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招收港澳台研究生情况, 难度, 招生数量 港澳台招收大陆研究生

作者&投稿:佐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难度较低,招数数量在每年一万左右。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国民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推荐免试、申请考核等方式来进行招生;在职人员读研在2017年以前指的是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等方式进行招生,传统在职研究生不具有研究生学历仅有学位证书。

从2017年起,传统在职研究生取消,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基础上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录取分数线,实行相同培养毕业标准。

毕业时同样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双证,两者仅学习形式不同,学历类型均为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两者学历证及学位证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六、港澳台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的规定
(一)内地高校从香港招收研究生的类别
1.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均可在国家计划内招收为香港人士设立的“研究生特别奖学金”研究生,招生计划由国家教育部专项单列。
2.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均可在国家计划内招收香港研究生,招生计划列入学校当年的国家定向招生计划。
3.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可以招收香港在职自费研究生。
(二)香港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的条件与学习期限
1.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即已获得香港地区永久居留权人士。
2.报考硕士生者年龄须在35岁以下,报考博士生者年龄在40岁以下。年龄计算是自出生之日起到被录取当年的9月1日止。
3.报考硕士生者,必须取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大专院校毕业者,仅限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教会学院,香港岭南学院、香港树仁学院等七所院校的毕业生。报考博士生者,必须取得与内地的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
4.必须能听、说、阅读及书写中文。
5.报考者应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6.必须获两名任高级讲师或以上教职学者书面推荐。
根据攻读专业的不同要求,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二至三年,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三)香港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时办理手续的地点和时间
为方便考生报考,国家教育部分别在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北京理工大学、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和澳门基金会设立了报名点。经批准的招生院校将招生专业目录寄到上述报名点。
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2月份。
对考生的资格审查,主要查身份证及学历证明。此项工作由报名点负责。已在内地学习或供职的港澳台人士也可参加内地(大陆)全国统一的硕士生入学考试及院校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
(四)香港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
报考硕士生初试应考一门报考专业指定的外国语和三门业务课,均为笔试。是否需要复试由招生学校确定。报考博士生者应考一门报考专业指定的外国语,业务课考试科目招生学校定,另外必须进行面试。在港举行考试的试题均由学校自行命题,(香港考生不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每科考三小时,命题的难度及其他具体要求原则上同内地。
(五)香港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的初试及复试地点
香港人士报考内地高等学校研究生,初试地点由各报名点负责安排,时间为4月上旬;复试或面试地点在深圳大学,或学校及考生双方均认为便利的地方。
(六)香港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的录取标准和程序
招生学校根据报考者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审查后,决定是否录取。设研究生特别奖金的高等学校,应将拟录取为获特别奖学金研究生的考生名单及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时间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并由国家教育部将各校的录取通知书寄给考生。对于不获特别奖学金的研究生,各校应将录取的考生名单按规定时间先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然后按规定时间将录取通知书直接寄给考生本人。
(七)香港人士报考内地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管理与毕业后的工作去向
各类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工作由学校的研究生院(处)负责。承办港澳工作的单位负责管理工作。
获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专设的“研究生特别奖学金”的学生,应与内地的研究生同样对待。在学期间的待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设立研究生特别奖学金的规定》办理。学生食、宿生活费标准及安排旅游、参观等活动应一般与本校留学生相同。不享受特别奖学金的学生,在学期间的待遇同内地研究生。
学生毕业后都应回香港地区工作。
(八)澳门地区人士或台胞报考大陆高等学校研究生的特殊规定
国家教育部规定,澳门地区人士或台湾同胞拟报考大陆高等学校研究生者,一般按对香港人士的各项规定办理,但他们均不可报考享受特别奖学金研究生。
(九)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设立的研究生奖学金的类别及学校

