”的对比衬托作用。以典雅精巧的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为背景的假山怪石,实际上也体现了粗与精、丑与美的对比映衬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答: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

结合你熟悉的某个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其特征
答: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

怎样理解“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
答:城市和山林两个词所构成的这样一个二律悖反式短语意味着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几乎是信手拈来的结合、融合,并最终达到真实的和谐的状态,这种轻松自然的、和而不同的方式及其所营造的自在的和谐状态正是刘向华的“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装置向人们所展现的。在美术院校一直从事着中国传统园林及民族环境艺术...

中国园林的特点
答: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对自然中构景要素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

园林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体现
答: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望不见尽头的两行古树,腑瞰着绿色的草坪,绿色的湖水。千姿百态的大小雕像或静立在林荫道边,或沐浴于喷水池中。大小花坛一畦一样,青青的小松树被有条理地一律剪成圆锥形,布局匀称、有条不紊。成三角形环绕着正宫...

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
答:峭壁、山涧、峡谷、危径、山洞、飞泉、幽溪等一系列精彩的艺术境界。通过“寓意于景”,使人产生“触景生情”的联想。这种联想的思路,必能飞越那高高围墙的边界,把人的情思带到浩瀚的大自然中去,这样的意境空间是无限的。这种传神的“写意”手法的运用,正是中国园林布局上的高明的地方。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什么?
答: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1、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体系简而言之,自然山水,情景交融。主要以自然山林、河流、湖沼为主体,再搭配建筑以及一些古代文化如书法艺术形式的匾额、楹联、碑刻等自然形成,追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天人...

中国园林设计追求什么三种美的协调统一
答:3、艺术美:中国园林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追求艺术美的表达和实现。园林中的构图、色彩、造型等元素的运用,形成了艺术美的感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设计被视为一种精神和审美的体现,通过对自然、社会、艺术美的协调统一,呈现出了中国园林设计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中国园林的两大类:1、规则...

如何欣赏中国园林之美
答:欣赏中国园林之美,是人天地合一的境界。欣赏有静观和动观两种方式,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等处,这些地点往往视野开阔,眼前有着园中最精彩的景致。动观通过游览路线欣赏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的,或临水景,或依山麓,曲折的游廊、起伏的磴道、蜿蜒的石径,置身其中,园林美景如画卷般...

中国的园林艺术简要评析(1500~2000字)
答:7,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布置群落以体现林际线和季相变化或突出孤立树的姿态,或者修剪树木,使之具有各种形态,造花木景。8,在园林中布置各种雕塑或与地形水域结合,或单独竖立,成为构图中心,以雕塑为主体,造塑景。 5:借景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