特别奖学金分攻读硕士生学位奖学金(以下简称硕士生奖学金)和博士生学位特别奖学金(以下简称博士生奖学金)两种。获奖学金者在学期间享有公费医疗和生活费用。
为香港人士设立研究生特别奖学金的学校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设立研究生特别奖学金的规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十)申请奖学金所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申请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设立的研究生特别奖学金应具备下述资格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即已获得香港地区永久居留权人士。
2.申请硕士生奖学金者年龄须在30岁以下,申请博士生奖学金者年龄在35岁以下。年龄的计算是自出生日起到获奖学金当年的9月1日止。
3.申请硕士生奖学金者,必须取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在香港大专院校毕业的,只限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教会学院,香港岭南学院、香港树仁学院的毕业生)。申请博士生奖学金者,必须取得与内地的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
4.申请人可以听、说、阅读及书写中文。
5.申请人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6.申请人须获两名高级讲师或以上教职之学者书面推荐。
(十一)奖学金的申请及评核程序
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设立的研究生特别奖金的申请评核程序如下:
1.申请
(1)申请日期:每年12月1日至次年1月10日。
(2)申请地点: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代办理。地址:香港铜锣湾道19—23号建康大厦13字楼 。
(3)申请手续:申请者须于申请期间周一至周五早上九时至下午五时,周六早上九时至下午一时,办公时间内亲自到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办理申请手续,处理如下事项:
①填妥申请表(一式三份)。
②缴纳:
A.报名费HK $200.00;
B.两张“2×2.5”正面半身近照(请在照片后面写上姓名);
C.两名任高级讲师或以上教职之学者写的“推荐书”;
D.下列文件:
a.香港身份证;
b.学士、硕士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力的文凭(应届毕业生可于初步录取后补交);
c.专业资格、学术论文、著作或发明、专利及研究成果等资料;
d.在大学所学课程和成绩单;
e.体格检查报告(于初步录取后补交);
D中的a、b项须交副本各三份,并请带上正本以备查阅。
2.考试
(1)初试时间:每年4月初(具体时间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定)。
(2)初试地点:香港(具体地点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定)。
(3)初试科目:申请硕士生奖学金者须应考一科报考专业指定的外国语和三科专业相关的科目,均为笔试。申请博士生奖学金者需笔试一科报考专业指定的外国语,专业相关科目的考试由设特别奖学金的学校定。(各科目之考试范围请参阅“招生专业目录”)
(4)复试:申请硕士生奖学金者是否需要复试及复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设特别奖学金的学校定。
申请博士奖学金者必须进行面试,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设特别奖学金的学校定。
(十二)奖学金评核结果的公布时间及颁发条件
设特别奖学金的学校根据申请人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导师的意见及体检结果,经评核后,决定获特别奖学金者的名单,并于6月10日前通知申请者。获特别奖学金者于当年9月入学。获硕士生奖学金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如未能在入学前获学士学位,获博士生奖学金的应届毕业硕士生,如未能在入学前获硕士学位,均丧失获特别奖学金的资格。
获特别奖学金者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报到者,须以书面向设特别奖学金学校请假,无故两周不报到者,作自动放弃特别奖学金论。
获特别奖学金者,入学后应遵守校规,努力学习。凡因学习、身体或其他原因,学习不能继续的,均停止其享受特别奖学金资格,按学校有关的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获硕士生奖学金者,如学习成绩优秀,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向就读学校或其他设特别奖学金的学校提出继续享受博士特别奖学金的申请。

你可以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首先我个人觉得港澳生在大陆没有必要读研了。要读,就回香港,或出国读。。。在大陆读,除非你是大陆生活,以后也打算在大陆工作。毕竟两地的工资起薪差很远,要考虑清楚。当然,it's all up to u.
至于研究生的情况嘛,去 中国留学社 这个网站有研究生这一版块。清华,北大,复旦,中大每年招都有。。。具体还是按着笔试,面试,跟老师套磁。。。
wish u luck

首先我个人觉得港澳生在大陆没有必要读研了。要读,就回香港,或出国读。。。在大陆读,除非你是大陆生活,以后也打算在大陆工作。毕竟两地的工资起薪差很远,要考虑清楚。当然,it's all up to u.
至于研究生的情况嘛,去 中国留学社 这个网站有研究生这一版块。清华,北大,复旦,中大每年招都有。。。具体还是按着笔试,面试,跟老师套磁。。。
wish u luck

楼上说的是没错的,香港和国外根本不认大部分中国高校学历。在大陆上班你又有诸多限制,不让考公务员,不让进国企事业单位编制。实在没办法的穷人才会留在这里。

香港各个大学招收内地研究生的情况~

随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收本科生数量不断创新高,去香港读研究生也一浪高过一浪。今年10月,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2008研究生招生政策”相继公布,截至目前,香港高校的研招工作已全面启动。
  报名截至明年1月
  香港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博士网上申请通道已正式开通。目前,为了提早争取到优秀内地生源,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
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等港校已经纷纷开启明年研究生网上申请系统。
  由于香港高校实行“滚动招生”,按报名先后顺序安排面试并决定录取,因此不少内地学生唯恐落后而蜂拥上网,结果导致报名系统时常堵车。
  其实香港高校更看重申请者的素质,所以学生与其盲目申请,不如多做准备再动手,这样成功的机会更大。比如香港城市大学就明确表态:确实会在申请截止前提前录取30%左右的优秀生,但招生委员会一定会留有余地,不会在明年1月截止日前录满名额。
  当然,竞争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据了解,去年香港城市大学就有一些专业出现了10多个学生争1个名额的白热状态。
  由于香港高校多数专业是全英文授课,所以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虽然香港一些大学也承认大学英语六级(CET-6)的成绩,但学生若能提供雅思或托福会更保险。
  若是学生现在还没有语言成绩,留学专家建议学生最好选考雅思。这主要是因为从现在开始至明年1月是港校录取2008秋季硕士的黄金期,雅思成绩单一般15天内就能获得,而考托福的学生起码要等上一个月左右才会收到成绩单,可能会错过最佳申请期。
  影视专业最受内地学生欢迎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汤涛日前来内地主持2008年授课式研究生的面试工作。他表示,“2008年1~2月我们会进入集中录取期,3~4月则进入尾声。”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院共有40余个专业,目前通过亚太管理学院向内地招研的专业有10余个,其中新闻、传媒,尤其是影视专业最受内地学生欢迎,每年报名情况也最为火爆。而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多个理工科专业则是新近对内地开放的。对于下一步打算开放的专业,该学院将目光投向文学院的翻译学,“现在内地能够进行科技类文献翻译的职业翻译人才很缺乏,这个专业应该会有很好的前景。”
  说到授课式研究生与研究式研究生的不同区别,汤院长解释道:“如果把授课式研究生比作是学习开车的话,研究式研究生就好比学习造车。前者的学习是广而浅,更强调实际应用能力;而后者则是窄而深,更注重研究能力。”从申请难度来看,研究式研究生门槛要高得多,“它一般要求在内地已经有一定的硕士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而且需要有业内权威的学者或教授写推荐信,所以本科毕业的大学生申请成功率很低。一般来说,选择读研究式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进高校或研究所,职业生涯也多以做研究为主;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来说,读授课式是更对位的选择。”
  赴港求学要4点心理准备
  谈及此次来内地亲自面试的十几名学生,汤院长说:“好多都是北大、清华的学生,似乎太‘精英’了,其实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很广泛,一类重点大学甚至二类大学里排名靠前的学校的毕业生,只要学习成绩中上等,有活跃的思维和聪明的头脑,综合能力比较强,都可以提交申请。”
  咨询现场,汤院长对有意向赴香港求学的学生提出四点建议:“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不要背负过重心理压力;其次,如果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一定要第一时间找老师求助;再次,一定要广交朋友,在香港求学有一个难得的资源,就是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交流生,一定要懂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些内地学生家里比较贫困,来香港后容易因为自卑而变得自闭,提醒这些学子,要放开心态,不要把物质看得过重。”

当然招收。你可以先锁定目标院校,再登陆院校首页了解相关的信息。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但共同的是都要有托福或雅思的成绩。